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板材市场发展形势简析

板材市场发展形势简析

板材市场发展形势简析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我国板材市场发展形势简析 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钢材需求量持续增长, 包括我国汽车、钢结构建筑等大量使用板材的行业发展速度很快,国内市场板材消费增幅较大。2005年国内综合板材消费量达到亿吨,较2000年增加9700万吨,即十五期间,我国板材市场消费年均增量为1940万吨,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2%,基本与同期国内钢材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相同。同时,十五期间,许多钢铁企业把板材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多数大型钢铁企业都上马了热连轧机、冷轧机、中厚板轧机等,而技术能力相对较低的民营企业也大量选择带钢项目,因而国内板材产能增长很快。2003年国内新增热轧板卷产能2200万吨,2004年新增1700万吨,2005年板材新增能力更是超过3200万吨,其中新增热宽带钢轧机产能为1300万吨,中厚板及炉卷轧机790万吨,各类热轧带钢轧机1200万吨,另外,2005年国内还投产了各类冷轧机组1400万吨,涂镀产能也增加了500多万吨,截止到2005年底,国内共有热轧板材产能亿吨(包括3500万吨中板轧机产能、6400万吨热轧机组产能、3800万吨热轧窄带机组产能、1500万吨热轧中宽带机组产能),冷轧板材产能4100万吨,涂镀产能2900万吨,见下表。

单位万吨 历年新增生产能力 2005年底

国内板材产能 年份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中板及炉卷 200 400 790 3500 热轧机组 1000 500 1300 6400 窄带钢轧机 500 300 560 3800 中宽带轧机 300 500 640 1500 热轧合计能力 2200 1700 3290 15200 冷轧机组 300 470 1300 3400 冷带机组 100 100 100 700 镀层机组 280 460 423 1850 涂层机组 180 490 136 1050 随着国内各类板材轧机大量投产,我国各板材品种产量迅速增加,2005年国内各类板材总产量达到亿吨,较2000年增加9550万吨,五年间板材产量年增速为%,高于同期国内钢材产量增速。同时,板材产量占我国钢材总产量的比例也在上升。2005年板材产量占国内钢材总产量的比例约在%,较2000年提高了个百分点。而与消费比例比较看,受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特点影响,国内钢材消费中板材的比例没有明显的上升,2005年为%,所以十五期间国内板材的生产比和消费比差距不断缩小,2000年两者差为,2005年则为,提高幅度为个百分点,表现出目前国内板材增产正在加速。从另一方面看,目前国内板材产量比例仍低于消费比例3个百分点,说明国内板材市场仍存在供需缺口。具体情况见下表。 2000-2005年国内板材产量消费量占国内钢材产量消费量的比例

单位:万吨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钢材产量 13400 15700 19200 24100 29900 37100 板材产量 4750 5485 6625 8428 10766 14297 生产比例 % % % % % % 钢材消费量 14400 16950 21100 27100 31400 37600 板材消费量 5900 6797 8562 11571 12695 15600 消费比例 % % % % % % 从板材各个品种看,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特点,国内市场对板材品种的需求层次是多样的,包括冷热薄板、中厚板、涂镀板、带钢等等,这些品种的需求量都呈快速增长,见下表,单位:万吨。 十五期间我国板材分品种消费增长情况

品种 2005年消费量 较2000年增量 年均消费增长

中厚板(卷) 6760 4810 % 带钢 3300 2300 27% 商品热轧薄板(卷) 1555 875 18% 冷轧薄板(含基板) 3540 1550 12% 商品冷轧薄板 2280 1100 14% 镀锌板(含基板) 1100 620 17% 其中商品镀锌板 970 581 20% 镀锡板 184 53 7% 彩涂板 292 177 20% 电工钢板 410 190 13% 板材消费合计 15600 9750 % 注:带钢中的厚规格中宽带钢被计入了中厚板卷消费量中。 其中中厚板(卷)和带钢消费增长速度最快,它们同时也是我国钢材所有品种中消费增速度最快的两个品种,分别高于同期国内钢材消费增速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中厚板(卷)消费增速高是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大规模基础建设阶段,包括桥梁、建筑、钢结构、造船、发电、管道运输等行业都需要消费大量的中厚板(卷),这一趋势还将持续较长时间。而带钢消费的高增长,则主要是因为近几年国内板材产能不足,价格高涨,一些低端用户不得不选用带钢来作为薄板和中板的替代,进而拉动了带钢的需求。基于以上原因,十五期间我国带钢和中板类板材占国内板材消费的比例逐年上升。2000年,薄板卷类、中板卷类、带钢类板材消费分别占国内板材消费比例为46%:33%:17%, 2005年这一比例则变为33%:39%:25%,带钢和中板卷类都有大的上升,而薄板类比例则下降。 2000-2005年国内板材产量情况 单位:万吨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中板类 1713 2009 2561 3918 5219 6887 薄板类 1903 2008 2170 2790 3244 4302 带钢类 1000 1300 1710 1720 2303 3108 板材合计 4750 5485 6625 8428 10766 14297 由于国内产能的不足,近几年我国板材市场一直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刺激了我国板材产品的大量进口,2004年我国共进口板材2507万吨,占我国钢材进口总量的86%,而2005年这一比例为87%。虽然国内板材产能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板材进口的增长,并使近两年国内板材产品出口量大幅增加,但由于目前国内部分板材品种在产能和产品质量性能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包括冷轧、不锈钢、镀锌等板材品种仍大量依靠进口,目前我国仍是板材产品的净进口国,板材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14%。见下表。

年份单位万吨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板材进口量 1488 2117 3325 2507 2243 板材出口量 176 180 182 578 845 板材净进口量 1312 1937 3143 1929 1398 从目前板材市场看,2005-2008年是国内板材项目扩建高峰期,在去年国内新增热轧产能3300万吨的基础上,2006年和2007年还将分别有3900万吨和3850万吨热轧产能投产,每年新增冷轧产能也在1000万吨左右。同时2008-2010年国内还有7000万吨热轧和3000万吨冷轧规划项目,虽然项目不一定都建成,但国内产能在“十一五”期间集中释放已是必然,而较大的市场压力同时会使部分带钢产能中被淘汰。

单位:万吨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10年 中板及炉卷 790 900 750 150 热轧机组 1300 2400 2600 4300 带钢轧机 1200 600 500 -1600 热轧新增总能力 3290 3900 3850 2850 冷轧机组 1300 1000 1100 1900 冷带机组 100 200 200 -300 镀层机组 423 330 250 370 涂层机组 136 90 140 -180 从上可见,2006-2007年国内板材项目投产力度非常之大,这会对当期国内板材市场产生很大的压力。2005年国内新增的3300万吨板带材产能有相当部分是在2006年释放,加上2006-2007年将投产的7750万吨热轧产能,即如果轧机 正常生产,今后三年每年国内可新增板带产量3500万吨。而十五期间我国板材消费年均增量还不到2000万吨,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量预计也难以有较大提高,所以板材市场今后几年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而热轧和带钢市场受到的压力会更明显。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国内冷轧和涂镀产能很大,但实际上许多设备技术含量较低,加上目前多数企业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产品品种等方面较国外先进企业有较大差距,高质量的基板供应也制约许多设备发挥效力,即使今后国内冷轧涂镀生产线大量建成,但要真正形成大批量生产高质量板材产品还需要一段时间,即今后几年我国冷轧涂镀类的产品仍需要大量进口,预计2008年后,进口冷轧类板材产品才会有明显下降,届时国内板材市场自给能力将大大增强。 从长期看,我国经济增长具有相当强的持久性,国内板材需求也将保持增长态势,当然增幅并不一定会象前几年那样高。同时,目前国内板材生产存在结构性的缺陷,即高端板材产品国内产能和生产技术不足,需要大量进口,而普热轧卷、中厚板卷、带钢、低端镀锌板彩涂板等产能供大于求。预计经过今后几年国内板材市场的激烈竞争,质量技术较高的板材企业必然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而落后的生产线包括一些带钢生产线或是改造升级或是被淘汰出局,这相应会减少国内板带材产能。同时市场压力也会促使企业加大技术开发力度,进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来替代进口,毕竟目前我国板材消费量的14%依靠进口,抢占这部分市场份额非常利于缓解国内市场压力。所以2006-2008年国内板材市场的供求压力也只是阶段性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