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项目

2012年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项目

甘州区2012年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项目
实施方案
马铃薯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全国
大部分地区的土壤及气候都能种植,从我国人多地少的特
点、水资源相对紧缺、旱地较多看,从扩大有效灌溉面积难
度较大的现实条件看,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
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起到缓解耕地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扩大食物来源,有利于全局上提高粮食安全系数。近年来,
各地马铃薯产业呈现良好的势头;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单产
逐年提高。
目前,我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都 比较小,马铃薯
发展的潜力依然较大; 2010年我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
万亩,亩均产值超过2000元。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
的必然要求”。文件中还首次提出了农业多功能性问题,包
括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
文化传承等六大功能,这些功能在马铃薯上都能体现。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包括机械整地、机械栽植、田间
管理和机械收获等环节,核心是马铃薯机械栽植和机械收获
技术,结合机械深松整地及机械中耕技术,突出发挥机械化
组合配套技术的优势。
马铃薯机械化作业较人畜作业提高效率20倍以上,亩
可节省人畜成本100元。机械化作业生产,不仅提高了工效,
降低了成本,还规范了种植,是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最有
效措施之一。
一、项目建设目标
以解决马铃薯生产播种前表土处理、施肥、铺膜、播种、
中耕培土、机械植保、机械杀秧、机械收获等主要作业环节
实现机械化作业为目标,提高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二、实施地点、建设规模
1、实施地点
根据项目有特点,2012年计划在我区 开展马铃薯机
械化生产的宣传、示范和推广,建立核心示范点 个,示范
点 个,辐射带动全区马铃薯机械化作业程度的提高。
2、建设规模
在全区建立 亩以上连片示范点 个, 亩以上连片示范
点 个,项目 个示范点,完成作业示范面积 亩。完成机具
选型,计划引进示范马铃薯作业机具 台,其中:马铃薯种
植机 台,马铃薯收获机 台,马铃薯中耕培土机 台。
二、建设内容
1、播种前整地技术:
①深松耕技术要求:①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晒垡,秋后
浅耕;②适时耕翻,保证质量,不务农时;③达到规定的耕
深,深耕20--25cm,深松35--45cm。以打破犁底层为宜,
平均三年深翻一次。④翻垡良好,覆盖严密,土壤疏松细碎,
地表平整;⑤耕深、耕宽均匀一致,不得有重耕、漏耕,地
头、地边处理整齐;⑥冬季可适当镇压,以保持土壤水分。
②机械耙耱整地技术:马铃薯在播种前用大中型拖拉机
配套的耙并配铁耱或旋耕机进行整地。达到土壤细碎,土壤
松软,地表平整,上松下喧,为播种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③化肥机械深施技术:施肥作业配套机具及方法:①采
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化肥深施机具,按农艺要求的化肥品
种、数量、施肥部位和施肥深度均匀地将化肥施于土壤中,
主要应用于作物种植中的土壤耕翻、耙耱和中耕等环节;②
种肥施用方法采用种肥分层施肥马铃薯播种机复式作业,种
肥一次性施入土壤中,达到集中施肥,或将肥料撤于地表,
然后用圆盘耙进行耙施。
2、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技术: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是
利用与拖拉机配套的单行或双行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
播种、覆土、起垄、镇压、铺膜等作业工序。该项作业具有
保墒、省工节种、节肥和深浅一致等优点。采用机械化播种,
不仅提高了播种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为马铃薯中耕
和收获等作业机械化提供了条件。目前,我国现有的各种型
号的马铃薯播种机,其排种系统主要有勺链式和幅板穴碗式
两种。
3、马铃薯机械化中耕培土技术:中耕培训土是利用与
拖拉机配套的马铃薯中耕施肥机,可一次性完成行间松土、
除草、追肥、培土等作业工序,一般以中耕作业以二次为宜。
马铃薯是根茎类植物,因此,为根茎的形成膨大创造条件是
马铃薯增产的关键,而中耕培土又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关键
技术环节。中耕可提高地温,促进马铃薯根系发育。幼苗高
7-10厘米时应及时中耕;苗高13-17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
封垄前进行第三次中耕。
4、机械植保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植保机械化技术主要
指对马铃薯生长期进行病虫草害的机械化防治技术。植保机
械为大型拖拉机配套的3WX-650型悬挂式喷雾机或中小型拖
拉机配套的3WX-200型悬挂喷杆式喷雾机。作业时按农艺要
求浓度的药液,进行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喷头与作物距离
调至工作高度40--50cm。以低速、匀速作业,安全间隔期
7--9天,喷药次数4--5次为宜。
5、马铃薯机械化杀秧技术:传统马铃薯秧在收获前采
用人工收割后运走,费工费时,影响收获作业速度,青岛洪
珠农业机械公司生产的1JH-100型马铃薯杀秧机。该机可与
20-35马力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具有结构紧凑,机动性好,
布局合理,工作平稳,适用性强,维修简单等特点。可一次
性完成马铃薯秧苗的清理工作。该机利用特殊刀片,高速运
转,产生负压,将垄底的秧苗吸起,高速运转的刀片将其粉
碎。主要优
6、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是
利用与拖拉机配套的单行或双行马铃薯收获机一次作业可
完成挖掘、振动、分离、铺放等作业工序。马铃薯收获机械
的应用,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而且减
少了收获过程中的各种损失。
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的主要特点,一是收净率高,由于挖掘铲
直接将土层和马铃薯输送到传送履带上,而且收获深度可达
30厘米,所以在收过的土地上基本没有漏收马铃薯。二是破
皮率低,由于一些运动部件采用橡胶为原料,产生的摩擦比
和铁器直接摩擦造成的损伤减少了90%。
三、项目技术流程和生产作业配套机械
1、机械化深松整地――机械起垄――机械化播种――
机械中耕施肥除草喷药――机械化收获。
2、主机——播种机——施肥机——喷药机——中耕机
——收获机。
四、拟达到的效益指标
1、经济效益:亩增产马铃薯 公斤,亩节约劳动工日
个,亩节本增效 元。
2、社会效益:提高我区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支持马铃薯生产稳定发展。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转移农村
劳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五、示范点建设措施
六、项目进度安排表
1、2012年1月-3月宣传屐阶段。做好春耕准备工作,
落实示范面积,落实项目所需的各类机具,特别是播种机。
2、2012年4月1日-9日春播阶段。召开示范区社员会,
进行动员,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做好种子、化肥等物资准备
工作及播种前表土处理工作。
3、2012年4月10日-24日。对机具进行安装调试及马
铃薯播种施肥作业。
4、2012年4月25日-8月31日田间管理环节。对追肥、
培土机具进行维护保养,适时开展追肥、培土机械化作业。
5、2012年9月1日-10月20日收获阶段。组织开展技
术培训,对马铃薯收获机具进行安装调试,适时开展马铃薯
机械化收获作业。
6、2012年10月21日-12月项目总结验收阶段。完成
项目总结、技术总结、经济效益分析报告、自查报告等文字
的撰写,整理音像资料,整理归档实施方案、作业合同、效
益证明等文档。

二0一二年二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