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2.(2011·湖南四市九校联考)下图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 加入的试剂,可用下图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
编号 A B C D
气体 NH3 CO2 NO NO2
a 浓氨水 盐酸 稀硝酸 浓硝酸
b 生石灰 碳酸钙 铜屑 铜屑
c 碱石灰 饱和NaHCO3
H2O NaOH溶液
[解题指导] 选 B A中干燥氨气的碱石灰为固态,应装于 干燥管中,不可用洗气瓶,用氨气不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 集,故A错误;B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挥发出 来的HCl气体,B正确;C中生成的NO能与空气中的氧气 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D中NaOH溶液能 与NO2反应,致使收集不到NO2,故D错误.
3.(2011·大连测试)下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X并验证其某
些化学性质,你认为正确的是
()
选项 气体
试剂
现象
结论
A
SO2
酸性KMnO4 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氧化性
B C2H4
溴水
溶液褪色
能发生加成反 应
C X 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X不一定是CO2
D
Cl2
溶液先变红后 紫色石蕊试液
褪色
Cl2有酸性和漂 白性
(2)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
用
或
排饱和食盐水 法.
5.氨气的制备 (1)反应原理
化学方程式:
. (2)收集方2N法H4Cl+Ca(OH)2==△===CaCl2+2NH3↑+2H2O
用
法.
向下排空气
实验室制取氨气还可用哪些方法? 提示:实验室制取氨气,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加热外, 还可用浓氨水制取:①可以加热浓氨水使NH3挥发出 来,②可用浓氨水和生石灰混合,生石灰与水反应, 使NH3挥发出来.
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方法
微热法
液差法
吹气法
升高装置中气体 缩小装置中气体 增大或减小装置
原理 的温度,使气体 的体积,增大压 中气体的物质的
膨胀
强
量
图例
方法
微热法
液差法
吹气法
塞紧橡胶塞将导气管末 塞紧橡胶塞,用止水
塞紧橡胶塞,打开
具体 端伸入盛水的烧杯中, 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
止水夹推动或拉动
三、气体的净化及尾气的吸收
1.气体的干燥
Cl2、SO2、CO2等酸性气体常用 浓H2SO干4 燥;NH3常用
干燥;浓H2SO4不能干燥碱性及具有还原性的气体
如碱:石灰 、 、
等.
2.气体的除杂NH3 H2S HBr
除去Cl2中的HCl,用
;除去CO2中的HCl或SO2,
用
;饱除和去食SO盐2中水的HCl,用
[解题指导]选 C 二氧化硫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 了其还原性,故A错误;乙烯密度小于空气,不可用此 装置收集,B错误;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氯气,先变 红后褪色的原因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氯 酸,且其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D错误.
4.为制备干燥、纯净的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 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
6.(2010·全国卷Ⅰ)请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 的实验. (1)在下面方框中,A表示由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的气体 发生器,请在A后完成该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 连接胶管及尾气处理部分不必画出,需要加热的仪器下方 用△标出),按气流方向在每件仪器下方标出字母B、 C……;其他可选用的仪器(数量不限)简易表示如下:
操作 用手捂热(或用酒精灯微 管部分,从长颈漏斗
注射器
热)试管
向试管中注水
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停 现象 止微热冷却后导气管末 说明 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保
持一段时间不下降
推动注射器之后导 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
管中出现一段液柱, 中的液面高于试管中
且液面差不改变, 的液面,且液面差不
拉动注射器试管中 改变
产生气泡
5. (2010·枣庄二模)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如
下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
A.瓶中盛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
法收集H2 B.瓶中盛适量浓硫酸,从A口进气来
Hale Waihona Puke 干燥CO2 C.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NO2 D.瓶中装满水,A口连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
置中应依次装入
()
A.饱和NaHCO3溶液;无水CaCl2固体 B.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 C.浓硫酸;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稀硫酸
[解题指导] 选 AB 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得的CO2中,含 有少量HCl,可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干燥CO2可用浓硫 酸或无水CaCl2固体作干燥剂.注意:应先净化,后干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实验设计和 评价能力.(1)依据本题实验目的,需要设计实验CO2与木 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O,题目已给出了CO2的制备装 置,需要依次设计的是:CO2的除杂装置,CO2的干燥装置, CO2与木炭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装置,CO除杂装置.(2)CO2 的除杂装置中可用NaHCO3溶液,CO2的干燥装置
气密性,又可控制液体流速
及所加液体的量
气体的净化和尾气的吸收
[感受·鉴赏] 1.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及尾气处理的气体是
()
①H2S ②HCl ③NH3 ④Cl2 ⑤SO2 ⑥C2H4
A.①和②
B.②和⑤
C.③和④
D.⑤和⑥
[解题指导] 选 B H2S和NH3不能用浓H2SO4干燥,C2H4不 能用排空气法收集,Cl2应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
出)进行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甲装置可以制取少量H2 B.利用乙装置可以验证Na2O2与水反应既生成氧气,
又放出热量
C.利用丙装置验证KHCO3和K2CO3的热稳定性,X中应 放的物质是K2CO3
D.利用丁装置制取SO2,并检验其还原性,小试管中 的试剂可为酸性KMnO4溶液
[解题指导] 选 C 甲中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气可以用锌粒和 稀硫酸反应,由于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不溶于水, 所以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收集,故A项正确.乙 中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可以在乙装置p导气管口处放 置一带火星的小木条进行检验,Na2O2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由于放热会导致乙装置带支管的锥形瓶中空气受热膨胀,可 将q管口插入水面以下进行验证,故B项正确.丙中外管Y受 热充分,KHCO3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而内管X中,无气体产生,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可以有二, 可能是K2CO3的热稳定性好,不分
(1)反应原理
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 === CaCl2+CO2↑+H2O .
(2)收集方法
用
法.
向上排空气
3.氢气的制备
(1)反应原理
化学方程式: (2)收集方法
Zn+2HCl === ZnCl2+.H2↑
用 向下排空气或法 排法水.
4.氯气的制备 (1)反应原理
化学方程式: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5.(2011·德州模拟)如图为实验室制氢气
的简易装置.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
锌粒、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又不够,
为使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漏斗中
加入的试剂是
()
①食盐水 ②KNO3溶液 ⑤CCl4 ⑥浓氨水 A.①③⑤
③乙醇 ④Na2CO3溶液 B.②⑥
C.③⑤
D.①②④
[解题指导] 选 A 加入食盐水或乙醇相当于稀释硫酸 使之与锌粒接触而反应;加入KNO3溶液会产生氮的低 价态化合物而不是氢气;加入Na2CO3溶液与H2SO4反应 消耗H2SO4;CCl4使得H2SO4液面上升与Zn接触反应; 浓氨水与H2SO4反应消耗H2SO4,故①③⑤可以从漏斗 中加入.
2.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
[解题指导] 选 D 本题考查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 置.A中大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B中NO很容易被 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采用B装置得不到NO;C中氢 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集气瓶中的进气导管应比出气 导管要短,C错误;D装置合理.
3.(2011·汕头检测)如图是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
型
反应装置图
适用气体 操作注意事项
①烧瓶加热时 要隔石棉网② Cl2、HCl等 反应物均为液 体时,烧瓶内 要加碎瓷片
反应装 反应装置图 适用气体
置类型
操作注意事项
①使用长颈漏斗时,要使漏
固、液
斗下端插入液面以下②启普
不加热 型或液、 液不加
热型
H2、CO2、发生器只适用于块状固体和 SO2、NO、液体反应,且气体不溶于水 NO2等 ③使用分液漏斗既可以增强
饱和;N除aH去COC32溶H4液中的CO2,用
.
饱和 NaHSO3溶液
NaOH溶液
3.尾气吸收 Cl2、SO2、NO2等有毒气体常用 NaOH溶液吸收;HCl、 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用 水吸收,CO常用 点燃法除 去.
[考 情 分 析]
地位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知识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题型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解,也可能是K2CO3受热不充分没有达到分解温度,故C项 不正确,应该在外管Y中盛放K2CO3,内管X中盛放KHCO3, 便可排除K2CO3受热不充分没有达到分解温度的可能性.丁 中Cu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在内管管壁有一小孔, 二氧化硫可以扩散至内管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从而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D项正确.
[思考·领悟] 教师备课园地
[拓展·发现] 常见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 实验室制备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 及反应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