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作为镇级地区怎么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本文是对于镇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学习。
篇一:
按照省、市、县委有关精准扶贫工作要求,近期,我与县直相关部门人员一道,深入城关镇村组农户,经过实地查看、入户走访,召集镇村干部、群众代表、产业大户、致富能人进行座谈等方式,对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事情进行了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城关镇精准扶贫工作事情
(一)组织领导有保障。该镇成立了城关镇精准扶贫指挥部,由要紧领导任组长,4名党委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班子成员、镇直单位负责人、村(社区)书记为成员,负责全镇精准扶贫工作部署、督办、推进,并抽调8名领导干部组建精准扶贫工作办公室,为精准扶贫工作的统筹、深入、持久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宣传动员有氛围。镇党委、政府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县(镇)工作队干部、村主职干部进行精准扶贫政策知识培训,提高全体干部精准扶贫工作能力。在北环路等显著位置制作了7块工作宣传标牌,印发宣传资料8000余份、录制了精准扶贫工作录音,经过宣传车和各村广播进行播放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150余名镇村干部、工作队干部,深入千家万户,与群众交心谈心,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力求做到扶贫政策家喻户晓。
(三)工作运转有机制。指挥部办公室每天收集各村工作事情,对收集的事情进行分类处理,个性咨询题由指挥部办公室当日答复,复杂咨询题、共性咨询题由办公室提交指挥长会议研究,并于三个工作日内答复。截止目前,己召开指挥长会议5次,研究处理各类事情17件次,做到了及时高效运转。全镇干部采取5+2、白+黑超常规工作法,在贫困对象核查期间,所有干部别请假、别放假,高标准完成了核查工作,展现了镇村干部勤奋工作、仔细负责、能打硬仗的过硬作风。
(四)工作推进有力度。一是加强与县指挥部办公室联络、沟通,遇到突出咨询题,镇指挥部研究形成一致建议意见后,及时以文字形式报县指挥部办公室。二是加强对村指导,指挥部办公室依照别同时期工作重点,制定细致、可操作性强的《精准扶贫工作要点》发到各村,并上报县指挥部办公室备案。三是加强镇村联动,指挥部办室明确一名熟悉政策、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经常与各村保持联系,答复镇村干部反馈的咨询题,探讨交流工作方法,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应。四是强化工作督导,坚持纪委督查和指挥部督导相结合,即每个时期工作完成后,指挥部督导组对比工作任务、时刻节点、目标要求等,对各村进行督导,存在咨询题的当场提出整改意见,整改后进行复核销号。对未按期整改或整改效果别明显的或别仔细履行职责的,由镇纪委牵头,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督查,责令整改。
截止11月4日,该镇经过入户调查、大走访,完成了7479户、26517人入户摸底调查工作,掌握了农户基本事情,完成村级初核时期工作,正在进行农户互评代表审评,预计11月底将全面完成农村贫困对象核查工作。
二、存在的要紧咨询题
(一)贫困线标准偏低,部分相对困难的群众未能纳入扶贫范围。当前拟定的贫困线以2013年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作为标准,超过该标准别能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城关镇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经济相对照较活跃,2014年该地区人均纯收入为10319元,最低的新民村也已达到人均纯收入6000元,群众收入远远超出国家划线标准。但并且也由于地处城关,群众衣食住行、就医就学等成本也远高于其他地区,所以,人年均纯收入达到2736元以上的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实际日子困难而未能纳入帮扶范围。
(二)部分项目资金无法整合,别利于统筹使用。部分政策或项目如: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抗震改造等项目直接实施到户,由农户自行使用,但分户实施别仅别利于规划,还使成本扩大效果更差,也白费土地资源。如集中安置直达资金别能统筹由乡镇一级使用,那么缺口太大,实际又无法实施推进。
(三)受城镇规划制约,安居工程助推精准扶比较困难。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强了对县城规划区内规划建设治理,受都市规划政策妨碍,部分困难群众危房重建别能审批,制约了安居工程的整体推进。
(四)贷款门槛高、手续繁,小额贴息贷款降实难。县里出台的小额贴息扶贫贷款政策,真的为困难群众解决资金困难寻到了一条好出路,深得广阔群众的赞成和拥护。但对绝大多数贫困户来说,不管是寻担保人担保依然实行农户联保都相当困难,并且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想利用小额贷款来进展创业项目,银行要求种养殖业有规模、餐饮服务业要延续经营6个月以上方可申请贷款,如此绝大部分有开始创业意识的贫困户很难享受优惠政策,甚至放弃创业。
(五)新农合报销范围小、比例低,农民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新农合参保金逐年递增,村民已感压力大,而农民就医过程中,由于药品报销范围小、比例低等因素的限制,真正可以报销的就医费用十分有限,大部分费用仍需农民自已承担,特别关于长期重病家庭看病难、看病贵的咨询题特别严峻,会导致部分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咨询题。
(六)奖励扶持政策别统一,造成别良攀比。乡镇与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存在着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的别同,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家庭状况也有较大差别,联系单位与联系单位之间条件也存在差异,乡镇、村、农户存在着攀比思想,保障政策的平衡特别必要,特别是关于政策边缘农户,尺度把握别当会造成群众心理别平衡。
三、下一步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结合这次专题调研,调研组认为,全面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全县精准扶贫、别降一人总要求,积极实施五个一批(产业开辟带动一批、生态扶贫搬迁一批、扶智脱贫一批、保障供养一批、医疗救助一批)帮扶措施,确保全镇14个村1466户、5559人建档立卡的贫困对象,分三年逐步实现整村脱贫的工作目标。
一是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民和温泉沟等村组道路建设,实施郭家梁村安全饮水工程,推进农村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进展条件。到2017年全镇14个村硬化公路51公里;10个村新修安全饮水净化池17个;13个村新建、改建水渠12.9千米;14个村购置垃圾桶2696个、垃圾车36台;12个村低压电改造980户;12个村土地整治6750亩。
二是努力推进生态扶贫搬迁工程。全面降实相关奖补政策,努力改善新民、大裕、郭家梁、烧田4个村贫困群众居住环境,开展生态扶贫搬迁111户;14个村危房改造748户;重点村规划安置点配套建设,集中安置20户。
三是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工程。在全镇12个村进展蔬菜、林特种植510户、农家乐59户,大力进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如在温泉沟村建设200亩杉树基地,在大裕、新民建设400亩核桃基地,在烧田、郭家梁村建设200亩银杏基地;在12个村进展养牛、羊、鸡等养殖专业户168户、农副产品加工77户,实施到户产业进展项目,切实增加困难群众家庭收入。
四是切实增强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在14个村新建村图书室14个、通广播电视654户;新建村小学2个、改造村小学2个;12个村新建标准村卫生室9个、旱厕改造455个;14个村通宽带728户。经过基础教育、能力培训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素养。
五是持续完善精准扶贫动态治理机制。帮扶责任人要对贫困户已确定的脱贫致富项目跟踪督办,强化过程监管,确保项目降实到位;采取月检查、季度考评的方法对减贫工作实行动态治理,贫困户日子已好转的要剔除,因特殊原因返贫的要及时纳入帮扶范畴,确保贫困户稳步脱贫、持续进展。 篇二:
**镇扶贫开辟工作调研报告
为完善扶贫开辟工作机制,创新财政扶贫工作方式,我们带着是否对贫困对象实行救助式扶贫的咨询题,对国家新时期扶贫开辟工作重点乡镇**镇的贫困状况和扶贫方式进行了仔细调研,并在新时期扶贫开辟工作中,挑选扶贫方式进行了仔细考虑,谨借此文谈点见解和建议。
一、基本现状
(一)基本镇情
**镇位于惠阳镇西北部,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总面积73.7平方公里,总人口9791人(苗族人口9766人,侗族13人,水族4人,布衣族8人),下辖13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41个自然寨。全镇有7所小学,教师71人,学生879人,镇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5个,卫生从业人员17人。**镇要紧产业为传统种养殖业,要紧农产品为稻谷、玉米,规模小,价值低,品种单一。工矿业缺乏,经济基础薄弱。20xx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813万元,国民收入1530元,农业总产值1400多万元,财政收入9.8万元,粮食总产量3707.8吨,人均粮食产量387.8斤,人均纯收入1156元。近年,**镇以旅游业为龙头,探究新的经济进展模式,20xx年,全镇旅游收入总共123.1万元。
(二)贫困现状
全镇现有绝对贫困人口1140人,低收入贫困人口3477人。因全镇均为典型的高山地貌,乌肖、乌吉民等村还活在一方水土养别富一方人的地点,要紧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为改变这部分人的生存环境,县委、县政府组织县财政局、县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尽力配套改善村民生产基础设施,尤其是在近几年来,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各项扶贫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农民的生产日子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贫困成因
1、受自然条件的妨碍。**镇大部分村寨位于深山区,海拔高,地理条件差气候条件不行,道路交通别便,信息传递别灵,基础设施降后,农业生产收效别良,农产品经济价值别高,农民增收别快,改变自然状况的能力别强,使得农民日子在一具自然条件差农民收入低改变自然条件难农民收入低的恶性循环中。
2、受劳动力文化素养的妨碍。由于受经济、地理、人文、传统等因素的妨碍,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大大低于市民,尤其在僻静降后得山村,农民的教育状况更别容乐观。依照20xx年人口普查,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高达54.17%。20xx年的调查显示,在低收入人群中(纯收入924元/年人),**镇1845周岁劳动力(农村要紧劳力)文化层次很低,高中仅占11.26%,小学及以下占34.5%,在郎德的务农劳动力中,初中以下学历所占比率高达88.74%。由于文化层次偏低,小农经济意识较严峻,种植养殖的生产经营方式陈旧,同意新的知识文化的能力相对较弱,劳动力转移输出困难,这给农村经济社会进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展过程中的最要紧的别利因素之一。
3、受产业构的妨碍。受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所限,**镇长期以来缺乏工矿业及第三产业,尤其在一类、二类村,第三产业几乎没有涉脚。种养殖业投入大,收益小,且要紧目的是自产自消,商品率别高;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小,且收效不行,质量别高,农民收入渠道单一。除了传统农业,唯有收效的是郎德上寨旅游业,但由于治理人员的文化素养低下,治理方法别科学,治理方式别规范,农民市场意识别脚,服务质量别高,其进展初步凸显瓶颈。尽管在旅游兴镇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近年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比较大,但还处于在对点(上、下郎德)的时期,一时难以全面铺开。
4、受主劳多病的妨碍。山区的农业,是一种沉重体力劳动的行业,要紧劳动力生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