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病变性质和种类(2021例)
病名 原发性肺癌 转移性肺癌 原发性肝癌 食道癌
例数 901 182 225 153
病名 肉瘤 脑胶质瘤 脑转移瘤 上颌窦癌
例数 22 2 3 3
病名 肾上腺癌 胰腺癌 胸腺癌 肾癌
例数 44 66 14 17
转移性肝癌 125 鼻咽癌 10
其它肿瘤
39
胆管癌
21
宫颈癌 8
Leksell C型伽玛刀(Gamma Knife)
OUR-XGD 伽玛刀(法国德梭公司)
全国首台全身伽玛刀
超级伽玛刀
OPEN式体部伽玛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是在SRS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SRT大多数应用非创伤 性头架、面膜或体部固定装置,通过直 线加速器或射线治疗系统,实施非共面旋 转照射或多个小野固定照射,SRT是小剂量 多次照射,具有损伤小,并能促进肿瘤乏 氧细胞再氧化等优点,故对恶性肿瘤的治 疗SRT比SRS更为合理。
治疗后2月: 原肝内及右侧肾上腺结节 完全消失。
肝门失, 肝内胆管恢复正常。 治疗后: 肝 门 区 2.5×3.5×3.5cm 大 小 软 组 织 肿 块 , 致梗阻性肝内胆管扩张。
转移性肾癌
治疗后:
左肺低分化腺癌术后2月, 发现右肾中后份有一约2.5×3.0×3.5cm 大小稍低密度肿块。
左上肺中央型腺癌
治疗后3月: 左肺上叶肿块消失,左肺复张。 治疗前:左肺上叶4.0×4.5×5.0cm大小 软组织肿块,并左肺上叶阻塞性肺不张, 左侧胸腔积液,左肺动脉干受侵。
左下肺周围型高分化鳞癌
治疗前: 左下肺叶5.0×6.0×6.5cm大小 类圆形软组织肿块。
治疗后4月: 左肺下叶肿块完全消失。
治疗后2月: 肿块消失,管腔通畅, 重新长出新粘膜。
原发性肝癌
治疗前: 肝右叶约12.0×15.2×17.2cm
大小低密度包块,其内密度不均。
治疗后6月复查: 肿块缩小为10.0×12.0 ×14.2cm, 边缘钙化。
原发性肝癌
治疗前: 肝右后叶约5.5×6.0×7.2cm大小、 密度不均包块,其内液化坏死区。
左上肺中央型中分化腺癌
治疗前: 左肺上叶支气管开口处 3.5×4.0 ×4.5cm大小肿块, 致远端阻塞性肺不张。
治疗后6月: 左肺上叶肿块完全消失, 左肺上叶复张。
左下肺腺癌
治疗前: 左肺下叶降主动脉旁密度不均匀 类圆形软组织肿块,约5.0×5.0×5.5cm 大小,肿块与降主动脉粘连。
治疗后6月: 左肺下叶肿块完全消失
交 流了51篇文章,多数专家报道,治疗有效 率多在8593%之间。
泸医附属成都363医院、四川伽玛刀中 心是全国培训中心,应用全伽最早,至今 (2019年3月)治疗人数最多,3年来已治 疗全身肿瘤2021例(头部伽玛刀达3000多 例未计划在内)其统计资料如下:
男1404例,女617例,年龄1097岁。 肿瘤直径5172mm,均有CT/MRI影像诊断, 其中1298例(64.2%)获得病理诊断。
由于SRS、SRT治疗的全过程融合了
神经外科、放射肿瘤、放射物理和 影像等学科技术和知识,涉及适应症的
选择、影像诊断与定位、治疗方案的制 订与执行以及质量保证(QA)与质量控 制(QC)等。因此SRS、SRT治疗是一个跨 学科的工作,需多学科人员能力合作。
立体定向放疗(SRT)的典型代 表体部(全身)-刀和超级-刀
10
其它肿瘤
78
合计
956
%
消失 减轻 无变化 加重 有效率
189 230 24 12 92.1
43 38 4 3 92.0
58 69 15 12 82.5
19 23 4 2 87.5
20 22 9 1 80.7
11 25 3 2 87.8
18 9 1 2 90.0
54
1 90.0
33 35 5 5 87.2
体部(全身)伽玛刀的治疗原理
体部伽玛刀配上头颈部软件,就可以治疗
颅内及颈部肿瘤,所以体部伽玛刀又称 “全
身伽玛刀”。它的全称是“立体定向伽玛 刀
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其放射源和治疗原 理
与头部伽玛刀一样,核心装置是在一个可
旋转的小半球壳体(球冠)上装设了多个
小活度的放射源。
各放射源发出射线束经过准直引 导,径向聚焦于球心位置,从而在一个可 控区域内形成足够强的剂量场,以毁损病 灶;周围为梯度锐减的剂量场,且因源的 旋转,对穿透的肌体呈瞬时扫描照射,故 对正常组织受损极小,亦可及时恢复。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与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这个概念是 1951年瑞典神经外科专家Leksell教授提出 的。它是以立体定位框架、准直仪及放射 源为基础,在CT/MRI/DSA等影像辅助下, 将高能放射线聚焦于某一局限性靶组织, 进行照射,从而达到外科手术切除或毁损 的效果。
治疗后3月复查: 原宫颈区肿块消失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
治疗前: 直肠癌术后6月,原直肠窝区见 不规则软组织肿块。
治疗后2月复查: 直肠窝区肿块消失
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结节样病灶 。
治疗后2月复查: 原病灶完全消失。
椎体旁恶性神经鞘瘤术后肺转移
治疗前: 椎体旁恶性神经鞘瘤术后6月, 发现右肺转移肿块 5.0×6.0×6.5cm大 小,右前胸壁受侵。
治疗后3月:原右肺 转移肿块接近消失。
管癌
治疗前: 食管中段长约9cm不规则充 盈缺损,粘膜破坏、中断,管腔狭窄
降结肠腺癌
治疗前: 降结肠区6.0×7.0×8.0cm大小 包块,其内可见液化坏死区。
治疗后2月复查: 原降结肠区包块消失。
膀胱移行细胞癌
治疗前: 膀胱后方见一约3.0×3.5×5.0cm 大小、不均匀强化软组织肿块。
治疗后3月复查: 原膀胱后方肿块完全消失。
宫颈鳞癌
治疗前: 宫颈区有一约6.0×6.5×8.5cm 大小的肿块,直肠和膀胱受侵。
右下肺鳞癌
治疗前: 右下肺5.0×6.0×7.5cm大小 分叶状软组织肿块。
治疗后3月右下肺肿块完全消失 仅残留部分纤维条索影。
左上肺腺癌
治疗前: 左上肺5.0×5.5×6.0cm大小 软组织肿块,肿块紧贴左前上胸壁。
治疗后3月: 左上肺肿块完全消失。
转移性肺腺癌
治疗前: 直肠癌术后半年,双肺发现多
19 9 1 1 93.3 4 5 0 1 90.0 35 36 4 3 91.1 398 464 56 38 91.7
% 41.6 48.5 0.59 0.40
肺癌
左上肺中央型肺鳞癌
治疗前:
左肺上叶软组织肿块左肺动 脉干受侵
治疗后3月复查: 原左肺肿块完全 消失。
右下肺中央型低分化鳞癌
治疗前: 右下肺肿块约4.5×6.0×6.5cm大小
脊索癌
8
肝血管瘤 7
胸、腹、盆腔淋巴结 66
胆囊癌 2
骨转移瘤
42
原发性直肠癌 15
复发性直肠癌 24
喉癌
5
膀胱癌
17
合计 2021
956例症状、体征随访结果
症状、体征变化
病名
例数
原发性肺癌
455
转移性肺癌
88
原发性肝癌
154
转移性肝癌
48
食道癌
52
胰腺癌
41
腹腔、盆腔淋巴结转移瘤 30
肝门胆管癌
SRS不同于常规外科手术,也不同于常 规放射治疗,SRS创伤小、不流血、无感 染对靶区及周围组织几乎无损伤。
SRS在世界各地已广泛应用,其杰出 代表有头部伽玛刀(静态式和旋转式)、 头部X-刀、光子刀和诺力刀。尤其是头部 伽玛刀发展很快,瑞典静态式伽玛刀已发 展到第四代。
我国科学家2019年研制出了旋转式头 部伽玛刀,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能生产伽玛 刀的国家。2019年经美国FDA批准可进入美 国市场。国内现有进口静态式伽玛刀和国 产旋转式头部伽玛刀近百台,还有进口和 国产X-刀近百台,光子刀、诺力刀较少。 国内已用SRS方法治疗颅内肿瘤、血管性疾 病和功能性疾病数万例。
治疗后1月复查:
并阻塞性右下肺不张。
原右下肺肿块消失,右下肺复张
左下肺周围型肺癌
治疗前: 左下肺3.0×3.5×4.0cm大小分叶 状软组织肿块。
治疗后3月复查: 原左下肺软组织肿块完全消失。
右下肺中分化鳞癌
治疗前: 右下肺3.0×5.5×7.0cm大小 软组织肿块其内密度不均匀。
治疗后2月复查: 右下肺肿块消失,瘤区残存 纤维条索影。
396 445 65 40 89.0
41.4 47.6 6.8 0.42
956例CT/MRI随访结果
病名
例数
原发性肺癌
455
转移性肺癌
88
原发性肝癌
154
转移性肝癌
48
食道癌
52
胰腺癌
41
腹腔、盆腔淋巴结转移瘤 30
肝门胆管癌
10
其它肿瘤
78
合计
956
病灶大小变化 消失 缩小 无变化 加重 CR+PR % 185 231 25 14 91.4 44 239 3 2 94.3 57 70 14 13 82.5 20 24 3 1 91.7 23 24 4 1 90.4 11 26 2 2 90.2
通过自动更换不同孔径的准直 器,可得到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 活动剂量场,满足不同病灶的适形 治疗。
体部(全身)伽玛刀的适应症
主要是胸、腹、盆腔内肿瘤, 配上头颈部
软件还可以治疗颅内及颈部 的部份肿瘤。
有:①原发性肺癌及肺转移癌;②
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③纵膈原发性 肿瘤;④胰腺癌、胆囊癌、胆管癌;⑤ 肺门、纵膈、腹腔、盆腔的淋巴结转移 癌;⑥食道癌、喷门癌、直肠癌;⑦膀 胱癌、肾癌、肾上腺癌、前列腺癌;⑧ 妇科肿瘤,如宫颈癌,配上头颈部软件 还可治:脑转移瘤、胶质瘤、鼻咽癌、 喉癌、上颌窦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