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部全国师资培训-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完整讲解2013

财政部全国师资培训-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完整讲解2013

财政部全国师资培训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制度完整讲解
事业单位会计体系
•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72号) •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 • 分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医院会计制度》 (财会〔2010〕27号) 《中小学校会计制度》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测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
(五)其他收入
重点关注: 1、核算范围
– 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 捐赠收入、现金/存货盘盈收入、收回已核销 应收及预付款项、无法支付的应付及预收款 项等
2、单设“投资收益”明细科目 3、专项资金收入明细核算 4、期末结转
– 专项资金收入: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 – 非专项资金收入:转入“事业结余”
(五)固定资产
3、固定资产折旧
– 折旧资产范围
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和档案、名义金额计量资产除外
– 折旧年限
根据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
– 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 不考虑预计净残值
– 折旧政策
按月提取,当月增加的从下月起提,当月减少的从下月起不提 提足折旧后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规范管理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采用与自有资产一致的政策计提折旧 发生后续支出延长使用年限的,重新计算折旧额
五、新旧主要变化
全面修订: 篇幅、结构、内容 1、协调增加财政改革会计核算内容
2、创新引入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3、明确规定基建数据并入会计“大账” 4、着力加强财政投入资金会计核算 5、规范核算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 6、突出强化资产计价和入账管理
7、全面完善会计科目体系及其说明
8、改进优化财务报表体系和结构
(三)存货 新旧主要变化:
1、“存货”科目核算范围扩大 2、改进盘盈盘亏处理方法
(三)存货
重点关注: 1、明细核算或辅助登记 2、自行加工存货
设置“生产成本”明细科目(不再限于内部成本核 算) 成本构成: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的 间接费用
3、接受捐赠/无偿调入存货
有关凭据(加相关费用)金额→同类或类似资产的 市场价格(加相关费用)→名义金额入账
六、支出
(一)事业支出 重点关注:
1、核算范围 2、强化明细核算
– “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 “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其 他资金支出” – 政府支出功能、经济分类 – “项目支出”:具体项目
(二)应收及预付款项
新旧主要变化:
• 应收票据
商业汇票到期收不到票款→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
逾期3年或以上、有确凿证据表明无法收回,要报批 核销
——先转入“待处置资产损益”,报批核销时计入 “其他支出”,以后又收回时计入“其他收入” “预付账款”明细核算或辅助登记
(六)在建工程
关注:
• 在建转固产时点: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
关于基建并账
• 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基建工程”明细 科目 • 至少按月根据基建账中相关科目的发生额,在 “大账”中按新制度进行处理 • 涉及两个时点的并账
(七)无形资产
新旧主要变化:
1、无形资产摊销单设备抵科目核算 2、不再区分是否内部成本核算 3、明确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
内 容 篇
内容概览
一、制度的结构体例 二、总说明有关的几个问题 三、资产 四、负债 五、收入 六、支出 七、净资产 八、财务报表
一、制度的结构体例
第一部分 总说明(共10条) 第二部分 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列示5大类共48个科目) 第三部分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第四部分 会计报表格式 第五部分 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二、总说明有关的几个问题
• • • • • • 适用范围 核算基础 会计要素 基建投资会计核算原则 对折旧/摊销规定的适用问题 会计科目运用
三、资产
(一)国库支付业务—零余额账户用 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
日常核算 年终结余资金的处理 国库支付款项退回的处理
国库支付款项退回的处理
财政直接支付 以前年度支付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贷: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存货等 本年度支付 借:财政补助收入 贷:事业支出/存货等 财政授权支付 以前年度支付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转/财政补助结余/存货等 本年度支付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事业支出/存货等
(七)无形资产
3、后续支出 – 列支并资本化
增加使用效能 如对软件进行升级改造或扩展其功能
– 列支但不资本化
维护正常使用 如对软件进行漏洞修补、技术维护
(七)无形资产 4、无形资产的处置
– 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
四、负债—新旧主要变化
1、原借入款项→区分长短期 2、应付票据到期无力支付转入“短期借款” 3、应付账款 – 不再限定内部成本核算单位 4、明确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 5、增加“长期应付款”
(四)投资—短期投资、长期投资
• 转让或到期收回长期债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 (其他收入——投资收益) 贷:长期投资 (其他收入——投资收益)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贷:事业基金
(五)固定资产
新旧主要变化: 1、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 2、固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3、引入折旧 4、明确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 5、盘盈固定资产计价变化
• 与财务规则修订相协调 • 服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 着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修订过程
• 充分准备:2007-2011 • 加快推进:2012年全年
– 6月底前 – 6月底后
• 发布:
– 2012.12.19 财会〔201、预算双目标 2、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3、基建并账
新旧主要变化
6、“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内容:
• • • 原来三个工资类应付 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计算薪酬:借:事业支出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支付薪酬: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财政补助收入等 代扣税金: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 缴纳社保公积金: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财政补助收入等
(七)无形资产
重点关注: 1、无形资产的取得
• 委托软件公司开发软件视同外购 借:事业支出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等 借:无形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 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取得 – 成本为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 等费用 – 依法取得前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计入发生当期 支出
(七)无形资产
– 重置完全价值→按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确定的 价值/名义金额
(五)固定资产
重点关注: 1、固定资产的分类、范围 2、固定资产的取得
– 购进一般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 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贷:在建工程
(五)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的取得
– 改扩建/修缮后的固定资产成本 =原账面价值+改扩建/修缮支出-拆除部分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VS账面余额 – 融资租入/跨年度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贷:长期应付款 非流动资产基金 借:事业支出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等 借:事业支出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等 借:长期应付款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
(四)投资—短期投资、长期投资
新旧主要变化: 1、区分长短期分设科目
2、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非流动资 产基金——长期投资”
(四)投资—短期投资、长期投资
重点关注:
1、投资成本的确定
– 以货币资金取得:购买价款+相关税费 – 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取得:评估价+相关税费
(四)投资—短期投资、长期投资
(五)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的取得
– 扣留质保金的处理 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 取得全款发票 借:事业支出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等 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 取得发票金额不含质保金 借:事业支出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等 借: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或事业支出等 贷: 财政补助收入等
1、核算范围变化
– 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一)财政补助收入
2、明细核算要求
– “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 – “基本支出”:“人员经费”、“日常公用 经费” – “项目支出”:具体项目
3、期末转入“财政补助结转”
(二)事业收入
重点关注: 1、专项资金收入明细核算 2、采用财政专户返还方式管理的事业收入 3、期末结转
(四)投资—短期投资、长期投资
3、取得利息利润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投资收益
4、转让或收回投资的账务处理
• 出售或到期收回短期国债: 借:银行存款 (其他收入——投资收益) 贷:短期投资 (其他收入——投资收益) • 转让长期股权投资: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 贷:长期投资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贷:待处置资产损益 转让净收入处理:参照存货
– 专项资金收入: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 – 非专项资金收入:转入“事业结余”
(三)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重点关注: 1、专项资金收入明细核算 2、附属独立核算单位 3、期末结转
– 专项资金收入: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 – 非专项资金收入:转入“事业结余”
(四)经营收入
重点关注: 1、与事业收入的划分 2、权责制确认 3、期末转入“经营结余”
(五)固定资产
3、固定资产折旧 – 账务处理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五)固定资产
4、后续支出 – 列支并资本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