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地产项目水土流失预测

房地产项目水土流失预测

房地产项目水土流失预测1.1工程建设与生产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分析本项目位于重庆XXX区,项目区属于西南土石山区渝中平行岭谷丘陵低山中度侵蚀区。

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见表1.1-1,图1.1-1。

表1.1-1 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表项目建设加剧水土流失过程框插图 1.1-1图1.2 预测范围和时段的划分1.2.1 预测范围及单元划分根据工程总体布局、施工工艺、建设过程中所造成水土流失的类型、数量、分布等,水土流失预测范围确定为项目建设区。

1.2.2 预测时段的划分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从施工建设开始,自然恢复期末结束,根据不同时段水土流失的差异性,分为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

各预测单元预测时段根据实际施工时段确定,并按最不利因素.考虑,即施工时段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全年计算,不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本项目雨季为6-9月)。

(1)施工期施工期预测时段为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共计24个月。

预测单元为项目建设区。

工程施工期基面的开挖与填筑、绿化用地的平整等一系列开发建设活动,对地表植被及土壤环境造成直接与间接损害,原有地形地貌及植被受到一定程度的扰动和损坏,使得地表裸露面增多,在一定的外力条件下,将可能产生比原有强度大的水土流失;同时剥离的表土临时裸露堆置,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将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工程施工期是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防治的重点时段。

(2)自然恢复期工程运行初期(自然恢复期)因施工建设引起的各种水土流失驱动因子基本停止,水土流失面积及强度大大降低,但由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是植物措施)效益发挥的滞后性,工程区仍将发生一定量的水土流失;工程运行后期,随着主体工程填筑、场地硬化、绿地营建等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的充分发挥,工程区的水土流失将基本得到全面控制,并趋于新的稳定状态。

年的时间才能于原地表相当,因此确定自然恢复期预1-2需经年。

测时段为11.2-1 图预测时段图 1.2.3 不同时段水土流失面积由于各预测单元施工时序不同,不同时段水土流失面积将有一定的差异性。

施工准备期施工范围包括项目区拆迁、场地2;施工期施工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预2.15hm平整,预测面积为2,自然恢复期预测面积按各预测单元扰动面积测面积为2.15hm2 0.645hm。

减去工程永久建筑占地面积,总计为。

水土流失预测单元、时段、面积详见表1.2-1预测时段、单元划分表1.2-1 表自然恢复期施工期预测面积预测面积预测单元时间(m)时间(m)22 hm())hm(项目建设1224 0.6452.15区1.3 水土流失预测方法(1)扰动原地貌、土地及植被损坏情况的预测通过查阅主体工程设计的技术资料,利用设计图纸,结合实地查勘,调查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对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临时工程以及配套的服务设施开挖扰动地表、占压土地和损坏林草植被的面积分别进行预测。

(2)弃土弃渣量预测通过查阅主体工程设计报告和现场勘察,了解其开挖量、回填量、运行时生产工艺等,推算出各时段、各区的弃土弃渣及排渣量。

(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预测根据工程占地范围,通过现场勘测,计算损坏的各类水土保持工程、植物措施及耕作措施数量。

(4)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的预测①施工期、恢复期的预测根据项目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状况,扰动地表水土流失预测采用经验公式法进行;堆土流失预测根据堆放的形式及堆放时间等采用经验公式法来计算。

水土流失量计算公式n?)?TM W ??(AF?i1iI1式中:W ;)t扰动地表水土流失量(——1.A ——各区加速侵蚀系数;2);各区侵蚀面积(hm—— F i2 .a)); M——各区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 i。

a——各区预测时段() T i A 、各区加速侵蚀系数a工程开挖扰动面加速侵蚀系数与地面坡度、地表组成物质密切相关,当地表土被开挖重新堆积后,其密实结构将发生剧烈变化,凝聚力和内摩擦角急剧减小,抗风化冲蚀能力明显下降,103-侵蚀模数较原地貌增加开挖面侵蚀性增大,一般情况下,倍。

根据本工程地形特点和施工过程中地表扰动情况,结合分析法确定。

F、侵蚀面积b侵蚀面积是指工程施工破坏、埋压、占用原地貌、土地及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增加的面积。

该项目建设区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全面扰动,故按工程占地计算其加速侵蚀面积。

经统计,项目建设中各区都将可能产生水土流失,随着建设的逐步推进,其占地范围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

M 、地表侵蚀模数c根据2006年6月XXX市水利局公告的水土流失遥感数据,并结合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并根据水利部发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并结合工程区实际情况对水土流失强度进行分级判别。

计算出项目区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取值为2。

.a)151.16t/(km。

详见表1.3-1T、预测时段d预测时段根据主体工程工期安排及其施工特点确定。

具体。

预测时段见表1.2-1项目建设区内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统计表表1.3-1②堆土流失量的预测根据工程设计资料土石方调配情况、生产规模与生产工艺,结合实地调查,确定项目建设的弃土、弃渣量。

弃渣产生的流失量预测采用如下公式:n ?)a ?T ? S (?W iii 21式中: W —— 弃渣流失量(t ); 2S —— 弃渣量(t ); i a —— 流弃比; iT —— 堆渣时间(a )。

i (5)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预测根据工程的实施规模、施工工艺等的位置和数量,结合区域自然环境条件,预测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新的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为制定项目区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及方法见表1.3-2。

表1.3-2 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方法1.4 水土流失预测成果 1.4.1 扰动原地貌面积根据工程设计和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本项目建设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主要为项目建设区。

项目建设区指工程的征地范围、租地范围和土地使用管辖范围,为直接造成损坏2,2.15hm和扰动的区域,也是建设单位重点治理的区域,面积22。

占地情况具体见表1.4-1。

hm其中建筑用地1.9 ,草地0.25 hm2单位:hm表1.4-1工程占地面积统计表综上述,本工程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共计2。

2.15hm 1.4.2 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工程建设对所在区域水土保持设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主体工程实施对其原生地表原有水土保持设施的侵占及损坏,使原有的水保设施功能丧失。

在建设过程中,工程主要以占用土地的形式造成对水保设施的侵占和破坏,主体工程对原有水土保持设施侵占主要为项目建设所涉及的草地、零星树木等。

项目2棵。

这些部分均要损0.25hm建设区占用草地和零星树木约30坏原有的土地功能,降低甚至完全毁坏其水土保持功能,因此.这些部分全部计入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

为此,工程损坏2 0.25hm。

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统计表表1.4-21.4.3 弃土、弃石、弃渣量预测3万25.69m,填方总量工程建设期挖方总量为9.23万33。

弃方密闭运输到伏流溪专业填埋场,弃方为16.46万mm填埋。

运输土石方时,需密闭运输,严格禁止超载冒载以防土石洒落,同时沿途派专人定期洒扫,车辆进出施工区域必须冲洗,避免扬尘污染。

土石方平衡表详见表3.6-1。

1.4.4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1)施工期水土流失量,新增水土流失施工期内,预测水土流失总量为16.89t 13.51t。

量为)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2年,预测产生水土流失总量为1自然恢复期预测时段为 1.95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0.97t。

(3)堆土流失量预测堆渣的施工时间将不在雨季进行,可以根据施工工序,3表层剥离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量。

本工程将产生约0.24万m土剥离土将用于后期绿化用土,故作临时堆放。

土石方(土3计算,其产生的临时堆1.4t/m石方密度约)流弃比按0.1 。

206.2t土流失量约为表1.4-3各时段水土流失量计算表表1.4-4 堆土水土流失量计算表1.4.5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本工程的兴建所带来的效益是显著的,但施工期间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根据本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质、土壤、植被以及施工特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扰动原地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降低水土保持功能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对项目建设区内造成了全面的扰动和破坏,改变了土壤原有水分运动形态,减弱了表层土壤.抗侵蚀能力,增加了地表径流量冲刷强度;同时土建施工开挖形成边坡,减弱了自然边坡的稳定性,若不进行合理防护会进一步诱发冲力侵蚀,影响主体工程设施安全;此外,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水土保持设施被破坏,这些水土保持设施的损坏,削弱了其原有的蓄水保土功能,加剧了水土流失危害,并对项目区及其周边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淤积排水系统,影响区内水质工程建设过程中,开挖产生的土石方若不加处理,随意堆置,暴雨时土石方将会被冲至市政排水管道和溪流,导致排水系统淤积,过水断面减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洪,降低排水系统的功能。

此外,大量的土石方进入水体,还可引起水体浑浊度增加,影响区域水质。

(3)影响周边环境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废水将城市及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1.5 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1.5.1 预测结论及综合分析(1)工程建设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为22。

2.15hm。

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为草地,面积0.25hm)由于后期绿化用土需要,将项目表土剥离临时堆(23。

m万0.065放用于后期绿化用土,临时堆土量(3)建设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6.89t(含背景值),新增流失总量为13.51t。

(4)预测水土流失总量225.04t中,施工期流失量为16.89t,占总流失量的1.5%,自然恢复期流失量1.9t,占总流失量的0.8%,临时堆土流失量206.20t,占总流失量的91.7%。

因此施工期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时段,临时堆土是防治的重点地段。

表1.5-1 各时段水土流失量汇总表1.5.2 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1)防治措施的指导性意见根据以上分析结果,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为水力侵蚀。

.具体结合建设工程的布局、施工工艺,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量。

项目区临时堆土场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地段,水土流失强度较大,小区应以排水、绿化措施相结合进行防治,临时堆土场应以拦挡和排水措施进行防治,小区内道路应采取路基防护、排水措施防护,供排水管线区、煤气输送管线、供电线路应按合理的施工工艺进行,并进行必要的拦挡措施。

(2)施工时序的指导性意见施工期水土流失为水蚀,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雨季,集中在6-9月份,因此在主体施工安排时,地下车库、供排水管线、煤气输送管线、供电线路等的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特别是地下车库、供水管线区的施工尽可能安排在枯水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