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压井滑膜施工方案

调压井滑膜施工方案

目 录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简介 11.2 施工条件 11.2.1 水文气象 11.2.2 地质条件 12. 编制依据 13. 施工目标规划 23.1 质量目标 23.2 工期目标 24. 施工程序 24.1 滑模装置图组成设计 34.2 施工布置 44.3 混凝土施工 54.3.1 引水调压井大井混凝土 54.3.2 引水调压井阻抗孔混凝土 65. 滑膜施工注意事项 66. 附图 77.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77.1 混凝土表面蜂窝 77.2 混凝土表面麻面 77.3 钢筋堆放不规范,受污染、锈蚀 88. 强制性条文执行 89. 标准工艺应用 89.1 衬砌混凝土施工工艺 810. 质量控制措施 911. 施工安全措施 1012. 环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1 引水调压井混凝土衬砌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

引水系统共计2条引水隧洞,采用二洞四机的布置型式,由引水隧洞上平段、调压井段、上竖井段、中平段、下竖井段、下平段、引水岔管、高压支管等组成,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引水调压井共有两个调压井,其中1#引水调压井大井段深71.1m;2#引水调压井大井段深83.1m,开挖直径10.6m,衬砌后直径9m,调压井支护方式为锚网喷及双排钢筋混凝土衬砌,每个调压井由阻抗孔平洞、阻抗孔弯段、阻抗孔垂直段、调压井大井等组成,阻抗孔平洞长11m,阻抗孔弯段长7.854m,阻抗孔垂直段高5.41m,引水调压井阻抗孔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为50cm,衬砌后断面直径均为4.0m。1.2 施工条件

1.2.1 水文气象设计流域地处北河中上游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盛行偏南风,湿而暖,冬季盛行偏北风,干而冷。洪屏上水库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31.3mm;洪屏下水库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63.4mm,年降水主要集中在3~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3%,其中4~8月占全年的69%左右。月平均以6月最大,占全年的17.5%;12月最少(37.4mm),仅占全年的2.25%。1.2.2 地质条件引水调压室,上覆岩体较薄,围岩呈弱风化,以Ⅲ~Ⅱ类为主,断层仅f116一条,宽度小,与洞轴线交角大,对调压室的稳定影响小。2. 编制依据(1)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土建工程(C2标)施工招标文件;(2)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主体土建工程C2标引水系统土建工程施工合同;(3)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主体土建工程C2标引水系统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主体土建工程C2标引水系统土建工程设计图纸;(5)现行国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规范以及其他有关水工施工规范;(6)我单位以往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3. 施工目标规划3.1 质量目标

项目部对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是:(1)不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杜绝较大质量缺陷;(2)工程建设确保一次达标投产;(3)单元工程合格率达到100%;(4)建筑工程单元工程优良率达到88%以上;(5)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单元工程优良率达到93%以上;(6)公司工程优良率达到100%。3.2 工期目标项目工期表如下:序号工程部位工程项目工期(天)计划开工日期计划完工日期11#引水调压井混凝土浇筑1682014.2.12014.6.2822#引水调压井混凝土浇筑1762014.6.132014.12.54. 施工程序考虑本工程特点及成本、质量、进度等各方面因素,经我项目部研究决定引水调压井大井段砼衬砌工程采用滑膜施工。引水调压井滑模设计采用液压整体滑升模板,为保证施工质量,滑模采用整体钢结构设计。滑升千斤顶选用QYD-100型10吨千斤顶,滑升动力装置为HKY-36型自动调平液压控制台。滑模装置组成为:1、模板、围圈;2、提升系统;3、滑膜盘;4、液压系统;5、辅助系统等;详见后附图2~10。引水调压井阻抗孔平洞、阻抗孔垂直段采用钢木组合模板木排架,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光洁度,在木模板上加衬华丽板,四周加固采用一定钢筋的内扣螺栓内拉。弯段采用异形木模板,其模板型式见附图1“引水调压井阻抗孔衬砌模板示意图”。4.1 滑模装置图组成设计

①模板、围圈全套滑模模板采用δ5mm钢板压制成圆弧,用L50*5的角钢作为加筋肋,同桁架梁骨架相连固定。模板高度选1.5m,模板锥度按5mm控制,即在半径方向模板上口大于设计尺寸2.5mm,下口小于设计尺寸2.5mm。围圈主要用来加固模板,设计为上下两道,围圈选用L50*5的角钢,上围圈设计模板上口顶端,下围圈下沿距模板下口距离为25cm,支撑在钢结构桁架上,与模板水平加劲肋角钢焊接固定,使各组模板成为一个整体。②提升系统滑模提升系统的钢结构制作部分是提升架,提升架是滑模模体与混凝土间的联系构件,主要用于支撑模体,并且通过安装在顶部的千斤顶支撑在爬杆上,整个滑升荷载将通过提升架传递给爬杆,爬杆采用Φ48*3.5mm的钢管。根据调压井实际情况,提升架选用F型架,用双拼16#槽钢和δ16mm钢板焊接。根据计算,设计7个提升架,每个提升架布置2台千斤顶,共布置14台10吨千斤顶。③滑模盘滑模盘分为操作盘和辅助盘。操作盘为施工的操作平台,承受工作、物料等荷载,同时又是模体的支撑构件,是滑模的主要结构,采用桁架梁钢结构,由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垂直荷载和侧向受力较大,为保证操作盘的强度和刚度,选用L80*8、L63*6角钢加工制作成长800mm×宽800mm×高1250mm复式桁架梁联为一体。在桁架梁上铺满δ3mm花纹钢板形成操作平台。辅助盘为养护、修面等辅助工作的工作平台,采用钢结构悬吊布置,辅助盘主体框架采用L50×5角钢焊制 框架里面每隔500mm加一根Ø20mm钢筋做副梁,上面铺满50mm厚马道板形成行人平台,用Φ25mm螺纹钢制作成吊钩,悬挂在桁架梁上,辅助盘距井壁距离为150mm。辅助盘吊钩用Φ16mm螺纹钢水平焊两道护栏,护栏间距500mm,最下面一道护栏距盘面不超过300mm。④液压系统 提升系统选用QYD-100型带调平装置千斤顶,设计承载能力为10吨,计算承载能力为5吨,爬升行程为35mm,液压控制台选用YKT-36型自动调平液压控制台。高压油管:主管选用Φ16mm;支管选用φ8mm,通过油管和分油器与控制台和千斤顶分组相连,形成液压管路,为考虑纠偏需要,每个千斤顶上安装有针型阀,全部千斤顶共分为4组进行连接形成液压系统。4.2 施工布置

引水调压井混凝土拌制利用1#施工支洞营地拌合系统,6m³混凝土运输罐车运送到相应的工作面,人工配合相应混凝土设备入仓,引水调压井大井混凝土运输至引水调压井平台近两个引水调压井井口处,引水调压井阻抗孔混凝土经1#施工支洞、引水上平洞运输至引水调压井阻抗孔内,引水调压井阻抗孔内的混凝土利用HB60型混凝土泵入仓。引水调压井混凝土的垂直运输采用竖向溜管溜料,经H型缓冲器和竹节管缓冲后入仓;引水调压井阻抗孔平洞、弯段、阻抗孔垂直段混凝土由布置在引水隧洞内的HB60混凝土泵泵送入仓。为保证滑模施工的正常运行,需要保证正常的钢筋、混凝土的供料强度。人员上下,物料提升的安全是提升系统布置的关键。下料管的悬吊安全,耐磨刷度,防混凝土离析是下料系统布置的关键。滑膜施工时将井口盘稍加改造,利用原吊反铲用龙门架吊送钢筋、防坠罐笼运送人员和小型材料上下、混凝土采用耐磨溜管配合H型缓冲器下料的方式,确保供料强度,保证施工顺利进行。①提升系统布置调压井施工提升系统主要分物料提升和人员上下提升,主要布置如下:a、物料提升主要是钢筋的提升,利用吊反铲龙门架和10t卷扬机完成物料的提升,每次钢筋的吊放量为1.5t,在井底时上下一次时间约10分钟,每班的钢筋需用量为5t左右,故能满足钢筋的吊运要求。b、人员上下和小型材料的提升,人员上下采用专门厂家生产的防坠罐笼上下,该罐笼的特点是安装有防坠落装置,当发生提升主绳断裂时保证罐笼不坠落,保证人员的安全。人员上下罐笼由快速卷扬机提升。②、下料系统布置运输调压井混凝土的垂直运输采用竖向溜管溜料,经H型缓冲器和竹节管缓冲后入仓。每条井布置两趟下料管,下料管选用Φ219mm×8mm无缝钢管,单根钢管长6m,钢管之间采用法兰盘连接(下料系统布置见附图)。每趟下料管采用一根Φ25mm钢丝绳悬吊,钢丝绳用一台5T卷扬机悬吊(2#调压井井深83.1m,设计下料管长度为72m,钢管重3t,钢丝绳重0.155t、缓冲器重0.2t,合计总重3.355t。故5t卷扬机能满足需要。)4.3 混凝土施工4.3.1 引水调压井大井混凝土①、滑模施工滑模施工的特点是将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滑模滑升平行作业,各工序连续进行互相适应。混凝土现场入仓坍落度控制在16cm~18cm左右,混凝土强度达到0.2Mpa~0.4Mpa所需时间为8~10小时左右。a、钢筋绑扎模体就位后,按设计进行钢筋绑扎、焊接,爬杆的保护层与竖向钢筋的保护层设计一致。搭接及焊接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滑升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后必须露出最上面一层水平筋,钢筋绑扎间距要符合设计要求,每层水平钢筋基本上呈同一水平面,上下层之间接头要错开,钢筋间距按设计布置均匀,相邻钢筋的接头要错开。b、混凝土运输滑模施工用混凝土由1#施工支洞营地场拌合系统提供,混凝土运输罐车运到施工现场,由下料溜管下经H型缓冲器、竹节管缓冲后入仓。c、钢筋垂直运输加工好的钢筋采用10t卷扬机进行垂直运输,吊放在滑模盘上。。d、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所有的附属施工工序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完成。滑模施工按以下顺序进行:下料—平仓振捣—滑升—钢筋绑扎—下料。下料时要对称均匀下料,正常施工按分层30cm一层进行,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经常变换振捣方向,并避免直接震动爬杆及模板,振捣器插入深度不得超过下层混凝土内50mm,模板滑升时停止振捣。滑模正常滑升根据施工现场混凝土初凝时间、混凝土供料、施工配合等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滑升速度。e、模板滑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