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紫砂“线韵壶”简约素雅的意境美

浅谈紫砂“线韵壶”简约素雅的意境美

第47卷第1期 
2014年02月 
江苏陶瓷 

Jiangsu Ceramics 47’ 39

February 2014 , 

浅谈紫砂“线韵壶”简约素雅的意境美 
蒋惠娟 
(宜兴214221) 
摘 要 紫砂壶的艺术发展,融合了各门艺术的长处来完善自身,最终形成作品独有的鲜明特征, 
开出了芬芳的艺术之花。在诸多表现紫砂壶的元素中,“线”的艺术能更深刻、更丰富,更能多韵律、 
多层次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审美及其思想。优秀的紫砂壶作品都有着流畅的“线韵”、充沛的“线气” 
与高雅的“线体”风貌。紫砂壶的线条不仅有着乐感的跌宕起伏、婉转绵延,还有着金石的质感与力 
感.更有着“道法自然”表现自然美的人文主章与艺术感悟。 
关键词 紫砂壶;意境;线韵壶 

紫砂壶艺作品千变万化、丰富多姿的形象支撑,大多依赖 
于线的质感、神韵及变化。传统的关于造型的艺术,诸如书法、 绘画、篆刻、雕塑艺术与玉器、陶器、铜器、木器、瓷器的造型, 以及戏剧、舞蹈艺术等,无不以线条去构建自己的艺术体系。 所以有人这么说:紫砂壶艺是线的艺术。刚、柔的线体,不是两 级分化的孤立存在,而是在发展中找到彼此的契合点,和谐统 一。达到方中寓圆、圆中存方、刚柔相济的高妙境地。现以紫砂 “线韵壶”为例(见图1),谈谈以线为主而设计的壶器,其观赏 情趣、艺术价值以及简约素雅的意境。 图1线韵壶 1紫砂“线韵壶"的造型 紫砂壶作品的线韵之美。以形体为骨干。以气韵为灵魂。 紫砂壶艺术在多层次、多角度、多空间中展现自己的独特风 采。在不断创新发展中全方位打造出线条艺术的无穷魅力。紫 砂“线韵壶”色泽明快、泥质细腻、手感舒适,整款壶为扁圆形, 壶身五条圆线穿过,线条流畅、自然有致,腹以下斜收,平底、 短颈、大口斜肩、坡盖、一弯嘴,圆润柔美,壶把与之迎合,略见 几分娇憨,甚是可人。“线韵壶”整体感强,自然舒畅,柔态毕 现,是典型的女性作风,然而柔中不媚、娇而不俗,堪称雅致。 壶身刻行草“天下”,作品既有文人气息,又尽展紫砂风华。 2紫砂“线韵壶”的线韵之美 用线条装饰紫砂“线韵壶”。此壶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壶 收稿日期:2014—01—04 嘴和壶把上的曲线,仿佛要一直伸展向上,直至永恒。在整个 “线韵壶”的壶体上。从壶流、壶把再到壶钮。大大小小的圆形 
形成此壶丰富的层次感,且由大到小的圆的排列富有节奏变 
化。而壶身的装饰线条之间距离相等、大小相似,具有对称美。 
紫砂“线韵壶”虽然只是运用了几种简单的线条。却把紫砂壶 
塑造得立体而多变。 
紫砂“线韵壶”的线韵之美,有着凌驾于整个制作过程与 
结果之上的气度与境界。线条的艺术结构与生命的结构相同, 
蕴涵很多必要元素。“线韵壶”的线韵之美,是一种“内润而滋 
外”的流露,壶的诞生、发展好像一个生命的流动成长:先由里 
到外,继而由外到内,包含着自然美、变化美与和谐美。紫砂 
“线韵壶”形体的纵横有着像随转起合的线体,它表达的是体 
量感、空间感与形象感。紫砂“线韵壶”肥、纤皆得其宜,方、圆 
自然协调。呼应有致,轻重有变,气韵贯通,达到了“尚法”的极 
致.它体现着流畅的线韵、充沛的线气与高雅的线体风貌。 
“线韵壶”的线的感觉,是在经过长期实践的自我积累和 
多方位考量、研究后的反复精炼、体悟中自然萌生的,也是内 
在意识对外在物质的独到见解的表述,更是综合了哲学观、宇 
宙观、艺术观的“有察必现”的融会贯通与集中反映。 

3紫砂“线韵壶”陶刻的文化解读 

紫砂“线韵壶”的壶腹上陶刻的“天下”二字。蕴含着最终 
寄寓此壶的文化。人生的道路,就像这把紫砂“线韵壶”的线条 
刻画,它不是一帆风顺,而是迂回不平的,人行走在路上,沿途 
有时是荆棘密布。有时雪雨风霜。走出荒芜的沙漠,穿过茂密 
的森林,越过坎坷的浅滩,飘过漫长的海洋……沉浮在人海, 
辗转如梦;潮起潮落时,岁月匆匆。淡淡的心事,淡淡的忧伤。 
蓦然回首前尘,才知道多少繁华消失在时光的深处。一个人生 
命的支撑,需要一种力量,正因为如此,紫砂“线韵壶”的诞生 
就有了一种文化价值。它象征着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人心怀 
“天下”的理想,就能一路走下去。而紫砂“线韵壶”的壶钮就像 

柱灯塔,指引着心怀理想的人最终找到他的“天下”。紫砂 
“线韵壶”赋予人一种生命的激情。从心底萌发出一种无法抵 
40江苏陶瓷Jiangsu Ceramics 
御的冲动;紫砂“线韵壶”还给人一种温馨的遐想,让人有了一 种强烈的渴望:不知何时至“天下”,理想却每日每夜地冲击着 心的海岸,永不放弃。而紫砂“线韵壶”的壶钮,远远望去它就 像一盏明灯伴随着你,一起见证未来理想实现夜的美、一路追 逐梦想的深情。 从美学角度看,紫砂“线韵壶”所具有的形态、色彩乃至饮 2014年02月第47卷第1期 茶实用性。具有形象的直接性和可感性。人们不仅在使用紫砂 
“线韵壶”中产生美感,而且在鉴赏时产生了美感。壶身陶刻的 
“天下”两个字。增添了这件作品的文化元素和艺术趣味。使紫 
砂“线韵壶”以简洁的形制反映作品简约素雅的意境美。 
参考文献 
[1]贺西林.寄意神工(古代雕塑)[H].三联书店.2008年. 

(上接第37页) 
中有“牵花怜并蒂,折藕爱连丝”的诗句。莲花又称荷花,“荷” 与“和”、“合”谐音,民间常用木雕或年画形式的“和合二仙”来 象征婚姻和合,所以莲花符号常被赋予甜蜜爱情和美满婚姻 的象征功能。莲花的这层含义在紫砂“雨露莲心壶”上得到了 继承与延伸。雨露和莲心本是萍水相逢,但是两者却产生了自 然之爱情。这种美好的爱情感染了我,使我在壶器的盖面上同 时设计出了莲心与雨露,就像祝福雨露和莲心的爱情长长久 久地在一起,永不分离。 通过对紫砂“雨露莲心壶”的审美形态与人文精神分析. 我们了解到莲花符号在表达人们思想情感、思想品质的同时, 
还能陶冶人的心灵。可以说.紫砂“雨露莲心壶”渗透着中国传 
统的艺术语言,它以符号的可视形式,不仅带来感官层面的审 
美与愉悦,更带来精神层面的寄托与满足,使我们的生活更加 
美好。 
参考文献 
『11沈兴国.“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看海归派女掌门濮雅萍如 
何立足印染跳出印染叨.天天商报.2007年12月30日. 
f21彭立勋.关于审美知觉的特性问题——评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 
视知觉》[J].社会科学家.1989(4):56—59. 

(上接第38页) 
容、和善、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紫砂“皆 大欢喜壶”壶盖雕塑的弥勒佛不仅是中国佛教的形象大使,也 是中华民族的形象代表。凝视紫砂“皆大欢喜壶”,我们就能时 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大度宽容,不要计较人世间的是非憎爱。要 保持一颗豁然的心灵。只要肚量大、心胸宽,即使是遇到太大 的困难、遇到最大的冤家,我们也能淡然处之。看着紫砂“皆大 欢喜壶”他那憨憨的笑容,他为什么笑?在笑什么?我们沉思, 在这个社会里有谁还会有那样纯真的笑?在这个现今世界里, 我们如果能够淡薄名利。用弥勒佛来点拨我们的人生。也许也 能像这把紫砂“皆大欢喜壶”里的弥勒佛一样笑口常开。这样 也就真正地做到皆大欢喜了。 手执这把紫砂“皆大欢喜壶”,无论身处天南海北任何一 
个地方。盖面上的弥勒佛总能以一尊袒胸露腹、喜笑颜开、手 
携布袋席地而坐的胖菩萨形象面对世人。将此壶翻身过来,也 
是见到一尊弥勒佛。由于大肚弥勒佛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它 
的形象代表了佛教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因此深受大众 
喜爱。男女老少在见到这把紫砂“皆大欢喜壶”时,都会激发出 
轻松愉快的心情。正如我国不少寺院都有这样的对联与弥勒 
佛相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 
之人。”这把紫砂“皆大欢喜壶”寓教于乐,启迪人们的心灵,为 
人们的饮茶休闲生活带来愉悦的气息。 
参考文献 
【11周准街.笑口常开弥勒佛【M】.团结出版社.2005年. 

^'Ill’’’ll ’ ’’’’ ’ ’’l l ’ l’ Il ’ ’ ’’ ’’ 
^ 
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考核结果公布 

^ 
2 

2 2月18日,宜兴市文广新局发文公布2013年度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考核结 

果,其中陶瓷行业的单位和个人有:考核优秀的保护单位: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江苏省宜兴彩 
: 陶工艺厂(宜兴彩陶装饰技艺);考核优秀的代表性传承人:汪寅仙(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顾绍培(宜兴紫砂陶制作技 
: 艺)、毛国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华健(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李守才(宜兴陶堆花技艺)、方卫明(宜兴陶堆花技 
艺)、谈志坚(宜兴青瓷制作技艺)。 
。。。。。。。。。。。。。。。。。。。。。。。。。。。。。。。。。。。。。。。。。。。。。。。。。。。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