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浅谈中国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最新浅谈中国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1
浅谈中国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谈到中国的民间艺术,用博大精深一言以蔽之绝不为过。无论是书法、绘画、
陶瓷或是皮影戏等等无一不独具中国特色,而在民间手艺人精湛的技艺后面,也
都是蕴含着深邃悠远的历史文化。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
中期以后。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
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参入剪纸艺术,而千
家万户拥挤在一起,相郊成习,需要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便改为
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然而,时代更迭生活改
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所以现代新兴剪纸艺术孕
育而生。
剪纸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它用手工刻制,再点染以明快鲜丽的
色彩而成。劳动人民把它作为年节的装饰,贴在纸窗上,所以又叫做“窗花”。
传统的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翎花花卉、草虫鱼兽,以及一些吉
详谐音的物象,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深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中国民间剪纸集中而全面的体现了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造型规律、审美情
趣,释放着特有的艺术魅力。剪纸艺术中的图形、色彩都是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
进行感悟、升华而形成
的民间艺术语言,它是用在形式宣泄内在情感的某种艺术行为。
剪纸图形种类繁多,寓意丰富。它从劳动人民生活中来,并广泛运用到生活
中去。丰富的图形有用意地组合,无不反映出民间劳动者多彩的情感生活。表达
出他们对生命的崇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剪纸艺术中总是主张有图必有意,
有意必吉祥。所以图形的组合运用总是要有积极向上的含义。无论是作者与观者
都能从中体会出一种文化意蕴,这是人们在长期生存过程中所达成的思想共识。
例如“春”字,基本用于春节之际,意在新春来临,又是崭新的开始,一年之计
在于春,因此,这是个令人振奋愉悦的时节,因而,在选择剪纸的颜色时,多用
红色或者绿色,表现这种喜庆或者春意盎然之意,而在设计春字的形状时,也可
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设计的或圆润或棱角清晰。又例如在设计“喜”时,方案
更是层出不穷。“喜”是民间剪纸中常见的图案,而由于多用于结婚这类喜事,
因而常常是双喜,预示着双喜临门,这包含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对幸福的强烈期
盼。除此之外,民间剪纸也充分顾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具有良好的室内装
饰效果。形形色色的剪纸本着美善相兼的原则既体现了良好的实用性,又注意形
式渲染的装饰效果,以美丽的图案体现直观的美和装饰效果。构成了中国民间剪
纸丰富的视觉文化景观和深隧的民俗文化内涵。
因而如何做好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是十分重要的。在21世纪,中国的传统
手工艺可能有三种生存方式。一种是整体的传承。除了少数自然生存的品种外,
还要从文化生态学的高度人为地保护最优秀的品种和大师级人物,使之不失传。
一种是传统的技艺和现代风格的结合,即用现代审美意识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再创
造,使之与现代生活环境相适应,如现代陶艺,它在造型、釉色、彩绘和肌理方
面的变化都与现代派以及现代派之后的艺术有千丝万楼的联系。一种是将风格从
技艺中分离出来,使之与现代材料和工艺结合。只有风格的移植,没有技艺的传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
承,形成似古非古的现代样式。如西式裁剪的中式服装,纽绊做成假扣,团花可
以剪一块织锦缎替代等。这种形式既能寄托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又能适应现代化
环境,生命力将十分顽强。上述三种类型中,后两种都以风格和技艺的分离为特
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手工艺“蜕变——再生“的规律。剪纸作为我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我们首先需要重视并做好保护工作,其次,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
更多的人了解这门艺术,参与到创造中去,扩大社会影响力制定保护规划,完善
保护制度。各级要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抢救保护方案,使民间文化遗产得到系
统全面的保护,再次建立传承机制,加强抢救工作。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和
当今时代发展接轨,任何一件工艺作品都要有时代的风格,时代的气息。没有时
代内容和时代气息的作品是枯萎的作品,只有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作品,并
且有时代内容和气息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作品。传统,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步
形成和发展的,但传统也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而得到发展的。传统
从来就是立足于民族、地区,同时又不断地吸收外来的东西来丰富自己,充实自
己的。所以我们不能把传统看作是静止的,排外的,继承传统就是“扬弃”,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必须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不断从现实社会中
吸取营养,使传统的表现形式增添时代的色彩,为发展适应当代生活需要的工艺
美术品而服务,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时代产品,要求我们必须从更广的范围,全
面地研究和继承优良传统,没有传统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也就丢掉了自己的特
长。
在如今多种文化日益交流的时代趋势下,仅仅传承是不够的。艺术是超越国
界的语言,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传播友谊的桥梁。正是因为有了五彩缤纷的花
朵竞相吐艳才显示出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也正是有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各
国民族民间艺术才使整个世界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构建和谐社会,民间艺
术也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它不仅应在国内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一个精彩的部
分,它还应走到国际上,并获得更多人的关注,让世界关注中国的民间艺术,从
而关注中国人的情感和思考,在认同中国民间艺术的同时,与中国人民相互增进
理解和友谊,这将为一个和谐世界的建成提供一种既轻松便利又牢不可破的基
础。我们需要把剪纸这种民族民间艺术精粹在世界面前展示出来,向全世界展示
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悠远深邃的民族文化。
同时我们在介绍剪纸这项工艺时,不能仅仅只是教授如何用工具裁剪雕刻,
而是应当先介绍剪纸艺术的文化背景,在对于其文化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之后,再教授剪纸技艺。

张文慧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21102039
听课

记录(八年级)
1、新闻两则
一、导入
二、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1、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3
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3、精读课文(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
道,为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教师导学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
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三、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四、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评价:将方法的教学融入到具体教学内容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将我们的思维引
向了一个新的领域。值得大家借鉴。】
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
一、创设情景导入
二、战争故事,你说我演
主持人:在语文课上或课外阅读中,你一定读过不少英雄故事,知道很多革命家不怕牺牲,
智斗敌人的轶闻趣事吧。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搜集整理的探险故事向同学们
说一说,看谁讲得最生动有趣。另外同学可进行小品或哑剧表演来配合,以增加对战争的理
解。
英雄故事讲述要求:1、故事真实、连贯,2、内容集中、鲜明,3、灵活运用方法、技巧,4、
普通话标准,流利。
下面我们有请第一组代表……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黄继光堵枪眼。
☆刘胡兰宁死不屈。
☆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
二、战争诗词,你吟我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