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当代建筑发展三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在建筑的功能、结构和形式上具有越来越相似的特点,而不仅仅指风格上趋向相似,这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0世纪末以来,建筑的现代化、同类型化已经是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向。世界各个国家的建筑,无论是商业的、公共的还是私人性住宅——形式上都有越来越类似的趋向,这就是国际化的特征。这个特征在21世纪继续发展,成为国际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
造成建筑国际化的原因,首先是国际交往增加,对于建筑的需求也越来越接近,比如旅馆的等级划分,商务大楼的基本需求,交通运输设备和建筑物的国际配套需求,住宅的基本条件标准等,都越来越相似,建筑为了满足这种越来越接近的国际需求,也就自然趋同。因此,建筑出现国际化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需求趋同造成的,而不是风格领导的结果。此外,建筑技术、建筑结构国际标准化和普及化,也是造成建筑国际化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
参数化设计
随着电脑技术的日新月异,它在建筑设计上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已经成为当代建筑的一个突出特点。
参数化设计,主要是因为数码技术在设计应用上的普及而产生的一个术语,主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要是指用数码、电脑技术来辅助设计,这个技术的使用大概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最早的甚至可以推至20世纪80年代晚期,现在已经成为探索新形式的前卫设计的主要技术方法。通过参数化,在电脑的几何体系中形成立体形象,应用不同的数码技术软件和参数建模工具达到设计的目的。这种技术比较多地使用于形态不规则的建筑设计,其中又以解构主义类型的建筑设计用得多,比如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的建筑设计就广泛地使用参数化设计,他们的概念设计大部分是用特殊的纸张、黏土、泡沫塑料块剪切、拼合、弯曲、成型,具有高度的随意性、变化多端的形态特点,这些模型做出概念之后,用三维追踪定位设备把随意、不规则的纸模型、泡沫塑料模型、粘土模型或者综合材料的模型扫描定位,转换为数码参数,再经过电脑处理,进入建筑具体设计的程序。因为解构主义的作品有大量的弯曲面,一个弯曲面上有两个甚至三个不同的弧线走向,如果没有参数化技术,用手工是无法做出来的。这类技术目前还仅仅停留在比较具有竞争性质的大型公共建筑中,其中2010年落成的广州大剧院是英国设计师扎哈·哈迪德完成的第一个歌剧院建筑,就是用这种技术达到目的的。建筑设计在目前的技术和施工条件下,规则的形态在造价上依然远远低于不规则形的,因此,应用这种技术来做设计的建筑,往往造价较高,适用范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