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描写翻译研究方法论_曹佩升

描写翻译研究方法论_曹佩升

90FLCJan. 2011Vol.8 No

.

1 (General Serial No.39)

科研方法

1 引言

翻译作为新兴学科,不仅是跨语言和跨文化的活动,其研究又具有跨领域和跨学科的特质,势必要借鉴其他学科如语言学、心理学、文化研究、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从而使翻译研究方法体系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目前国内外虽然尚未建立起翻译学的方法论

系统,但这个系统的隶属关系我们应力争早一天讨论清楚,这样有利于方法论系统和整个学科系统的研究与建设”(杨自俭,2007:3)。作为一门具体的学科,翻译学是否是科学不仅仅是名称的问题,还必须将科学的内涵落实到翻译学的研究中去。任何一项研究都离不开方法的支撑。同理,任何一项具体翻译学研究的程序、方法及其成果,都必须接受整个翻译学研究共同体的检验和评价,而进行这种检验和评价所依据的,也正是源于科学基本原则和程序的规范化研究。因此,在一定意义上,翻译学研究方法的规范性是衡量翻译学研究整体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没有相当程度的翻译学研究方法的规范化,提高翻译学研究水平就

只能是一句空话。许钧,穆雷(2009:80)对30年(1978—2007)间国内出版的翻译研究论著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30年来,翻译研究方法论严重缺失,相关论著数量为零,仅在部分作品集中收有少量与翻译研究方法论相关的研究论文,该领域研究亟待加强。所以,在认真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翻译学研究方法的规范性,构建翻译学的研究方法体系,是进一步提升我国翻译学研究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2 翻译研究的描写转向

Chesterman(1988:20-230)把21世纪翻译研究的趋向概述为三种:“一种是研究兴趣上的转变,从注重翻译本身扩展到注重译员及其决定;另一种是研究方式上的转变,从规定性转向描述性;还有一种是在研究方法上,从哲学的概念分析转向验证式的研究”。西方翻译研究的范式,由规范转向描写,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转变,描写翻译学派的兴起是翻译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

作者简介:曹佩升,广东警官学院公共部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E-mail: jerrycps@163.com。刘绍龙,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翻译心理学。

描写翻译研究方法论①曹佩升 广东警官学院 刘绍龙 浙江工业大学

摘 要: 翻译学研究的水平和前景主要取决于其科学研究方法。描写翻译研究逐渐替代长期以来占据翻译研究中心地位的规范性研究,成为翻译研究中的新趋势。对现代译学的描写翻译研究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厘定其体系脉搏,使研究者进一步认识到描写翻译研究范式、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于翻译研究有重要性和指导性,能够推动翻译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主题词:翻译学; 描写翻译研究; 方法体系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382(2011)01-0090-0791

2011年1月第8卷

1期

(总第

39期)

中 国 外 语描写翻译学始于Holmes 1972年提出的翻译研究图谱。Holmes(1988:67-80)在其论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中把翻译学分为“纯理论”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纯理论”研究又分为描写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描写学派的阵营不断扩大,他们在翻译界的影响也不断加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Toury是Holmes译学构想的积极支持者和实践者。Toury(1995:7-10)对Holmes的翻译学框架进行了阐释,认为描写翻译研究是翻译作为一门学科的关键。1980年Toury出版了《翻译理论探索》,标志着描写译学理论已初步形成系统。在Toury(1995)发表了系统勾画描写翻译研究方法论和研究重点及框架的《描写翻译学及其他》一书之后,描写性翻译研究逐渐替代长期以来占据翻译研究中心地位的规范性研究,成为翻译研究中的新趋势。就我国而言,“规范性的翻译研究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探寻中外互译的规律,制定普遍适用的翻译标准一直是学者及译者们关心的主要问题”(韩子满、刘芳,2005:97)。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中国的翻译研究一直试图走出传统研究范式的局限,开启国内新时期的译学探索,对描写译学的关注即是其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取向。一些学者已认识到开展描写翻译研究的必要性,并开始大力提倡该研究范式(张美芳,2000:66-69;林克难,2008:88-92)。国内学者们在翻译研究过程中已经意识到要充分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以加快中国翻译研究体系的建立。但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应该包括理论成果和治学方法两部分,因为“缺乏严格的论证习惯、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训练对我国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形成了障碍”(杨晓荣,2003:36)。总体来讲,国内学者对描写翻译研究的介绍还不够全面,无法令人窥其全貌。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少提及该研究范式的具体研究方法。“描写翻译研究在我国大陆地区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许正是我国的翻译研究无法深入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张美芳,2000:68)。因此,对现代译学的发展趋势描写翻译研究进行方法论上的系统分析,理清其体系脉搏,对于翻译学的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一项工作。

3 描写视野下的翻译研究

描写翻译研究把翻译学看做一门经验科

学,以现实的翻译现象(包括翻译行为和翻译作品)作为研究对象。Holmes(1988:67-80)指出描写翻译研究作为翻译学科的主要分支之一在研究中一直与经验现象保持着最紧密的联系,是理论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的基础,他第一个为描写翻译学描绘了研究方向:(1)描写翻译过程中和翻译作品中存在的一切现象,(2)建立普遍原则以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描写翻译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Toury在《描写翻译学及其他》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描写翻译学的理论构架和方法论基础。Toury(1995:21-112)认为,如果翻译研究不想依靠语言学等其他学科,并自身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它必须发展一种描写性方法。描写方法的研究结果虽然不是翻译行为的全部,但可以通过规范、明确的研究方法、实验过程等具体操作,使研究具有可重复性、可推广性、可预测性,进而在一定范围内代表某种翻译现象。所以,方法论是描写翻译研究的首要条件。Toury 研究成果丰富,通过众多实际个案分析,掌握了大量实证材料,证明了描述翻译研究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并且由于其研究力求客观,呈现出一般实证科学的特点。总的来说,描写性翻译研究属于经验科学的范畴,它以检验目的语文本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吸纳程度为重心,利用归纳和统计方法对个案文本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规约翻译行为的经验变量或经验规范,进而订立阐释这些变量内在关系的法则。描写翻译学所提倡的研究方法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分析途径,值得我们作系统分析。

4 描写翻译研究方法体系建构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方法是有层次性的,不同层次的方法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对象,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通常是要与一定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也就是与研究内容有一致性的问题。在一种具体方法使用的过程中,研究者既要对研究方法的“性能”有充分的认识,也要对研究内容特点有

所把握,以避免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相排斥。对描写翻译研究方法的探讨不能脱离描写翻译的研究目的和内容进行,否则就成了“坐而论道”和“纸上谈兵”。描写译学的研究目的是要定量分析翻译92FLCJ

an. 2011Vol.8 No

.

1 (General Serial No.39)

过程并最终解释翻译现象,它试图探讨翻译的起因以及翻译在社会上所发挥的作用。具体来讲,描写译学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翻译产品研究(product-oriented),其出发点是译作文本,包括对个别译本的描写,或是对同一原作的不同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这样的描写为较大型的翻译文集提供了研究素材,如在特定时期、特定语言或是特定对话模式中的翻译研究;同时译本比较可以是历时的,也可以是共时的,既可以是不同时期的译本比较,也可以是同一时期的译本比较。与之相适用的研究方法有:语料库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文献计量法。(2)翻译功能研究(function-oriented),研究译作在目的语社会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其侧重点在语境而不是文本。与之相适用的研究方法有语篇分析法。(3)翻译过程研究(process-oriented),关注翻译的过程,即翻译行为本身,其中涉及译者的所思所想对翻译所起的影响。与之相适用的研究方法有:访谈法,有声思维法。我们将描写翻译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架加以描述(图1):

在描写翻译研究的方法体系中,各种具体研究方法既有各自的侧重,又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例如访谈法尽管归入翻译过程研究,但同样可用于翻译产品研究中的个案研究,而个案研究收集资料的过程可使用访谈、观察、问卷调查、测验等方法。研究方法分类的交叉性和具体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也反映了描写翻译研究方法体系不同程度的既分化又综合的发展趋势,描写翻译研究越是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其研究方法也就越趋组合化和综合化。描写翻译研究是容许各种研究方法和平共处、相辅相成的一种研究策略。它将微观上的每一种在一定规范指导下进行的翻译研究仅仅看做一种翻译研究,它坚信各种翻译研究方法之间是和平共处的关系(林克难,2008:91)。

5 描写翻译研究具体方法评析

对描写翻译研究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帮助翻译研究者对描写翻译研究方法有比较系统、清晰的认识,在从事翻译研究时

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使研究更加科学、更具价值。

5.1 语料库法

语料库翻译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方法。语料库翻译研究方法以现实的翻译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的统计与分析方法,客观地描述翻译活动本身的规律,从而为描写性翻译理论的构建提供演绎的前提,并为翻译实践的发展提供经验性的指导,是一种可信度高的数据研究。语料库法运用在翻译研究中在某种程度上、一定的范围内弥补了自省方法过于主观的不足之处,使得翻译研究既有定性分析的简洁性,又有定量分析的可靠性,既有自省式的思考,又有实证性的考证,将翻译研究引领到了一个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新境界。“这种典型的‘数据驱动’型研究自下而上,从具体数据推导出理论结论,不仅顺应了信息时代的大潮,而且和目前盛行的描写性翻译研究的提法相应和,标志着翻译研究方法从规定走向描述”(赵巍,

图1 描写翻译研究方法体系翻译功能研究方法翻译产品研究方法翻译过程研究方法语篇分析法文献计量法语料库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

访谈法有声思维法

描写翻译研究方法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