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投资银行的风险防范
❖ 令人吃惊的是,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此事 竟无人察觉。美国《新闻周刊》称这“简直 是不可思议的事”。直至这年7月 13日,井 口写信给大和银行行长藤田彬,才使此事真 相大白。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井口在信中称 他坦白此事是由于“折腾了11年,太累了”。
❖ 大和银行创于1918年,现有资金量24.3万亿 日元,位居日本商业银行的第 13位。论历史 可谓悠久,论实力可谓雄厚,论经验也可谓 丰富。但这次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与其历 史、实力和经验都是不相称的。根据一般的 金融常识,业务和管理应由两人分做,以便 相互监督。
❖ 现年44岁的井口俊英曾就读于美国密苏里州 立大学。1976年,他通过考试进入大和银行 纽约分行。8年后,分行开始派他专门从事美 国债券的买卖业务。但是由于他看错了行情, 一出手就亏了20万美元。他一不报告上司, 二不在帐面上反映这个损失,只是想将来捞 回来就是了。
❖ 他动用客户储存的债券进行投机,但结果总是亏多 盈少。他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终于陷进了从事 债券交易最忌讳的“高买低卖”的泥沼中。就这样, 他在从1984年开始的11年中,进行了3万多次帐外 交易,平均每天损失 40万美元。为了隐瞒损失,他 竟然伪造帐目。这年7月,在大和银行纽约分行的 帐本上,债券保有额为 46亿美元,但实际上只 有 35亿。
❖ 在斯塔门森的“帮助”下,西特伦利用奥兰 治县总值74亿美元的投资,又从不同的证券 公司借贷了另外130亿美元,买入短期的高 信用级别债券。这些债券的回报是和利率变 化相关联的。与大多数金融衍生产品一样, 这些债券的设计相当复杂,在奥兰治县能理 解这种金融产品的人不多,甚至连西特伦本 人也未必能理解。
第十一章 投资银行的 风险防范
第一节 投资银行的 风险概述
一、投资银行风险的层次和类型
❖ 第一层次风险: ❖ 1、流动性风险:是指投资银行的流动性比率
过低,其财务结构缺乏流动性、由于金融产 品不能变现和头寸紧张,使银行无力偿还债 务形成的风险。 ❖ 1998年香港百富勒集团的倒闭 ❖ 2、资本风险:资本充足性风险。
❖ 9月26日,总部设在大阪的日本大和银行行 长藤田彬宣布,由于驻纽约分行雇员井口俊 英从1984年开始在帐外买卖美国债券,使该 行蒙受了1100亿日元(约合11亿美元)的巨额 损失。长期以来,日本经济界和国际金融界 由于巨额坏帐问题,已经对日本金融系统的 稳定性颇有疑虑。这个消息传开后,人们的 心里又罩上了一 层阴影。
❖ 第二层次风险:(经营风险)
❖ 1、市场风险。美国奥兰治县的破产。
❖ 在1994年,美国加州奥兰治县也曾面临政府 破产的命运,其原因本质上与冰岛并无不同, 同样是过高的财务杠杆导致投资损失被无限 放大,以至于自身无法承受。
❖ 在把自己所在的县弄破产之前,罗伯 特·西特伦在奥兰治县的财务官位置上已经待 了24年了。他看上去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美国 人。他一生都住在这个加州县城里,这是美 国最富庶的地方之一,旅游指南描述这里是 “最像电影、最像故事、最像梦”的地方。
❖ 2、信用风险:是合同一方不履行义务的可能 性。
❖ 3、法律风险:交易一方不能对另一方履行合 约的可能性。
❖ 4、操作风险:是指因交易或管理系统操作不 当而引致损失的风险。
❖ 1995年巴林银行、大和银行。
❖ 1995年3月7日英国巴林银行破产。无独有 偶,9月26日,日本大和银行宣布因纽约分 行雇员帐外买卖美国债券,使该行的11亿美 元付诸东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巴林事 件的日本版,它又再次警示人们:加强金融 监督机制是何等重要
❖ 但是,井口一人不但从事债券的买卖,同时 兼任债券的管理。也就是说,债券买卖的记 录和银行债券余额的记录都在他一人手中, 这就给他欺上瞒下、投机交易、伪造帐目开 了方便之门。造成这种非常识性管理的原因, 是因为纽约分行的行长对井口的盲目宠信。
❖ 日本企业的驻外机构一般不大信任外籍雇员, 于是,为数不多的日本雇员就成了依靠对象。 自井口到纽约分行工作以来,分行长换了7任, 平均每3年一换。这种客观情况,也使分行长 格外倚重井口这样的“老资格”。这就不难 解释为什么井口在今年1月,还以“能力强, 工作成绩突出”而被提拔为副分行长级干部 了。
❖ 西特伦管理着这个县74亿美元的基金,这些 钱中包括县政府发行市政债券筹集的巨额资 金、县公共机构和镇政府的行政资金、退休 金及公积金等等。西特伦的任务就是让这些 钱保值增值。
❖
❖ 十几年前,他在这个职位上干得并不差, 1990年代初,基金的投资收益率达到了9%, 西特伦也成为美国最出名的地方财务官。在 当时,像他这样手握大把钞票的阔佬不受华 尔街的关注几乎是不可能的。美林证券的债 券经纪人迈克·斯塔门森盯上了他。两人一拍 即合,双方业务往来日渐频繁,直至共同制 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县级财政悲剧。
❖ 如果说西特伦显然必须为这样的损失负 责——他最终被判刑一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么,在这起 悲剧中,华尔街投行美林证券的角色也并不 光彩。美林承认1993和1994两年为奥兰治 县买卖金融产品的佣金收入为6240万美元, 不过奥兰治县坚持这一数字要高得多。美林 还承认斯塔门森在这两年的收入为430万美 元。
❖ 华尔街投行的手段在这一事件中体现得淋漓 尽致:设计出尽可能复杂的金融产品,通过 巧舌如簧的经纪人卖给那些“傻有钱”的客 户,告诉他们这是又稳妥又高效的赚钱方式, 然后坐收巨额佣金
❖ 但简单地说,西特伦的投资组合赢利的前提 是市场利率趋于下降,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 率,并且长短期利率间的差额不变甚至扩大。 但不幸的是,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与他的预 计正好相反,在高杠杆的作用下,投资出现 了巨大的亏损。
❖ 1994年12月1日,奥兰治县公布了74亿财 政基金面临16.9亿美元亏损的事实,为了防 止因暂时的不能支付而导致债权人沽售资产 和抵押品,以取得缓冲时间筹集资金以解决 债务的偿还问题,奥兰治县及其财政基金向 圣地安那联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