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防管理中信息化建设

人防管理中信息化建设

人防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探讨
摘要:人防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
容,在和平时期人防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抗灾救灾,战争来临时
人防主要用来掩蔽人员和物资,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
时消除空袭后果。人防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人防部门的
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快速有效的组织指挥系统,保障国家和人民生
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实现人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人防 管理 信息化 建设
在我国人防工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
挥、医疗救护等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
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
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和平时期人防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抗灾
救灾,战争来临时人防主要用来掩蔽人员和物资,保护人民群众的
生命财产安全,及时消除空袭后果。人防的一切行动,都赖于信息
的高效获取、传递和使用。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信息支持,诸多的防
空袭行动都无济于事,就无法实现人民防空快速反应能力。人防管
理实现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人防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快速
有效的组织指挥系统,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目前我国人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1.网络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目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干扰器配备不齐,有的虽然配备抗干扰
器,但常处于不开机状态,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多数网络系统仍
然采用的防火墙、杀毒软件等一般性防护措施。这些措施只能提供
网络的安全性,不能保证网络的绝对安全,难以防范网络内部的攻
击和病毒的侵犯。不能防止从lan 内部的攻击,若是内部的人和外
部的人联合起来,即使防火墙再强,也是没有优势的。它甚至不能
保护你免受所有那些它能检测到的攻击。
2. 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缺乏
目前人防信息化保障的组织管理体制还不适应高技术战争发展
要求。县、区及乡镇人防机构不健全,对组织本区域人防信息化建
设和管理的职能较弱;重要经济目标单位人防职能弱化,人防信息
保障的组织机构、保障措施和手段运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实战要
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掌握和认识不足,技术和思想
均有不足。
3.总体来说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人防地理信息数据库(gis)建设还不完善,信息引入受阻,
信息资料采集和数据资料录入很少。由于办公网和指挥网没有配套
建设,不能充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不能满足办公与指挥自动化的
需要,反应能力低,不能满足应急作战的需要。
二、完善和加强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1 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研究
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加强网络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网络
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
法使用和访问。它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访问控
制涉及的技术比较广,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目录级
控制以及属性控制等多种手段。二是应用密码技术。应用密码技术
是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密码手段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基于
密码的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是当前保证信息完整性的最主要方法
之一,密码技术主要包括古典密码体制、单钥密码体制、公钥密码
体制、数字签名以及密钥管理。
2.2.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的程度
加强网络化硬件、软件建设,利用现有设备,加快更新换代步
伐,软硬并重。建立统一的人防信息数据库体系,抓好信息资源的
收集、整理和编入,强化信息资源在人防系统内的使用,提高信息
化整体水平。强化人防信息的内、外宣传,依托省人防办公网,建
立内部计算机网络,实现部分计算机与政务信息网、上级人防主管
部门指挥网联网,实现与省人防办、市、县人防办之间数据的互传
和网页浏览,保证实时、安全、保密和不问段断地传递信息。在网
络信息建设中,提供开放式平台,将各版块分解到各科室,实时发
布相关信息,保证网站信息的更新频率。
2.3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加强对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管理体制,尤其是对于一些市县级城市,
必须加强对人防管理的组织和领导,其次是,制定科学的人防信息
化人才培养计划,利用多种渠道来引进计算机网络开发与维护、软
件应用开发、通信等专业人才,并完善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留住
这些人才,与此同时加强对现有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有计划地分
派单位的工作人员到一些高校进修,鼓励干部职工自学或参加函授
教育的方式,提高业务水平。加大科技练兵、岗位练兵力度,定期
对信息化站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推进人防信息化建设的速度。
2.4加大对人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人防信息化的资金保证是系统建设的基本条件,对于人防信息
化建设项目,要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各地人防经费中应规定适当比
例投入人防信息化建设。为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信息化建设实施
应仿照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建立审批制度,避免重
复投资和浪费。在适当增加国家预算的同时,应注意拓宽投资渠道,
采用单位自筹和引进社会资金方式,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通过挖
掘信息资源利用价值,换取外界资金投入。
三、基于gis的人防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
(1)系统设计的目标
满足现代人防工程管理的需要,在 gis 形象化的图形界面上能
给使用人员提供形象、直观、简捷的人防工程数据管理方法,并能
使用 gis 的分析功能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设计方案如下图:
(2)运用该系统可实现的功能分析
①运用该系统可得到人防工程设施的覆盖情况,在人防工程管
理信息系统中, 一方面利用 gis 的拓扑分析功能,通过道路或其
他的居民点,在一定范围显示规定范围内的所有人防工程点;另一
方面,可以将人防工程统一划算为”标准工程”并计算出关心区域
内工程的总容纳能力。
②在发生空袭的情况下,可快速组织人员和物资就地就近隐藏,
隐蔽设施的选择是依托在隐蔽路线选择的基础之上,它是将所有设
施点的隐蔽路线作出比较之后,才作出隐蔽设施的选择。隐蔽路线
的选择就是最佳路径的选择。而最佳路径算法实质上是一种最短路
径的算法。 在最佳路径分析过程中,道路中心线的长度作为主要
的参数,根据不同道路的路面情况,把每段路赋予权重。 最佳路
径分析就是求解最小,其计算公式如下:
③该系统可实现三维空间分析
由于人防空间分布的特殊性, 仅凭平面图难以直观地理解它们
的位置和相互关系,为此,系统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人防工程信
息系统管理中, 根据人防地下空间的三维坐标和相关工程等属性
信息,虚拟地下人防设施分布现状,自动生成真实的三维渲染场景
来表现人防设施分布及其相互位置关系。 并能够在这一场景中自
由变换观察角度。 能沿着人防设施相关路线的飞行,实现对地下
人防设施的可视化管理。
总结,本系统采用mis 与 gis 集成技术成功实现了人防工程信
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在此基础上还实现了人防工程信息管理所急
需的一些分析功能,系统简单实用、功能强大,达到了良好的预期
效果。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