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舞蹈是一种经过提炼、加工、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表演艺术,它能够表现人的
思想、情感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矛盾。在舞蹈的众多组成部分当中, 民间
舞蹈是最具典型性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以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 丰
富淳朴的表现内容, 活跃在人民的生产生活当中,是世界各民族的祖先们在数千
年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深入了解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百科全书”,
是一种可视的、运动着的、非物质的“活的文物”,是一种“人类活态文化财产”。
当今,传承与发展民族民间舞蹈传统文化,已成为了世界各国政府与文化艺术界
的共识。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遗产,合理的拓展和创新,才能推动民间
舞蹈文化的全面发展和更大繁荣。
在远古时期,舞蹈便作为一种肢体语言存在。随着历史的发展,民间舞蹈已
不仅仅局限于巫术活动和对神崇敬的表达。而在内涵里,民间舞蹈作为文化积淀
的传承手段,其自身的层面有了本质的飞跃。因此,民间舞的传承性成为中国民
间舞蹈发展基本特征之一。民间舞是在一种群体化的自我审美中来完成传承文化
的过程。它从最初的个体感情抒发,演绎成群众集体创作的成果,又从最初的田
间地头式的劳动讴歌发展成为一种自我娱乐,并在娱乐中接受传统文化及民族精
神的陶冶,因此群众性和娱乐性就必然构成了民间舞蹈发展的另一基本特征。民
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植根于民族,昌盛于时代。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性。下面我们一起深入研究如何传
承民族民间舞蹈这个问题。
舞蹈教学是舞蹈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舞蹈教学是一种口传身授的教学
方式,它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动作的统一,传授给学生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在民
间舞蹈的教学中掌握民间舞蹈的形态非常重要,但更重要和最困难的是认识和理
解这些形态背后的文化内涵,应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从民间舞蹈文化切入,找到其
深邃的内涵,这是支撑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最主要的源泉。因此,给学生一个立
体的知识结构,使民间舞蹈教学的传承不仅停留在肢体语言表达的层面上,而且
要从文化的深层次上进行文化背景的拓展,来增加学生的舞蹈文化底蕴,来更深
层次的认识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让她们了解民族文化、民族背景、民族信仰、
民族习惯,使学生整体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精华,让学生不仅知道动作怎样做,
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体现一种什么寓意。让学生将技术性与知识性有
机地结合起来,使舞蹈形态在舞蹈文化的支撑下更有内涵,更富表现力。
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不仅要通过口传身授来传承中国民族民间舞,还需要通
过大自然给予更多的原生态的素材,因此“采风”也是舞蹈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
点。“采风”是民族民间舞中最直接、最自然的保留和传承民间舞蹈的方式,它
通过舞蹈者亲自深入各民族地区,来体验民族风情,少数民族人们会亲自传教她
们土生土长、原汁原味、最具特色的舞蹈,传授一些少数民族具有传奇色彩的神
话,这些都是最直接的、最清晰的得到少数民族的天然素材和最淳朴的所谓原汁
原味的“原生态”舞蹈。这对舞蹈元素的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在看来,
我国许多大专本科院校已经忽略了这样一种舞蹈教学方式。他们只是单一重复着
舞蹈最基本的训练,这样的单一的重复使舞者的思维狭窄,没有更好的想象力与
创新思维,反而使舞蹈变得更为单板。不要忘了舞蹈来自于生活,如果没有亲身
体验生活,哪来的五彩斑斓的舞蹈动作和内容丰富的舞蹈作品,一部作品中即使
有再高超的技巧也掩盖不了作品的空虚,更不必提舞蹈事业的发展与传承,只有
真实地体验了生活,多角度的观察和审视生活,这样的作品才能给人更多的激情
与启迪。但大专本科院校美术系的学生会有这样的机会,学校让学生出去写生,
让学生融入大自然,体会大自然和感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美景,这样会给学生
更多的灵感、素材和想象,从而得到创新,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以上只是的民间舞蹈传承只是对于学习舞蹈的艺术生而言,但是这类艺术生
只占世界人口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大部分的非艺术生来说,就要有针对性的方法
去传承民族民间舞蹈。
这样就通过民间舞文化的美育教育,使学生更加热爱美,懂得民间舞美之所
在,让民间舞拥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经过对各种民间舞的学习,潜移默化着
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品质和对美的敏锐感悟力,从而净化心灵,
提高个人修养与素质。
民间舞文化以美育为最高原则,形式并不重要,技术动作的学习也不是最重
要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舞蹈美,体
验舞蹈美,领悟民间舞蹈的精髓。普及民间舞文化对学生良好体态的养成有很重
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使学生身体协调,还更能促进身心共同发展,气韵相通,以
神带形,神形并茂。普及民间舞文化能够在两种气质上深刻地影响学生:一是民
族气质。让学生在学习某种具体民间舞蹈的同时,接受那一民族的文化熏陶;二
是自身气质。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在表演中加强自身的
信心。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形成自然美的体态,并与美的心态相结合,让自己
的气质更文雅,更富活力与魅力。
民间舞蹈文化代代相传,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自身而日臻完
善,世界文化的频繁交流,民族舞蹈艺术也面临着一个如何在坚持与发展优秀的
民族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问题。这就要
求我们的舞蹈艺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节奏一起跳动,我们舞蹈工作者要与当
代社会生活,与当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我们的舞蹈作品要要深刻鲜
明地表现人们现代化的思想、愿望和审美追求,只有这样民间舞蹈的精髓才能得
到了充分的发掘和发展。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它贯穿了几千年漫漫的时光,不
断发展变化并影响着其他的艺术形式。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着罕见的生命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正是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使得民间舞经受住
了考验,生生不息。没有一门艺术可以像民间舞那样,能够最直接、最生动、最
富感染力,也是最直观地表现该民族人民的性格、气概、气质、生活方式、本质
精神、物质文化、生存状态乃至宗教信仰等等一切。民族民间舞在世界的美学史
上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已成为世界文化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我
们要重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永葆这一文化载体的生生不息灿烂美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