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新闻的新闻事实与叙事方式

电视新闻的新闻事实与叙事方式

口 郭新文 电视新闻的新闻事实与叙事方式 HUNDRED SCH0OLS IN ARTS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8—0340—03 

电视新闻的新闻事实与叙事方式 郭新文 (江苏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江苏南京210036) 

摘要i新闻叙事作为“表述形式”、“叙述形式”的一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视 新闻作为一种典型的电视节目形态,在新闻事实与叙事方式之间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电视艺术;叙事学;新闻事实;叙事方式;故事化;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News Fact and its Narrative Manner of TV News GU0 Xin—wen 

用事实说话仍然是电视新闻的核心原则,电视新闻特有 的表现手段只是作为一种叙事载体(形式、手段),复制、刻画、 摹写现实,以表现其对“社会真实”的忠诚。从叙事学角度来 说,新闻话语是对新近与正在发生的事实的叙述,它拥有标准 的叙事组件——新闻事实与叙述。大众传媒时代,新闻作为 “最普遍、人们接触得最多的一种叙述方式” ,正夜以继日地 为人们提供着外部世界瞬息万变的信息。电视新闻的叙事策 略来源于文学叙事与电影艺术的探索,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 电视新闻叙事模式不断调整的动力,本文试从新闻事实与叙 事方式的角度,来浅论电视新闻兼具真实与美感的本质。 一、电视新闻的叙事学研究 叙事学,通俗的说就是讲述故事,是研究表述方式的一种 学问。叙事学(Narratology)源于法文中的“叙述学”(narratolo— g)r),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 学)构成的。七卷本的《大拉霍斯法语词典》是这样解释“叙 述学”一词的:“人们有时用它来指称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科 学研究”。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该词所下的定义则是: “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现代 汉语词典》中把“叙述”定义为: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或 说出来。罗吉・福勒认为:“指详细叙述一系列事实或事件并 确定和安排它们之间的关系”,但“一般而言,该术语只用于虚 构作品、古代史诗、传奇和现代长、短篇小说”。② 叙事学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越出了文学叙事的框框, 其基本观念和方法为越来越多的领域所运用,开始成为人文 社科领域影响颇大、运用广泛的一门学科。 20世纪70年代,国际学术界将叙事学引入到电影研究领 域。电影叙事学是以“叙事电影”为研究文本,在设定叙述者 和接受者的矛盾的基础上,探讨叙事电影中的叙述者与接受 者、时间与空间、故事与情节、视点与结构等叙事问题。但早 期的传统观念认为,只有文学作品和故事片当中才存有叙事, 而以忠实反映事件真相为基础的新闻节目中,则很难或根本 没有叙事。但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的报道方式也 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20世纪6O年代在西方社会出现了新 新闻主义,用小说的笔法写新闻故事。力主冲破传统新闻报 道观念和写作手法,在报道方式上融合小说的创造想象力及 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强调写作的风格及描述的品质。 电视是20世纪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但随着电视文化 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异军突起,学者们开始关注电视媒介中是 否也蕴含着叙事。电视理论家科兹洛夫指出在当今美国社会 里,电视已成为最主要的故事叙述者。“大多数的电视节 目——情景喜剧、动作系列片、卡通片、肥皂剧、小型系列片、 供电视播放而制作的影片等等,都是叙述性文本”,而且“在很 大程度上叙述结构就像是座大门或一只格栅,即使是非叙述 性的电视节目也必须穿其而过。” 国内亦有学者指出,现今的 中国电视节目弥散出一派浓厚的“故事”氤氲,电视新闻节目 

作者简介:郭新文(1973一 ),男,汉,山东临沂人,江苏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341 I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11年第8期总第123期 在寻找新闻背后的故事,“故事”不仅坐上了电视新闻创作领 域的醒目席位,而且成为其市场化攻城掠地的有效手段。当 代电视新闻因其高效快捷地为人们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的新闻 故事而成为了叙事研究的绝佳范本。电视新闻是对新闻时空 元素进行声画复制与拼贴的媒介形态,正是在其叙事时空的 流畅性安排中彰显出电视新闻的内在价值。 二、电视新闻的叙事特点 影音是构成电视叙事的重要元素,也是表现主体,原则上 是对现实真实的不加整理的复制。但现实是平淡的,并不是 每天都有新闻。因此,电视新闻并不是现实在时间流上的刻 版摹写,而是经过对新闻事件(非事件新闻在发展趋势上也是 事件)在时空上的重新整理。主持人播报、记者现场报道、新 闻人物的同期声是事件的叙述角度,构成不同言语努力,成为 图像流的旁白和补充。因而电视的叙事没有体现叙述主体, 图像才是叙述主体,人的言语是对图像的解读,满足受众观看 电视新闻的思考惰性。 所有新闻的努力,都在不断打破时空的界限,缩小新闻与 受众的距离。电视新闻采用现场直播的形式,强调新闻的发 生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如汶川地震、日本海啸等事件虽 远在千里之外,电视新闻在极短时间里对现实的报道,使我们 也体验到死难在顷刻间的震憾。电视新闻用其“图像流”突破 了平面媒体在语言与静观图片上的表现局限,把我们拖到残 酷的现实面前:沉静的死者、痛苦的伤者、焦虑与恐慌的受难 者。让我们体验到这是真实的,真实得好像我们置身其中。 三、电视新闻的叙事方式 1.挖掘故事的叙事 从国外新闻发展的现状来看,一向讲究客观公正的电视 新闻节目已经实现了向故事的转变,新闻报道重视新闻事件 的故事性,突出事件的冲突和矛盾。近几年,国内电视新闻界 也吹来了一股“新闻故事化”的清新之风,在内容上贴近百姓 现实生活,在叙事方式上采用讲新闻故事的手段。 美国叙事学家西摩尔・查特曼较早注意到了底本和述本 的这种二元结构,将它们分别命名为故事(story)和话语(dis— course)。查特曼的定义是前者是“什么”,后者是“如何”。作 为对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叙述与建构的产 物,新闻无疑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包括事件、行为者和场 景三个基本元素。在电视新闻中,这三个元素以声、画的形式 表现出来,因此,故事的描述呈现为画面与画面的组合,画面 与声音的组合,新闻事实在不改变要素真实的前提下成为经 记者重新加工后的产物,因而又涉及到故事的顺序安排、叙事 的节奏、故事的叙事频率、内容的建构和评论等多种因素。 例如在民生电视新闻中,比较常见的叙述方法是倒叙,即 把事件结果放到最前面,在追溯原始真相的过程中又不断设 置悬念,在紧张的节奏中一步步揭开事实的真相。这一叙事 结构显然与事件的发生过程是完全颠倒的,但通过情景再现 和利用蒙太奇控制节奏等手法营造了一种现场、真实、紧迫 感,反而让人觉得这种顺序安排更为合理。 HUNDRED SCHO0LS IN ARTS 口 叙事学中的“故事”是指一种稳定的内容,它可以从一种 媒介转移到另一种媒介,从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转移 的过程不会破坏故事自身的稳定性,故事对于受众来说不是 直接可以接受的,只能透过文本所展示的情节来把握。 如今一些调查性电视新闻为了讲好一个故事,除了构建 好故事本身的内容外,还注意回顾和借用相关素材的链接,比 如添加新闻背景资料、历史图片或历史素材等,然后像搭积木 

一样对这些素材进行整合,从整体上设计故事的内容建构,使 故事讲得精彩,吸引观众。而评论性栏目除了讲好主体故事 外,还围绕故事的核心进行评论,或借助新闻中的人物及相关 人物针对事件发表看法和意见,甚至必要的时候电视记者直 接对新闻事件发表看法和意见,更加强化故事的内蕴与涵义。 总之,电视新闻里的“故事”,就是充分运用事件、行为者、 场景等基本成分,确立合适的顺序,把握叙事的节奏和频率, 对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重组、编排的结果。这种故事化在 新闻观念上由传者本位转向受者本位,用老百姓的语言传达 群众的真情实感,新闻通过故事走进了受众的内心世界,让广 大受众产生谐振与共鸣,最终达到无障碍传播的理想境界。 2.建构现场的叙事 较之以文字为载体的报刊新闻,电视新闻有其独特的叙 述方式。作为一种影像媒介,电视新闻借助画面、声音等多种 表现元素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同步记录报道,营造出强烈的 现场感。从而使“事件”与“叙事”之间的距离完全消失,惟有 新闻的“真实”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如果说电视新闻是一种 “逼真的复制”,那么它复制的则是现实生活中一段业已流逝 的时空,并用电视的二维平面再现了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 透过电视画面,观众能身临其境般地感知新闻事发的时空元 素。可以说,电视新闻以“眼见为实”的方式将新闻报道的时 空状语推向了极致,从而创造和释放了图像叙事的威力与作 用。这也迫使报刊新闻叙事不得不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并 追求叙事的“文图结合”与版式的视觉效果。但是,电视新闻 的“眼见为实”也往往让人们误以为其报道是“纯客观”的。 叙事学家认为,一个完整的叙事文本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 个是故事,内容或一连串事件(行为、事件)加上我们可以称之 为存在的东西(人物、环境);另一个是话语,即表达,使内容得 以传达的手段。简单地说,故事就是叙事描述什么,话语则是 如何去描述。” 可见,作为叙事本文的电视新闻依然是话语的 建构。题材的选择,镜头的选取,画面的组接、声音的安排处 理,节目的编排方式等等加工无不使电视新闻沉浸在“建构” 的氤氲里,建构性成了电视新闻叙事的另一特性。这正如西 方学者所说:“媒介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它所处理的任何事物。” 3.控制节奏的叙事 节奏本来是音乐上的一个术语,它表示一种连续而又有 间歇的运动。受众对于平淡无奇的内容是容易疲倦的,要在 叙事中通过速率和强弱的变化来形成起伏变幻的节奏。以人 物为主的叙事,人物命运中的悲欢离合本身就是一种节奏,应 该让它们凸显,让受众的情绪节奏紧跟着人物命运的节奏;以 事件为主的叙事,事件发展进程本身也是有节奏的,有时候风 平浪静,有时候却狂风骤雨,这种形势缓急的强弱和快慢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