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 PPT课件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 PPT课件


管理体系方法——过程方法
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何一项或一组活动可 视为一个过程。
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相互关联和 相互作用的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 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 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 方法”。
管理体系方法——过程管理
服务提供商负责建立SMS 国家负责在SSP下认可和监管服务提供商的SMS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 )特征
本质——管理体系 目的——安全绩效 核心——风险管理 驱动——数据信息 方法——系统管理 基础——安全文化
策划和建立SMS的两个“踏板”
系统描述 ——理解系统,识别系统内的问题
SMS的安全绩效
是SMS运行的结果与成效的综合评价
以安全绩效指标(值)和安全绩效目标(值)表示 可测量 由国家和航空组织商定后确定,并通过SMS实施,
以实现持续安全改进的目的。
安全绩效指标值
➢ 在提供非精确进近服务的各机 场每1000次着陆运行中发生 10次不稳定进近
➢ 2010年全年,每100万次运行 发生0.8次A类和B类跑道侵入
用系统方法实施管理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体系加以看待、理解 和管理,以提高组织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侧重研究若干个过程乃至过程网络组成的体系, 以及体系运作如何有效和高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通过优化和协调运作过程,实现组织的优化。
管理体系方法 —— PDCA循环管理
P—策划:根据要求,建
运行偏差 运行偏差
管理策略——干预层级及工具
安全管理层级
基准性能
危险
预测
主动
被动
被动
FDA 直接观察系统
ASR 调查 审核
高效
非常有效
理想的管理层级
ASR
事故和事
MOR
orga件n报iz告ation
有效
无效
“Practical
drift”
管理安全 —— 思路与模式的变化
传统——基于规章 ➢ 航空系统通常按照设计规范(基准性能)运作 ➢ 遵守规章,保证系统的基准性能来保证安全(基于规章) ➢ 注重结果(轻视日常运作中的偏差)
第一个超安全的行业系统
10-3 10-5 10-7
脆弱系统 (1920’s -1970’s) ➢个人风险管理和强化培训 ➢事故调查
安全系统 (1970’s – mid 1990’s) ➢技术和规章 ➢事故征候调查
每百万次运行 灾难性故障少于1次
超安全系统 (90年代中期至今) ➢SMS ➢运行数据的日常收集与分析
✓ 管理模式——事故调查
改进——基于绩效 ➢ 航空系统通常不按照设计规范运作(运行性能导致实际
偏离) ➢ 不断监控系统的实时运作(基于绩效) ➢ 注重过程
✓ 管理模式——过程控制
安全管理的基础构件
1. 高层管理者对安全管理的承诺 2. 有效的安全报告机制 3. 通过系统对日常运行中产生的与安全相关数据的收集、
➢ 每100万次运行发生15起停机 坪外来物损坏事件
安全绩效目标值
➢ 在三年中,将提供非精确进近 服务的各机场每1000次着陆运 行中发生不稳定进近的次数减 少50%
➢ 2012年之前,将A类和B类跑 道侵入降低到每100万次运行 不超过0.5次
➢ 至2013年1月,将每100万次 运行中停机坪外来物损坏事件 降至8起

最大
系统产出
最小
国际民航组织关于SMS的要求
附件1,6(第I部分、第III部分),8,11,13和 14 要求:
各国应建立国家安全纲要(SSP),以使航空运营达 到可接受的安全水平(ALoS)。
作为SSP的一部分,各国应要求培训机构、航空经营 者、维修组织、航空器设计/制造者、空中交通服务 提供者和验证合格的机场经营者实施国家认可的安 全管理体系(SMS),以实现和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过程管理应涵盖所有部门的主要过程 过程管理的目的在于确保组织目标和规划的落实 应用过程方法对过程进行管理,其优点是对诸过程的
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 用进行连续的控制 过程管理应具有适应内外部环境和因素变化的敏捷性, 既具有快速反应能力 应基于PDCA对过程实施管理
管理体系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
课程介绍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背景
第二部分 基本概念与原理 第三部分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
参考材料: ICAO Doc 9859 安全管理手册 2009年——第二版
第一部分 背景
安全管理思维的演变 航空组织持续发展的管理需要 ICAO的要求 CAAC的行动
《国家航空安全纲要(SSP)》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总体
实施方案》 相关SMS建设的规章和AC或实施指南 行业SMS审核管理 ……
第二部分 基本概念与原理
基本概念 安全管理 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机理
第二部分 基本概念与原理
一、基本概念
安全 危险与风险 事故起因 组织事故 系统/体系
ICAO SMS 要素——安全风险管理
2.1 – 危险识别 了解危险 识别危险 分析危险 记录危险
了解危险——危险的分类
自然类 技术类 经济类
自然危险举例
恶劣天气或气候事件 不利天气条件
地球物理学事件 地理条件 环境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
技术危险举例
涉及如下缺陷:
航空器及其构件、系 统、子系统和相关设 备
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D—实施:实施过程
AP
C—检查:根据方针、目
标和要求,对过程和产
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 报告结果
C
D
A—采取措施,以持续改 进过程业绩

第三部分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 (SMS)
概论 构成及要素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 )概念
管理安全的一种系统方法,包括必要的组织结构、 责任、政策和程序。
第二部分 基本概念与原理
三、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机理
管理体系的属性 管理体系的运行机理 管理体系方法
管理体系的概念
管理体系的定义(ISO9000-3.2.3)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管理体系的属性 ● 总体性
● 关联性 ● 目的性 ● 有序性 ● 动态性
管理体系的运行机理
基于过程的管理体系 应用系统方法的管理体系 “PDCA”循环的管理体系 以实现目标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是组织的核心业务过程 安全管理与其他核心业务过程处于同等层次,
具有同等重要性 ——资源配置的均衡性
组织的决策管理
管理平衡
Resources
Resources
Protection
Production
决策管理——系统产出与安全风险

事故
事故征候
系统的生产目标
违规区域 异常违规区域
风险
安全 区域
安全的概念
一种状态,即通过持续的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管理 过程,将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降至并保持在可 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
(——ICAO DOC 9859 Second Edition-2009)
安全是个相对的概念 安全和风险相关 系统中的内在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危险和风险的概念
危险—— 可能引起人员伤害、设备或建筑损 坏、财产损失或履行规定职责的能力降低的 条件或物体
安全思维的演变
TECHNICAL FACTORS HUMAN FACTORS
TODAY
1950s
ORGANIZATIONAL FACTORS
1970s
1990s
2000s
航空运行系统
系统 设计
运行 展开
基准性能
• 运行性能与偏差
• 风险伴随运行

实际偏差
安全管理的定位
安全管理是航空组织通过提供服务完成其商 业目标的众多组织过程中的一个过程
分析和共享的持续监测机制
4. 调查安全突发事件,目的是为了识别系统的安全缺陷
而非追究责任
5. 通过积极的安全信息沟通,共享安全经验教训 6. 针对操作人员的综合安全培训 7. 有效执行标准操作程序 (SOPs) 8. 持续改进整体安全水平
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
覆盖所有运行 侧重过程,明确区分过程和结果 以数据为驱动力 连续监控 文件化 持续改进 基于战略性的规划而非零星举措
Source: Dedale
SHEL(L) 模型
S HL L
E
❖ S:软件 ❖ H:硬件 ❖ E:环境 ❖ L:工作场所中的

❖ L:其他人员
系统性能的概念
系统 设计
运行 展开
基准性能
实际偏差
第二部分 基本概念与原理
策略 方法 构件 特征
二、安全管理
管理安全——操控偏差
基准性能
组织
实际偏离
什么时间做? ➢ 任何时间(连续的日常活动) ➢ 特定情况发生时
SSP 和 SMS
安全
目的: 安全 风险 管理
国家航空 安全纲要
(SSP)
▪认可 ▪符合性监督
生产
▪基于绩效的监督
目的: 安全 风险 管理
航空组织的安 全管理体系 (SMS)
▪安全保证
提供服务
目的: 实现生 产目标 和顾客 满意
Services provider
State
CAAC关于SMS的要求
后果 —— 危险源的潜在结果
风险 —— 对危险源在最坏状况下的后果可能 发生的几率和严重性的评价
事故起因的概念——Reason模型
组织
工作场所 人
防护机制
事故
Source: James Reas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