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李德股前外侧皮瓣
•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5年5月第31卷第3期
• MRA、CTA与DSA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前应用的对 比研究
• 对45例欲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患者,按术前影像 学检查方法不同分为3组:CT血管造影组、数字减 影血管造影组、磁共振血管造影组,每组各15例。 术前影像学评价旋股外侧动脉的类型、降支起源, 测量降支管径;与术中实际观察、测量值进行对比, 并且记录股前外侧皮瓣手术成功率与术后并发症发 生情况。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5年2月第38卷第1期
• 术前不同定位方法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应 用的对比分析。
• 探讨术前不同定位方法对旋股外侧动脉穿 支穿出阔筋膜的穿出点定位的优点和缺点 以及各种方法的符合率,为股前外侧皮瓣 设计和切取提供依据。分别应用手持式多 普勒(HHD)、彩色多普勒超声(CDS)、多层螺 旋CT血管造影(MDCTA)、CDS和MDCTA联合 定位。
• 3、感染性皮肤软组织缺损,股前侧外侧皮瓣血供 丰富,皮瓣面积大,组织量充足,适用于感染创面, 尤其是慢性、大面积感染创面的修复。
• 4、组织器官再造,如阴茎再造,阴道再造,眼窝 再造和舌再造,颌面部等部位再造重建。
• 5、超薄移植修复组织缺损,股前外侧皮瓣也可修 剪皮下组织而制成超薄皮瓣,以穿支为中心,把直 径3cm以外的皮下脂肪和深筋膜修除,保留真皮下 血管网,即制成带轴心血管的超薄皮瓣,可用于颈、 肩、手掌、足背等部位缺损的修复,皮瓣移植后外 形和功能恢复较为满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献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年12月第36卷第6期, 报道: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桥式交叉供血修复下 肢软组织缺损。
• 皮桥制备:以健侧小腿内侧胫后动脉发出的皮 支血管为蒂,按照设计切取皮瓣,将健侧胫后 动、静脉及大隐静脉向远端多游离出2~3 cm, 将胫后动脉远端血管阻断后足部血运良好后切 断,皮瓣缝成管状,包裹血管蒂,供区中厚皮 片植皮加压包扎,将切取的股前外侧皮瓣断蒂 后置于受区覆盖创面,将游离皮瓣血管蒂与皮 桥内的胫后动、静脉及大隐静脉相吻合。
• 逆行岛状皮瓣:用多普勒现测出第一肌皮 动脉浅出点和膝上外侧动脉的起始点,皮
瓣尽可能向下设计,并使第一肌皮动脉穿
支点设计在皮瓣中央,皮瓣的旋转点位于 髌骨外上缘上5-6cm,皮瓣逆行反转可达膝 下10cm。
• 病例一:温某某,男,15岁,车祸致右胫 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并软组织缺损。
• 病例二 :赵某某,男,52岁,机器绞伤致 右手皮肤缺损
• 患者于2010年因摔伤至右小腿开放性骨折, 在我院住院治疗,曾行骨皮瓣修复,2014 年开始右小腿下段出现窦道渗出,保守治 疗至今,于2017年9月5日行手术治疗。
• 病例六:
• 赵某某,男,42岁,车祸致左小腿开放性 骨折。
• 2017年11月20日因车祸致左小腿开放性骨 折,多次手术治疗,左小腿大面积皮肤及 肌肉坏死、缺损,左胫骨上段骨质坏死, 行清创术后,左小腿上段前侧大面积骨质 肌肉皮肤缺损,于2018年1月16日行皮瓣手 术治疗。
• 6、负重及感觉要求部位组织缺损,可以修复足底, 足跟,手掌等负重或感觉恢复要求较高部位的缺损, 使皮瓣耐磨。
• 7、特殊部位的皮肤组织缺损,如头部缺损的修复, 可利用阔筋膜修复帽状腱膜等。
• 8、联合应用,股前外侧皮瓣和髂骨瓣或腓骨瓣联 合移植可用于下颌、颊部全层缺损的修复等。
皮瓣设计
• 患者取平卧位,自髂前上棘至髌骨外上缘做一 连线(髂髌线),在连线中点附近使用多普勒 先测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第一肌皮动脉 浅出皮肤点的位置,多数在以髂髌线中点为圆 点,3cm为半径的范围内,外下象限居多。设 计皮瓣时使此点落于皮瓣的上1/3部中央附近, 再以髂髌线为轴根据缺损部分的形状和面积, 标出皮瓣边界:上界可达阔筋膜张肌的远端, 下界至髌骨上7cm,内侧达股直肌内侧缘,外 侧至股外侧肌间隔或者稍大。
股前外侧皮瓣应用汇总
手外显微骨三科 李德
• 股前外侧皮瓣是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 管蒂的前外侧皮瓣,1984年徐达传首次报 道股前外侧皮瓣解剖学研究,随后罗立生、 宋业光分别介绍皮瓣的临床应用。
• 该皮瓣应用广泛,应用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如岛状股前外侧皮瓣,股前外侧肌皮瓣, 逆行股前外侧皮瓣或筋膜瓣,股前外侧超 薄皮瓣,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等,可带蒂转 移,也可游离移植。
• 股神经的股外侧肌支伴行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外上方。降支 大约在髂髌线中点上方,于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分为内侧支 和外侧支。内侧支继续下行滋养邻近肌肉。外侧支向外下行滋 养股外侧肌和股前外侧部皮肤。降支在肌间隙中可作为皮瓣血 管蒂长度为8-12cm,在发出第一个股外侧肌皮动脉穿支上方约 10cm处,是血管截断和吻接的常用部位。此处降支的外径平均 2.1mm(1.1~2.8mm)。从降支再发出若干肌皮动脉,这些肌皮 动脉穿出深筋膜后,分为升支和降支,走行于深筋膜浅面,然 后再发出分支至皮肤。
入院时外形照片
术前照片
• 病例三:
• 张某某,男,48岁,喷漆伤致左手感染术 后虎口挛缩畸形。
• 病例四:
• 谢某某,男,52岁,砸伤致右膝关节开放 性脱位,右膝关节外侧软组织缺失,瘢痕 形成。
• 病例五:
• 李某某,男,44岁,右小腿开放性损伤皮 瓣修复术后骨外露。
适应症
• 该皮瓣被广泛应用于全身各部位的修复,适应症非 常宽广,被称为之“万能皮瓣”。
• 1、大面积皮肤组织缺损,因创伤,肿瘤切除,瘢 痕松解等所致大面积皮肤组织缺损均可采用股前外 侧皮瓣修复。
• 2、深层组织缺损和洞穿性缺损,股前外侧皮瓣皮 下脂肪厚,又可携带阔筋膜及部分股外侧肌,皮瓣 厚度有事可达1.5cm~2cm。颌面部洞穿性缺损也常 采用。
优点
1、供皮隐蔽,皮瓣面积大。 2、皮瓣血管蒂较恒定,血管蒂长,管径粗。 3、皮瓣切取后,不影响肢体功能。 4、可根据需要可制成筋膜瓣、肌皮瓣或岛状
瓣。 5、若包含股外侧皮神经可制成感觉皮瓣。 6、仰卧位可取。
应用解剖
• 旋股外侧动脉自股深动脉发出后很快分为升支、横支、降支。 其中降支最粗,行程最长。降支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行向 外下方,其体表投影为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髂髌线)连线 中点与腹股韧带中点做一连线,这连线的下2/3段即为降支的体 表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