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李珉高校图书馆中的现代化服务职能
HUNDRED SCHO0LS IN ARTS
文章编号:1003—9104(2010)08-0086一O2 86
高校图书馆中的现代化服务职能
李珉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图书馆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工具,其服务职能和教育职能是随着现代化科技水 平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现代化图书馆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传统图书馆的计算机化,在
本质上讲其服务职能和教育职能仍然是存在着的,其k.-现方式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有了新的 变化,我国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种电子技术工具和服务手段,为读者高效、方便
地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服务职能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具体实现,是数字图书馆能够最大发 挥自己作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服务职能;现代化;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Modern Service Fun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LI Min
我国传统的图书馆经历了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建设、规模、建馆理念还
是在对图书馆本身的认识上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上世纪 八十年代是我国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我国当代图书
馆的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在这个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1988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武汉市举办
的高校图书馆履行教育职能经验交流会上,国家教委教材和 图书情报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马樟根给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的内涵及其特点下了定义,他认为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的内涵,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配合培养“四有”人才的总体目标 的教育职能,其任务是进行大学专门人才所具备的文化知识
素质、思想修养的综合性教育,阅读、思维、研究能力的培养和 文明行为习惯的熏陶;第二是配合教育、教学具体目标的教育
职能,其任务是配合学校各专业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和 专业教学工作;第三是旨在培养学生利用文献资源的能力和
方法的特定的教育职能,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文献学知识,具
备检索利用文献的实际能力。图书馆教育职能的特点是:(1) 以文献资料为主要手段的服务性。(2)范围、层次、形式的开 放性和多样性。(3)以读者为主体的引导性。近二十年来,我 国高校图书馆在这个基本的定位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 的进步。其服务职能的内涵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方面。
一、图书流动方面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量是很多的,使图书真正的流通起来
是实现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方式,为了适应日益增多的在校学 生和日渐增多的阅读要求,高校图书馆在图书流通方面进行
了创新,主要体现为开架大超市化和布局和服务更加人性化。 大开架的主要优势是使开架图书的数量大大增加,我国很多
高校的图书馆有的采取通层开架的做法,满足了读者量大的 现状。人性化布局主要体现在常用书籍和专用书籍分开的布 局原则藏书,有的图书馆还设置了读者意见簿等方式,有的图
书馆准备了借书板,这些都大大地方便了读者。另外对图书 馆的工作人员进行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的培训也彰显着人性
化的色彩。近十年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最大的变化就是利
用计算机网络加强了图书管理员与广大读者的交流和沟通, 图书管理员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向读者推荐新书、预约借书、发 表意见和建议等,有的图书馆还实行了挂牌服务等,都进一步
作者简介:李珉(1969一 ),女,汉,山东聊城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加强了与读者的交流。
二、文献传递方面 87 l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10年第8期总第117期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无论是在质
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这 主要是得益于电话、传真、计算机网络等通讯方式和静电复印 技术在广大图书馆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二是具有超链接功能
的、使用起来方便的网络化二次文献检索激发了读者对一次 文献的需求;三是国外先进的文献传递系统被介绍和引进国
内等等这些因素的推动下,才致使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传 递服务水平和质量有了飞速发展。
三、信息咨询方面
传统的图书馆咨询方式主要有提供书本式工具书、口头 释疑、查新、定题服务、馆与馆之间的互借、光盘数据库的检索
等等几种主要方式,随着近几年各高校在图书馆的建设上加 大投入,各种高科技尖端技术设备逐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图书馆在优化上述几项咨询服务的同时,较明显的变化表现 在: (1)通过引进国外光盘数据库和大型网络数据库,逐渐在 校园网上发布,为广大读者提供服务,具体的服务方式通过三
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建立镜像服务器,提供数据库访问。 二是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三是只向出版商购买数据库,自
行开发检索系统。因为新型的网络数据库通常界面友好,操 作比其他更简单,读者往往不需要有专业人员具体指导,自助
性较强,因此受到读者的极大欢迎。有的学校还把数据库资 源进行整合、重组,进行跨库的整理,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方便。
(2)积极运行补救系统。咨询服务系统中的补救功能开 始得到重视,以往的咨询服务一般情况下都是一次性的,当读
者针对阅读事宜提出疑义时,图书管理人员和咨询员大多尽 力去解决,如果当时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实在解决不了,就向读
者解释原委,以后图书管理人员和咨询员很少再过问此事,这
样也往往会使读者得不到希望的结果,给读者带来极大地不 便。而咨询服务系统中的补救功能可以在一次咨询中不能解 决读者的问题和困难时,会将问题和困难以及读者的联系方
式记录下来,整合力量,对问题进一步研究、查询,直到最后给 读者一个满意的答复。一般情况下,服务补救系统多应用于
企业,日前一些高校图书馆已经引入服务补救思想,正在开始 着手研发服务补救系统。 (3)建立网络虚拟呼叫中心。咨询服务大多数情况下都
是在开馆时进行的,在闭馆时读者如果遇到问题便没有向图
书管理员或咨询员咨询的渠道,并且常规咨询遇到的问题重 复率很大,图书管理员每次都回答,不但会造成精力人力时间 上的浪费,而且难免会出现差错。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图书馆
应用信息技术,采取了很多种方式来替代图书馆员的人工回 HUNDRED SCHOOLS IN AR rS 口
答,具体表现为一是在图书馆主页上设置读者常遇到的问题
栏目,将读者经常遇到的问题逐一解答,读者在借阅事宜过程 中如遇到这类问题,就可以通过这里进行咨询,使问题得到解 决。二是建立虚拟咨询台,读者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等网络方 式提出疑问,电脑会在问题数据库中搜寻和自动查找,最终找 到问题的答案,如果仍然满足不了读者的要求,图书馆员再进 行补充。三是建立呼叫中心,就是设置电话信号台,将电脑系
统自动回答和人工回答相结合,来共同处理读者遇到的问题。 这些方式在图书馆闭馆以后还可以继续起作用,它是对常规
咨询服务在时间上的延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前两种方 式已经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得到广泛地使用,由此将来图书
馆咨询服务的主流是以科技代替人工,由台前走向幕后,整合 多种公共资源,以读者的要求为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对读者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方面
当今是个高度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进行着,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信息素质的内涵扩大了,信息素 质教育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种教育方式的创新主要体现
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发可供读者自学方便的网络课件,国内高 校为读者开设的如“计算机检索模拟教室”、“电子资源检索与
利用”等等这些课程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打破了传统的课堂
灌输模式,使读者很快就掌握了如何查询与借阅的程序,收到 了读者的欢迎。二是加强了读者演示教育,用很短的时间演
示并引导读者去学习信息检索知识,这样不但节省了人力物 力,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同样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五、结语
一个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程度是评价一个高校信息基础
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高校信息建设基础的核心。因此,高 校图书馆建设的状况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高校信息基础设
施的水平,反映出一个高校的信息化水平和读者在信息、知 识、发展状况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差距。图书馆现代化是一个
综合性的目标,是图书馆各项业务和管理工作全面发展和提 高的总体目标,文献资源建设的系统化,文献加工程序的标准
化,服务工作的信息化是其显著的体现。只有将其服务职能 实现计算机、数据库、通讯三位一体化,才能使图书馆真正发
挥出自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文.数字图书馆:原理与技术实现[M].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0. [2]胡昌平.信息服务与用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3]胡建平.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范式转变[J].情报杂志,
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