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

产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


杭州农业科技 2006 年第 3 期
·37 ·
表 2 不同药剂防治小菜蛾的持效期
处 理
0. 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5 %锐劲特 5 %抑太保 40 %毒死蜱 清水对照
稀释 倍数
4000 1500 1500 600
减退率
( %) 86. 66 39. 52 31. 58 22. 11 + 126. 72
饲料 ———恢复投料 ,在 5 %产蛋率之前 ,可以使 用碎谷粒饲料 ,以后换成产蛋料 。
3 判断强制换羽成功与否的指标
(1) 从强制换羽开始处理到 50 %的产蛋率间隔 时间 ,蛋鸡一般 40~50d ,肉种鸡 60~70d ;
(2) 50 %产蛋率时 ,若死亡率在 5 %以下 ,属于 正常的 ;
药后 6d
校正防
LSR
效 ( %) 0. 05 0. 01
94. 48
a
A74.Biblioteka 99bB68. 38
b
B
66. 68
b
B
注 :表中数字均为 3 次重复平均值 ,每重复查 0. 25m2 。
减退率
( %) 73. 34 18. 5 13. 7 - 10. 19 + 161. 59
药后 9d
校正防
LSR
公鸡 ———第 1~3d 停水 、断料第 4d 给水投料 ,蛋 用种公鸡投 90g/ 只·日 ,直到最高 120~130g/ 只·日 ; 肉用种公鸡 120g/ 只·日 ,直到最高 135~140g/ 只·日 。 最初开始增料时在饲料 (专用公鸡料或产蛋前期料) 中拌入鱼肝油 0. 5 毫升/ 只·日 。
4 结束语
强制换羽的效果随品种 、季节 、鸡龄 、鸡舍环境 条件不同而不同 ,必须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 ,做出 正确判断 ,灵活实施 !
·34 ·
杭州农业科技 2006 年第 3 期
产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
楼立峰1 徐红辉2 徐美娟3
(1. 杭州市农科院畜牧研究所 310024 ;2. 龙游县康绿养鸡场 324401 ;3. 余杭区畜牧兽医局 311100)
母鸡 (商品蛋鸡 、蛋用种鸡及肉用种鸡) 经过一 个产蛋年 (一般 68~72 周) 后 ,就会出现自然换羽的 生理现象 ,换羽时间长达 4 个月 ,这期间因卵巢机能 减退 ,引起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造成休产 。饲养自 然休产的母鸡是极不经济的 ,生产上一个产蛋年结 束后 ,国内一般整群淘汰 ,而美国 30 %的蛋鸡 、日本 40 %的蛋鸡实施强制换羽 。采用强制换羽技术可以 延长鸡的利用期限 ,节约培育费用 ,争取时间 。目前 实施强制换羽技术 ,已经上升为回避经营风险的一 种技术手段来应用 。
所谓强制换羽是指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 素 ,造成强应激 ,引起鸡的器官和系统发生特有的形 态和机能的变化 ,具体表现为 :体重下降 、停止产蛋 、 羽毛脱落及更新 ,然后恢复产蛋 ,可再利用 4~5 个 月时间 ,甚至更长时间 。这里介绍的是饥饿法强制 换羽技术 。
1 饥饿法强制换羽原理
对产蛋母鸡采取断料 、断水 、停止补光等人为应 激刺激后 ,尽管脑下垂体促黄体素 (LH) 分泌有所增 加 ,但血浆中促黄体素量却减少到产蛋时的 50 % , 从而导致来自卵巢的作用于卵泡的雌激素分泌量减 少 ;血浆中的雌二醇也减少 50 % ,甲状腺机能下降 。 共同作用的结果 :母鸡体重不断减轻 ,卵泡萎缩 ,引 发休产 、换羽 。生殖器官是按体重减轻的比例萎缩 的 ,普遍认为断料终止时间 :体重比断料前减轻大约 30 % ,死亡率 3~4 % ;之后随着恢复喂料 、光照不断 增加 ,母鸡促黄体素和雌二醇分泌量也急剧恢复 ,生 殖器官迅速发育 ,达到母鸡短时间内恢复产蛋的目 的。
2 饥饿法强制换羽阶段要点
2. 1 准备阶段 季节 ———强换时间江南尽量避开酷暑 ,北方应
避开严冬 。 年龄 ———商品蛋鸡 、蛋种鸡的母鸡在 68~72 周
龄进行 ;肉用种鸡的母鸡在 64~68 周龄进行 ;过早 、
过晚效果都不好 。 健康 ———进行人工强制换羽的鸡以未经自然换
羽 ,体重在该鸡群的平均体重 ±15 %以内的健康 、高 产鸡群的鸡只为佳 。这种鸡群在整个换羽期间和第 二个产蛋期死淘率低 ,平均产蛋率高 ,产蛋高峰维持 时间长 。产蛋性能不好的鸡群强制换羽后的产蛋性 能也不高 ,因而要选择产蛋率高的鸡群 ,淘汰低产 鸡。
恢复 投 料 ———减 重 25 ~ 30 % , 死 亡 率 控 制 在 3 %以下时 ,恢复投料 ,第 1 、2d 投料蛋鸡45g/ 只·日 , 之后渐渐自由采食 ;肉种鸡第 1 、2d 投料 60g/ 只·日 , 一周后每天投 90g/ 只·日 ,再一周末投料提高到 110g/ 只·日 ,下周投 120 克/ 只·日 ,再下周 130g/ 只·日 ,以后 随着产蛋率的提高增加投料量 ;注意 :第 3d 增加投 料量时 ,有必要分上下午两次投喂 ,以免出现噎食现 象。
调整鸡群 ———将鸡群中过肥 、过瘦 、病 、弱 、残鸡 淘汰 ,体重过低 ,脂肪沉积少 ,因承受不了换羽期间 巨大的应激而死亡 ,进入恢复期后体能恢复较慢 ,开 产晚 ,产蛋高峰推迟 ,产蛋率也不理想 ;体重过大的 鸡 ,脂肪沉积过多 ,换羽期体重下降不够 ,换羽不彻 底 。另外将已经自然换羽的鸡挑出来 ,它们不参加 强换 。
免疫 、驱虫 ———鸡群调整后应根据鸡群状况 ,及 时进行新城疫活疫苗滴眼 、传染性支气管炎 ( H52) 疫苗饮水 、鸡痘疫苗刺种 。疫苗接种后进行一次驱 虫 (每公斤体重 20 毫克盐酸左旋咪唑) 。
清粪 、消毒 ———清理鸡粪 ,用 0. 02 %百毒杀进 行带鸡消毒 。严禁换羽鸡舍以外人员进入 ,本鸡舍 的工作人员必须消毒后进入 。
(上接第 34 页) 每天增加 0. 5h 光照 ,至 16~17h 光 照。
补钙 ———开始断料后 ,鸡不会立刻停止下蛋的 , 为了减少软壳和破壳鸡蛋 ,应按 2kg/ 100 只鸡的量 添加 ,在食槽里添加贝壳粉 。
死亡率 ———在减重 25~30 %范围内死亡率控 制在 3 %以下 。
人工拔羽 ———建议断料最后 1d ,人工拔掉最外 两只主翼羽毛 ,可以提早完成换羽过程 。
效 ( %) 0. 05 0. 01
89. 81
71. 22
b
B
67. 01
b
B
57. 88
b
B
2. 2 持效期考查 药后 6d ,调查表明 0. 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
盐校正效果为 94. 48 % ,持效表现突出 。5 %锐劲特 、 5 %抑太保 、40 %毒死蜱校正效果为 74. 99 %、68. 38 %、 66. 68 % ,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水平 ,三者与0. 5 %甲氨 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达显著性差异水平 。
药后 9d ,0. 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校正效 果为 89. 8 l % ,5 %锐劲特 、5 %抑太保 、40 %毒死蜱校 正效果为 71. 22 %、67. 01 %、57. 88 % ,三者间无显著性 差异水平 ,三者与 0. 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达
显著性差异水平 ,见表 2。
(3) 第二个产蛋周期平均产蛋率为第一个产蛋 周期平均产蛋率蛋鸡 70~90 %、肉种鸡 70 ~80 % 时 ,即达到了换羽的目的 ;
(4) 强制换羽过程中 ,注意观察换羽顺序 ,是不 是按照颈部 、腹部 、主 、副主翼羽 、尾羽的顺序进行 的 ,换羽成功与否要看主翼羽更换情况 ,在 50 %产 蛋率时观察鸡只主翼羽 ———如果有五个主翼羽更换 了 ,说明强制换羽成功了 ;主翼羽更换少于五个 ,说 明换羽不完全 。
3 小结
(1) 0. 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理小菜蛾 具有一定的速效性和较长的持效期 ,防效好 ,可广泛 用于蔬菜小菜蛾的防治 。
(2) 5 %锐劲特具有一定的速效性 ,但持效期短 , 为了避免小菜蛾产生抗性 ,延缓药剂寿命 ,生产上建 议 0. 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 5 %锐劲特药 剂交替使用 。
光照 ———断料开始前 7d ,采用 24h 光照 。 称重 ———断料开始的前 1d ,在鸡舍中不同的上 中下层鸡笼 ,各选 5 只笼子 ,大约包含 30 只鸡 ,在上 面做记号 ,并逐只称重 ,计算出平均体重 ,记录数据 。 2. 2 强制换羽操作阶段 断水 ———在开始断料的前 2~3d 实施断水 ,断 水对母鸡会产生非常大的应激 。蛋鸡 、蛋种鸡 (母) 断水 2~3d ,肉种鸡 (母) 断水 3~4d ,之后恢复自由 饮水 。 断料 ———蛋鸡 、蛋种鸡 (母) 断料 8~12d ; 大型 肉种鸡 (母) 断料 18~25d ; 称重 ———每天在固定时间 ,对做记号的鸡进行 称重 ,与断料前的体重相比较 ,直至减重 25~30 %。 光照 ———断料期间密闭舍保持 8h 光照 ;开放鸡 舍自然光照 ,不补光 。恢复投料后 , (下转第 37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