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教学工作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要提高质量必须靠管
理,教学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它由多个要素构成,要发挥教
学的整体功能也要靠管理。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对教和
学的众多环节实行控制,取得效益还要靠管理。管理是一门
科学,要想搞好教学管理,必须认真探索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之路,几年来我们在教学管理的科学化道路上进行探索和实
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管理方法,它
们概括起来有四条:一是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二是
以规范化为内容实行制度化管理;三是健全检查、评价、激
励机制,实行效率管理;四是以民主和科研为手段实行科学
管理。
一、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
在教学管理中必须树立质量中心观念和全面管理观念,因为
提高质量是教学管理的目的,也是教学管理追求的目标,还
是检验教学管理效果的标准,所以质量应该成为管理的中
心。而质量的提高又必须通过全面管理来实现。质量是教学
各项工作的综合效果的表现,离开了全面的管理,就不可能
有质量的提高。因此,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应该成为
教学管理的一大原则。
什么叫全项管理?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系统的两大要素,
教和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基本方面,教学质量由教的质量和
学的质量决定,因此,全面管理就是既要抓教的管理,又要
抓学的管理,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教的管理
决定教的质量的因素有三方面,即教师素质(包括思想素
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教学环节质量和教学研究。所以,
我们在教的管理上就紧紧抓住了教师素质提高,教学环节和
教研工作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素质提高。重点学校的教师队伍应该具有深
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业 务功,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现代教
学的理论修养,并且应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为了
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做了三方面的努力,一是抓中青年教师
的业务进修和继续教育,以便更新知识提高素养,使他们的
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都上一个新台阶,以适应现代化教学高
要求的需要。我们特别重视骨干教师的外出考察和参加高层
次的研讨交流活动。我们认为这是培养高水平教师的重要途
径。二是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
教育理论贫乏,教育思想陈旧是我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
题,也是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理论的
再学习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我们把教育理论的学习规定
为教研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指定学习书目,安排时间,
并制定了检查措施。为了推动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还请教育科研部门专家开设系列讲座,举行专题研讨,
集中解决一些教育思想的突出问题。另外还请各方面的人士
来校传递科技方面、改革开放方面、教学改革方面国内外的
各种信息,活跃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促进了
思想观念的更新。三是开展教学经验总结活动。对实践经验
进行总结是自我提高的重要方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总
结是提高的途径。因此,我们把总结规定为教学工作的一个
环节,把每人每学年撰写一篇论文作为制度贯彻执行,并把
论文作为教师教学成果的组成部分,认真评选、奖励并记入
本人的教学档案,同教学成绩一样成为教师职务评定、评选
和提干的依据。对教师队伍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教学环节的管理。教学诸环节的管理中我们突
出了课堂教学的环节。对课堂效益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能
力和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来自教学的研讨活
动,通过研讨深化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探讨共同问题的解决,
探索旧的教学方法 的改革,开辟新的教学途径。而举行各
种公开课是开展这种研讨和探索的极好形式。通过几年的实
践我校逐渐形成了系列公开课的制度。这些公开课按档次、
目的和内容形式的不同分为三类。一类叫观摩课,这是最高
层次的公开课,请高水平的教师担任,在全校范围内举行。
目的和作用有三:一是展示特色,鼓励创造特色;二是展示
教改成果,推动教学改革;三是树立典型,指导教学。这类
课每学期文、理科各举行一次。另一类叫研究课。由教研组
安排,推荐本学科专题研究承担者或由较高水平的教师担
任,目的是开展专题研究或成为本学科存在问题的解决进行
探索。这类课在教研组范 围举行,每学期2-3次。对这类
课要求是,要选择有价值的课题,对课堂教学要进行集体设
计,课后对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三类叫试验课。这
类课在备课组内举行,每学期每人一课,目的是实现课堂教
学研究的群众化,把全体教师都吸引到教学改革的研究中
来。这三个层次的公开课均实行一课一研讨的办法,就是每
次公开课后要有不同形式的研讨会。这样就形成了每学期的
公开课系列和研讨系列,每学期全校仅校级和学科级的公开
课就有20多个,要举办20多次研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