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诚实信用原则及其在民法中的体现

论诚实信用原则及其在民法中的体现

论诚实信用原则及其在民法中的体现
摘要:诚实信用,从一个人类活动的基本道德准则上升为具有强制力的法律原则,在民法领域中被得到充分的体现,被称为“帝王条款”、“最高行为准则”。

它贯穿于我国民法的始终,体现在我国民法的各个领域之中。

关键词:诚实信用民法帝王条款最高行为准则
一、诚实信用原则概述
1、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
《布莱克法律词典》解释:“诚实信用即是怀有善意、诚实、公开、忠诚没有欺骗或欺诈,具有真实、实际,没有假装或伪装”。

江平先生认为:“不能仅从语义方面去理解,应该联系它的立法目的去理解。

诚实信用原则的立法目的,在于反对一切非道德的,不正当的行为,维护商品经济和市民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和安全”。

1台湾学者史尚宽认为:“一切法律关系都应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按照正义衡平的原则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它们的具体社会公正,法律关系的内容及实现的方法,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具体情况不同而不同,法律或者合同的当事人很难一一预见从而加以规定或者约定,因此,对方当事人有可能基于自私而利用这些漏洞,牺牲他方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决断案情不应该是机械的或者形式的,而应该从道义衡平的原则出发,站在立法者的角度决定这些关系,这就是诚实信用的要求”。

2梁彗星先生认为:“诚实信用原则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准则,他要求一切市场参加者符合于诚实商人的道德标准,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目的是在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实现平衡,并维持市场秩序”。

3徐国栋先生认为:“诚信原则就是立法者实现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与社会“三方”利益平衡的要求,目的在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三方利益平衡是这一原则的结果,当事人以诚实,善意的态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法官根据公平正义进行创造性的司法活动是达到这一结果的手段”。

4
2、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
第一,道德保障功能。

我国战国思想家墨翟曾言:“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英国作家德莱赛认为:“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而古罗马政治家西赛罗亦说:“没有诚实何来尊严?”可见,诚实信用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可和极高的推崇。

自从罗马法中“诚信契约”概念提出以来,诚实信用原则从道德准则的范畴上升到了法律原则领域,使得其同时具备道德调整和法律规范的双重作用。

道德上的诚实信用为法律提供了依据,而民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为道德提供了保障。

第二,能动补充功能。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属于强行性规范;同时作为“框架概念”的典型代表,其又属于弹性规则。

从强行性规范的角度出发,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要服从于诚实信用原则,即当事人不可约定排除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

即使当事人双方未对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做约定,当事人在履行约定义务的同时,也必须遵守这一强制性补充规范。

从弹性规则的角度出发,诚实信用作为法律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具体应用时,就需要法官运用自由裁量权对其进行个案分析。

法律的固有局限性,使得在没有法律规定或者法律规定存在瑕疵的情况下,为了实现个案正义,法官要依靠诚实信用原则来行使其自由裁量权,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

第三,利益平衡功能。

诚实信用原则有利于平衡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进行民事活动时,要在不损害他人、社会、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诚实守信,不进行任何欺诈行为。

在他人、社会、国家和自身利益的互相关系中,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二、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
1、各国民法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
作为整个民法领域的“帝王条款”,诚实信用原则在各国民法中都做出了规定,如法国民法典第1131条:“契约应以善意履行之”;德国民法典第242条:“债务人必须依照诚实信用,并照交易习惯,履行其给付”;日本民法典第1条第2款:“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应格守诚实信用”;瑞士民法典第2条:“无论何人行使权利何履行义务,均应以诚实信用为之我”;我国台湾民法第219条:“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依诚实及信用的方法”;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2、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法中的体现
诚实信用原则最为“最高行为准则”贯穿于我国民法的始终,体现在我国民法的各个领域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商标法》第7条规定:“申请注册和使用商标,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民事诉讼法》第13条第1款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这些法律条文都明确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还有许多条文虽未明确规定,但都体现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

这些条文共同构筑了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法体系中的要求。

1江平,《民法学》,67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史尚宽,《债法总论》319页,荣泰书馆1978年版。

3梁彗星,《民法总论》44页,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79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