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脘痛辨证施护浅析

胃脘痛辨证施护浅析

光明中医2010年9月第25卷第9期 CJGMCM September 2010.Vol 25.9 ‘1737· 
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 黎春梅,刘跃军.三黄石榴汤保留灌肠治疗2种结肠炎的观察及 
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12:30. 
[2]徐新华,b文江.石全东预防清洁灌肠时肛管堵塞法[J].护理研 

究,2000,14(5):218. 
[3] 孙成全.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J].河南中医,2003,23 
86.87. 
(本文校对:赵庆华收稿日期:2010—02—26) 

胃脘痛辨证施护浅析 
马雪晶 辽宁大连市中医医院(大连116013) 
关键词:胃脘痛;辨证施护;中医护理学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0.09.133 文章编号:1003—8914(2010)一09—1737-01 

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 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 发生疼痛为主的病证。临床工作中对胃脘痛病人除实 施一般护理外,还采用辨证施护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 效果,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1 一般护理 1.1 饮食护理饮食以清淡、质软少渣易消化的食物 为宜,坚持以少量多餐为原则,戒烟酒、浓茶、咖啡,忌 辛辣、肥甘、冷硬之品。 1.2情志护理 由于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患者 易产生焦虑或急躁心理,应多劝慰、开导病人,介绍成 功病例,使其保持乐观情绪,气血条达,增强治愈疾病 的信心。 1.3用药护理 中汤药一般宜温服,注意观察用药后 有无腹泻及过敏反应发生。 1.4病情观察 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 诱发因素及与寒热、饮食的关系;注意呕吐物和大便的 颜色、性状及伴随症状。胃痛突然加剧或全腹硬满而 疼痛拒按;出现呕血或黑便;面色苍白、冷汗时出、四肢 厥冷、烦躁不安 血压下降,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 1.5病室环境保持适宜的湿温度,环境宜清静。 2 辨证施护 2.1寒邪客胃 症见:胃痛暴作,畏寒喜暖,得温则痛 减,遇寒则痛剧,口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浮紧。护 理:室温宜温暖,可以热水袋热敷上腹部。饮食宜细 软、温热;可用鲜生姜煎汤加红糖适量热服。 2.2饮食停滞 症见:胃脘疼痛,胀满拒按,暖腐吞 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 脉滑。护理:生活规律,起居正常,保持大便通畅.可试 用探吐法,使患者将积食吐出,胃痛有可能缓解。适当 控制饮食,待疼痛缓解后,先予清淡流食或半流食,逐 渐增加食量;可用炒莱菔子10g,入粳米适量煮粥服 
食;亦可食用理气消食之品,如萝b、山楂等。 
2.3肝气犯胃 症见:胃脘胀闷,脘痛连胁,暖气频 
繁,大便不畅,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舌苔薄白,脉 
弦。护理:消除患者郁怒烦恼,保持心情舒畅,悲伤、发 
怒时切不可进食。不宜食土豆,红薯之类易致肠道胀 
气的食品,可食萝b,柑橘等行气开胃之品,亦可用橙 
皮lOg,生姜6g,水煎服,每日I~2次。 
2.4肝胃郁热 症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心烦易 
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护理:保 
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宜设置花草、盆景等。保持心 
情舒畅,使肝气条达。胃脘痛时可用苏叶、肉桂、陈皮, 
泡水代茶饮。 
2.5 胃阴亏虚症见:胃痛隐隐,似饥而不欲食,口燥 
咽干,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护理: 
室内宜偏凉润,背阴、清净;不宜做热敷或药熨等温热 
疗法。饮食忌辛辣、煎炸食物,可食用润燥生津之品, 
如梨、藕、甘蔗、百合、菠萝、牛奶、甲鱼等,注意多吃水果 
蔬菜。大便干燥可服用蜂蜜,以养胃润肠通便。 
2.6脾胃虚寒 症见: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 
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受凉后发作或加重。神疲纳 
差,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护理:本 
症患者遇寒则发,故应特别注意保暖,室温宜偏高,向 
阳。胃脘部可热敷或遵医嘱隔姜灸。饮食宜温热,可 
食用鸡蛋、鸡肉、羊肉、大枣等。 
3 结果 
对胃脘痛病人,除做好一般护理外,更应重视辨证 
施护,分析致病原因,不同证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使疾病很快得到控制,促使患 
者早日康复。 
(本文校对:黄友娟收稿日期:2010—03—1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