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化学》项目化教学改革初探

《有机化学》项目化教学改革初探

《有机化学》项目化教学改革初探
一、课程性质
有机化学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炼油技术专业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在学习无机分析化学的基础上学习各种有机物。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了解学科领域的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灵活动用、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从事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炼油技术等方向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培养目标
目标体系
总体目标:认识有机物—命名、写结构式,理解结构。

理解物理性质。

掌握化学性质。

了解有机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能进行合成、定性、定量等实验操作一系列工作,培养实验技能,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上岗能力,并为化学检验工中级工和高级工的考试做好准备。

具体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掌握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简单的结构理论,能运用所学知识初步认识简单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了解与生产生活有关的有机物的性质、来源及用途。

(4)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熟练基本操作技能
职业能力目标
(1)能够对有机物进行区别和分类。

(2)能正确书写有机物的名称和结构式。

(3)能运用有机物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初步判断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及应用。

(4)会测定有机物常见的几个物理性质并利用物理性质鉴别和分离有机物及其他物质。

(5)能够根据所学化学性质,合成一些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并能提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分离、提纯的方法。

(6)能够进行一般的合成、定性、定量等实验操作
职业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2.本课程目标在学生专业培养方案中所起的作用
《有机化学》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炼油技术专业等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

通过系统地讲授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相互转变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和有机化学实验的训练,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了解学科领域的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灵活动用、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
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从事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炼油技术等方向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教学对象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机化工生产技术、炼油技术专业一年级学生。

二、以前的课程情况
1.名称:有机化学
2.内容:已整和。

3.教法:讲授
4.教学效果:还可以。

5.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参与意识差一些,动手能力欠缺。

三、课改的思路
i就业及岗位分析
•行业
•石油化工企业(中石油,中石化)
•化工企业(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类
•医药类
•岗位
•操作工(内操、外操)
•班长
•运转工程师(成长岗位)
ii设计理念:
1、以必须、够用为度选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选择上本着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

(1)淡化反应机理,强化与实际的联系;
(2)一条主线贯穿实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

实用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庞大,需要精选教学内容。

即把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反应规律-反应活性),作为贯穿实用有机化学教学的主线,围绕主线精讲各章有机化合物结构与的性质关系。

2、项目化教学:根据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结合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项目及学校的具体条件,合理开发设计训练项目,以项目为主线展开教学,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以训练项目为载体,在完成每一个训练项目中让学生获取经验性知识,并渗透理论知识的教学,在完成数个任务以后,以所学理论知识、技能完成整个综合训练项目和拓展项目,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

4、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围绕训练项目组织,理论知识作为能力培养的补充;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采用分组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专题研究等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实训项目,进行真实的职业训练,形成教、学、做一体化。

5、职业技能考证培训与授课内容相结合:将岗位资格考证的内容同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增强学生上岗就业的竞争能力。

6、强化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按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
iii具体设计安排:
2.设计教学过程
课程教学过程设计指导思想:
课程引入(每章通过案例或小实验引入有机化合物每个项目的认识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给出每次课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以两个学时为单位进行设计)----给出任务----讲解----训练(完成第二环节给出的任务,同时设计新的训练题目)-----归纳总结-----布置作业(并给出下一个任务)。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以项目教学为主体,辅以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化的课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尽量将课堂直接放在实验室,对一些基本规律采用边讲边做的授课方式,使学生能直观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多媒体演示及实验现象的观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讲练结合。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达到培养和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第一课“认识有机物”中授课过程如下:
[1]导入新课:由多媒体展示相关案例和图片引入,并组织学生讨论:
1、谈一谈有机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何关系?
2、谈一谈有机化学与高科技有何关系?
3、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研究的范畴有何不同?
由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引出以下问题:
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特点
2、有机化学研究的范畴给出训练项目: 项目1:认识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 [2]新知识的引入和讲解:
1、给出任务1: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有机物
请学生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发言,然后教师点评讲解相关内容:什
么是有机物、有机化学
2、教师给出几个实例,请大家归纳出有机物的特点
例1:汽油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苯、甲苯、四氯化碳等;苯酚常温下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乙醇等;乙醚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乙醇等。

例2 :天然气燃烧:CH
4+2O
2
→CO
2
+H
2
O
例3:由乙醇制备乙烯,可能有乙醚等副产物生成乙醇和甲醚,分子式均为
C 2H
6
O,但它们的结构不同,因而物理和化学性质也不相同。

请学生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发言,然后教师点评讲解相关内容:有机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给出任务2: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归纳分类
[4]总结 2min
[5] 布置作业
五、课程考核方法
(1)考试组成:包括期末考试和项目考核,期末考试30% 、项目考核70%(2)项目考核评价:
项目考核由企业、教师和学生自己共同对学生进行项目考核,考核学生项目完成的全过程、项目实施的成果以及其中表现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具体考核方式为:学生项目组自我评价占10%,项目成果考查占70%、项目答辩20%。

项目考核评价的具体标准见下表:
六、课改预期效果
1、应该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者说能“迫使”学生不得不参与到学习中来),主动学习的效果当然会好于被动。

2、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可以使学生能更容易适应将来的实际工作。

3、利于培养学生更高的职业素养。

化工教研室石承辉
2010-9-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