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进行素质教育的策略
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所以怎样进行素质教育,对
国家,对民族,以及对学生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应试教育重视智力的
发展,而忽略了非智力的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忽视了学习方法和创造能力的培
养,结果造成了只知道读书而不知道如何做人的学生。所以我们的小学教育阶段
只有运用好了素质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培养出一批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
们的素质教育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这三个方面。
标签:素质;教育;小学;创造力;全面发展
一、素質的含义
素质代表了德智体三个方面,素质的提高代表着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世
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具有数量和质量的,在外在形态和内在品质两方面的规定,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同一类事物也具有质的差别,很多事物,他们的外
表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其内在的质量和品质相差很大。人也是一样,同样
是人,却有力量的强弱之分,品德的优劣之分,人格健全与不健全之分。人都质
量或者是品质就叫做人的素质。以上提到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
就构成了人整体的素质,表明了一个人整体发展的水平。
二、什么是素质教育
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了许多考试成绩好,而人格发展不健全的学生。有一
个同学,学习刻苦认真,门门功课都是100分,他因此而骄傲,看不起周围的同
学,在家里面什么也不做,父母什么都得依着他,像照顾一个婴孩一般的,在学
校也不愿意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同学们,你们认为他是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
人吗?你们认为他将来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才吗?答案是否定的。
这就是我们的应试教育所造成的后果。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主要体现在这几
个方面:
1、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标准的教育机制,应试教育它妨碍了学生
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2、应试教育是学生负担过重,严重阻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3、应试教育妨碍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素质。
三、为什么要进行小学素质教育
许多调查报告和实验表明,我国的中小学生与西方国家中小学生相比,中国
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但是创造性,自主性和全面素质较差,西方国家的学生学习
成绩相对较差,但是他们的个性,自主性,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全面素质较强。为
了改变目前这样的形式,实行素质教育是必然的。
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策略
小学生素质教育包括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社会文化素质教育。只
有将这三者都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够提高小学生素质。
(一)保持身体健康
(1)为什么我们要保持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是人生成功与幸福的基石。作为一名小学生,身体的健康也显得尤
为重要。
(2)怎样保持身体健康
a.合理的吸取营养,蛋白质,维生素,糖,脂肪等营养物质。
b.养成健康卫生的习惯。
(3)坚持体育锻炼
a.通过体育锻炼能使我们高大强壮,加快骨骼的增长,使我们身体更加的扎
实
b.能使内脏器官更加的健康
c.能提高各方面的体能
d.能人塑造美的形体
(二)心理素质教育
(1)为什么要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心里的疾病比身体的疾病更加有危害,心理的健康是人生成功与幸福的保
障,从小拥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理,对我们小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有很重要的意义。
(2)怎样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是人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是人的生理状态,健康和病态的程度。
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水平,使病态的心理转化为健康的心理,
是较低的健康水平的心理提高为较高的健康水平的心理。
(3)怎样做到心理健康的教育
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是学校老师和家长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
要培养出身体好,学习好的学生,而且我们也要培养出心理健康,朝气蓬勃和幸
福快乐的学生。
a.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真诚的告诉学生,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一个人人
生价值主要是由自己创造的,而不是由外界赋予的。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如果不
努力学习,也只能是一个平庸的人,而一个智商较低的人,只要勤学苦练,就很
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
b.培养学生的开朗大方
要克服了孤僻和抑郁,建立自信,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a).学会将自己忧伤痛苦,以适当的方式发泄出来,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
可以向老师,家长,同学倾诉自己不愉快的心事,得到大家的安慰,同情和帮助。
(b).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文娱体育活动,在共同欢乐中开阔心胸,解除心
理紧张,忘掉自己的忧伤。
(三)社会文化素质教育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肯定要接受社会制约,并且积极地去改变社会。让
我们提高自己的社会生活素质,做一个独立自主,竞争自强的人,做合格的公民,
做有知识有道德的人。
1.什么是社会文化素质
社会文化素质是身心两方面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通过人的后天学习自
觉的形成的是我们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
2.社会文化素质的地位
社会文化素质是人的最高层次和最重要的素质。
3.怎样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
(1)个性素质教育
个性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具体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自我价值意识,独
立自主意识,竞争自强意识,创造与超越意识。
a.自我价值意识
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
应该从小培养学生自我价值意识,当时人生拥有了自我价值意识,他们就会认为
自己很有价值,活的就会更加有意义。在思想上有了自我价值意识,心理上就会
产生自尊心和自信心。
b.独立自主意识
一方面,小学生要独立思考,自主行动,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孩子多问几个
为什么,大人说的做的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培养学生分辨能力。要自我负责,自
食其力。在生活中要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讲卫生,爱劳动,爱整洁,
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c.竞争自强意识
竞争迫使我们的学生自强,无论将来我们的学生从事什么职业,都会面临竞
争,要想在竞争中鼓起热情和壮志,调动全部的智慧和意志,这样才会充分开发
和调动小学生的潜能和天赋。
d.创造与超越意识。
创造与超越,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灵魂,如何培养创造超越意识对于小学生的
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总结
应试教育违背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方针,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
对人才的需求,所以21世纪器是科技的竞争,也是教育的竞争,应试教育必须
向素质教育转化,这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参考文献:
[1] 许荣.浅析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4).23-24.
[2] 王正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J].2009.
(7).43-44
[3] 李思华.中国大学学报文摘.英文版[N].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3.(2).1-2
[4] 张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J].1998.(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