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探析
【摘要】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自然性和后天的社会性的一系列基本特点与品质的综合。

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它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地位,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必须立足地通过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谈谈一点看法
一、实施激励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导和引发,由于小学低年级教学对象一般为7周岁至10周岁的青少年,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引导,善于带动课堂的活跃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善于鼓励学生、表扬学生,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这样学生会信心增强,所以教师平时要多创造机会给学生,让学生互相讨论,比如课堂提问、数学小游戏、数学作业表扬、数学竞赛等。

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心情感到沮丧时,教师应该伸出援手帮助、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坚定学生的信念,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

小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通常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起来非常努力,对不感兴趣的知识不求进取甚至放弃。

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善于运用生活中有情趣的现象或者问题设置有趣的数学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发现学生心情有波动时要通过与他们谈心以达到调整情绪的目的。

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二、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之敢于创新,关键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可以任家长和教师加工的材料”,而是可以独立于家长和教师之外并有自己的意志与愿望的人。

学生是一个充满情感、有理想、有个性的完整的生命体。

教师的任务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在讲《圆的周长计算》一课时,我首先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分别测量出大圆、中圆、小圆的周长。

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时,我提出“圆形水池能立起来滚动吗”?迫使学生不得不另辟蹊径,想出了“绳测”的办法。

我进一步设疑,将一个白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转,提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实践证明了“滚动”和“绳测”的方法均有局限性。

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又一次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创造的欲望。

学生们认真操作、观察、思考、实践,终于发现了“圆周长总是比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规律。

层层设疑的提问,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

三、重视自学指导、面向全体学生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负担要下来,质量要上去”,数学教学应重视自学指导。

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自学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操之过急,会使学生因掌握不了而失去兴趣和信心,进而产生厌倦心理,即所谓欲速则不达。

开始安排自学内容时,不宜太难,太多,应从易到难,由浅入深。

例如讲小数加减法时,要求学生把下列三点弄明白:(1)为什么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2)不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减吗?(3)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把小数末位对齐对不对?为什么?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集体的讨论,从未知到已知,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掌握了数学知识,形成能力。

简单易学的自学课程,使学生既尝到了自学的乐趣,又增强了信心,技能得到了提高。

义务教育的任务是让全体受教育者都成为合格的公民。

所以,教师应及时调整学习的难度,因材
施教,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分不同类型对学生施以不同层次的教育和指导。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水平上尽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乐趣,立足于“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


四、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均属于非智力因素。

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励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

如培养学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的习惯;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善于求异和质疑的习惯;准确运用数学语言完整表达的习惯;正确书写的习惯等。

这些良好的习惯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不仅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在今后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五、改进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数学学习标准通常都是以分数来论高低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也给小学数学的水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如果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评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学生的素质教育,给予学生一定的保障。

不管是作为教师还是作为学生,都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训练。

可以说,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不能只从单一的方面对学生加强训练,而是应该转变学生的全面思考能力,在这样的发展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以分数作为标准,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总之,我们进行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进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我们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能力的培养,发展思维,培育创新;既重视学会,更重视会学,这是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

小学教育必须以《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以素质教育为宗旨,既要有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又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学数学教育特点,把提高小学生素质教育落实到数学教育的全过程,这正是适应21世纪人才素质需要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朱萧萧.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方法[J].中学时代,2010(22).
[2]王丽.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0(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