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贸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以李宁为例张笑涵(泰安市第一中学,山东泰安271000)摘要: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对上市公司有着重要意义。
为此,首先研究了盈利能力的含义、分析盈利能力的目的、影响因素等内容;并运用案例分析法,利用李宁2012年至2015年年度财务报告中的数据,对其盈利能力做具体分析,并提出提高盈利能力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盈利能力;上市公司;李宁;利润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j. cnki. 1672-3198. 2017. 01. 0271 企业盈利能力概述1.1盈利能力的含义企业的盈利能力,就是指企业赚取利润、使原有资金或资本增值的能力。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目的是盈利,因此对于盈利能力的分析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1.2分析盈利能力的目的分析盈利能力对多个企业利益相关群体有影响。
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而言,分析盈利能力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并发现利润形成过程中的问题。
根据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影响其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张雷、陆毅(2014)等人发现,盈利能力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期望值,从而影响企业股票价格,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股票价格越高。
对 债权人而言,在出借资金时除了考虑偿债能力外往往也会着重分析企业盈利能力。
1.3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企业盈利能力受诸多企业内部因素影响。
汤青(2005)发现,公司资产规模越大,企业盈利能力越弱,因为资产规模大的公司往往产生更多的管理支出。
程建 伟(2006)发现,负债率越高的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孔 宁宁、张新民(200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与盈利能力有显著相关性,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快,盈利能力越强。
张德鹏、陈少霞(011) 研究证实,客户忠诚度越高,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2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众多,以下将列举本文运用到的指标。
毛利率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
净利率是用来说明企业净赚的指标,净利率=净 利润/主营业务收入X100%。
成本费用率是用来评价企业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的指标,成本费用率=期 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费用)/营业收入X100%。
净 资产报酬率反映的是企业利用所有者权益总额所取得盈利的指标,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3李宁案例分析3.1公司简介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由“体操王子”李宁创立于1990年,并于2004年6月在中国香港上市,主营运动服装、运动鞋和运动配件等。
李宁公司成立初期,将目标顾客定位于70后和80 后。
由于产品质量好、样式新颖,再加上“体操王子”李 宁巨大的影响力,公司销售业绩稳步增长,自上市以来,李宁公司业绩连续六年保持高速增长。
2010年,李 宁公司更改logo和口号,并将目标顾客由70后、80后 转向90后,导致大批忠诚顾客流失,存货大量积压。
而以清理存货为目的的大面积的打折处理活动严重损坏了李宁品牌的形象,使得销售业绩大幅下降。
2012 年,李宁公司实行渠道复兴计划,改批发模式为零售模式,大量增加直营零售店,此举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成本,但对销售业绩的回升起到了一定作用。
2015年 李宁公司扭亏为盈。
3.2指标分析表1李宁公司2012 —2015年主要指标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营业收入(千元)6,738,911 5,824,110 6,727,601 7,089,495 净利润(千元)-1,979,114 -391,540 -781,481 14,309销售毛利率 37.84%销售净利率 -29.00%成本费用率 67.00%净资产报酬率 -77. 83存货周转率 4.08经营活动净、一一一 -931,814现金流(千元)44.54%44.64%45.03%-6.16%-11.04%0.20%52.06%54.66%44.68%-18.22-33.710.563.47 3.34 3.47-13,531-394,355687,043 2012年李宁公司的营业收入67. 43亿元,净利润一19. 79亿元,销售毛利率为37. 84%,净利率一29%,处于严重亏损状态;成本费用率67%,较高,成为影响净利率的一项重要因素。
2010年起,李宁变更了经营战略,导致运营问题不断出现,营业收入、净利润也开始逐年减少。
2012年利润为负,一部分原因是由诸多运营问题的出现和过大的库存压力导致,另一部分则为渠道复兴计划的支出。
李宁斥资18亿实施“渠道复兴计划”,支持经销商清理库存、存货回购、整合销售渠道、制定针对性计划等。
李宁董事会认为,2012年的亏损是由于实施包括渠道复兴计划等变革计划涉及的一次性费用所致。
2013年李宁公司的营业收入较2012年有所下降,但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以及成本费用率相较2012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第1期57鉍品牌战略与电子商务年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李宁通过较大折扣力度加速对库存的清理,使得较高毛利率的产品进入销售渠道,陈旧库存周转时间从五个月降至四个月,占总库存51%,下降了 30%。
同时也提高了盈利能力,实现毛利率44. 54%,同比增长17.71%。
同年实现净利率一6. 16%,同比增长78. 75%,虽然仍处于亏损状态,但 是较2012年已有大幅提升。
成本费用率较2012年下 降15%至52. 06%,说明李宁公司开始重视成本问题,并在降低成本方面有了显著的效果。
渠道复兴计划的实施使李宁直营店能够更好地进行库存管理、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李宁的盈利能力。
同时,公司在产品战略方面也做了一定改变,决定坚决退出无差异化产品和非核心产品的市场,未来将注重于篮球、跑步、羽毛球、训练和运动生活五大核心产品,加强产品研发投入,避免同质化。
依照2013年的利润增长情况,有理由相信李宁在2014年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但2014年李宁的业绩表现却不及预期。
2014年李宁销售收入58. 24亿元,较上年小幅增长,毛利率44. 64%,与2013年基本持平,净利率一 11. 04%,同比下降44. 20%,成本费用率上升至54. 66%,净利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销售及管理费用的上升。
2014年公司管理层变动也使得李宁整体表现逊于其竞争对手。
随着电子科技的日益成熟,李 宁公司也开始研发高科技产品,并于2014年与小米公司合作,进入智能鞋领域。
智能鞋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和新颖的功能吸引了一部分消费者,但科技还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提升,且宣传力度不够。
2015年李宁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 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毛利率45. 03%,较2014年有小幅度的增长,净利率0. 20%,净利润由亏损7. 8亿上升至盈利1400万元人民币,实现渠道复兴计划以来的首次扭亏为盈,成本费用率降低至44. 68%。
2015年,李宁公司的销售网点净增加507个,门店数量首次取得净增长。
门店总数达到5626家,自营零售门店1202家,占比 21%。
由批发模式转型为零售模式增加了李宁的成本费用压力,此时电子商务模块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李宁公司于2008年正式成立电子商务部,随着网上购物越来越火爆,李宁公司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2015年电子商务收入同比增长95%至6亿 人民币,收入占比从2014年的4. 9%上升至8. 6%。
净资产报酬率由于和净利率基本同步变化,故不 再进行分析。
3.3质量分析经营活动周转率可以揭示利润的质量,存货周转率对制造业企业的利润而言也至关重要,因此选取这两个指标对利润的质量进行分析。
由表格易知,2012 —2015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始终大于净利润,且两者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说明李宁公司的利润质量较好,也说明企业的会计政策较为保守,存在利润被低估的可能性。
2012至2014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直至2015年才有所回升。
乍看渠道复兴计划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存货周转速度不增反降。
但纵观李宁的存货结构,在实施渠道复兴计划后旧库存的比例逐年下降,库存 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
3.4 未来展望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李宁公司的优势在于:与 同类产品相比性价比较高,质量更好,价格在大多数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圭服款式新颖、独具创意,能 够吸引消费者眼球;品牌知名度高,国产品牌,容易被广大国内消费者支持和认可;研发人员、硬件设施充裕,且公司重视研发;综合财力良好,财务稳健;市场运作经验丰富。
而与此同时李宁公司也存在以下劣势:公司对研发的投入不够;肖费者忠诚度不高;介格上升 空间小;广告效果不佳,不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品牌广告语没有创意,不够响亮:季末折扣低,降低了 品牌形象;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上缺乏绝对的优势;没有 鲜明的品牌特点;难以进入国外市场。
在未来的发展中,李宁公司应该把握好如下机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对于专业的运动鞋服需求量增加;人们的爱国热情高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支持国产。
然而消费市场也存在着一些威胁:市场竞争激烈,以耐克、阿迪 达斯为主的国外体育品牌始终占据广阔的市场,而新 百伦、彪马、斯凯奇、亚瑟士等国外品牌也凭借自己的独特与优势进入消费者视野,国内则有安踏、361°等与 之竞争。
对此应及时制定合理有效地应对措施。
笔者认为,只要能够发挥长处,弥补不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李宁公司在体育服装和体育用品的领域中前景广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4总结本文利用比率分析法及质量分析法对李宁公司近四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在2012年实施渠道复兴计划后,李宁的盈利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在 未来发展中,李宁应明确产品的市场定位、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增强创新,从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孔宁宁,张新民,吕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南开管理评论,2009,12(6) :121-126.[]张德鹏,陈少霞.顾客忠诚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效应[].中国管理 科学,2011,19(4),84-92[]程建伟.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金融教学 与研究,2006,(5) :44-46.[]汤青.中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56-59.[]张雷,陆毅,余林徽.企业盈利能力与股价表现—基于中国A 股市场的实证研究[].经济学报,2014,(3).[]汤明阳.基于哈佛框架下李宁公司财务分析研究[D].郑州:河南 大学,2015.[]邰蕊.我国体育用品企业上市公司财务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 大学,012458 现代商贸工业I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