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处理关键字:印染工序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摘要:印染的各种工序、各种染料的废水成份、印染废水的成份及各种处理方法及其工艺流程正文:改革开放以来,纺织工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产业综合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了上,中,下游互相衔接,产品门类齐全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纺织工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是指各类纤维的生产和加工,如天然纤维中的棉花,羊毛和各类化学纤维等生产领域;中游产业指棉纱,织布,印染等生产领域;而下游产业主要指服装加工生产领域。
当前我国纺织工业的生产综合能力不断增强,国际贸易地位逐年提高,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目前占有13%左右的国际市场份额。
印染行业在纺织工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印染后整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纺织加工的水平,它是体现纺织产品经济价值和提高纺织品及服装附加值的重要因素。
最近20年来,我国的印染技术水平有了较大进步,在质量,品种,装备上都有一定的改善,但总体上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经受了严峻考验,加快了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步伐。
据统计,2002年1~11月份全国印染布总产量为1.8811x1010,工业总产值为575.62亿元,1~11月份全行业利润总额为15.27亿元。
据海关统计,2002年1~11月份我国主要印染布六大类产品进口数量为3.103x109m,同比上升15.04%;进口金额29.57亿美元,同比下降6.70%,进口单价平均下降19.1%。
其中,纯棉印花布和棉的混纺印花布下降幅度较大,数量分别下降9.25%,6.73%,金额同比下降分别为16.03%,13.55%,T/C印染布进口数量同比下降3.49%金额同比下降8.28%,占进口总量73%的合纤长丝数量同比增长0.74%,但金额同比下降9.47%。
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减速的情况下,我国印染产品出口数量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态,2002年1~11月出口数量为4.996x109m,,出口金额为36.01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5.9%,25.9%。
其中棉的混纺印花布增长幅度最大,数量同比增长115.79%,金额同比增长67.70%;纯棉印花织物和合纤长丝织物出口量同比增长分别为45.65%,41.71%,金额同比增长分别为36.69%,46%。
一·印染工序印染的工序包括: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二、前处理工序:1、坯布检验⑴、物理指标的检验包括织物的长度、幅宽、平方米克重、强力和密度⑵、外观疵点的检验需在规定光源下的检验台或验布机上进行,以确保检验出各种坯疵。
各种坯疵的处理方法:①、漂布的坯疵:对油污、油经、油纬、油飞花等坯疵,可手工洗除或用压缩空气喷枪喷射去油剂洗除少量油飞花可手工挑去。
对色纱坯疵,先做小样漂白试验,不能去除则改作印花布。
对铁锈坯疵,用温热草酸洗除,然后清水洗净。
对织入的金属杂物,手工剔除。
②、染色布的坯疵:对具有稀弄、密路和筘条等坯疵的来坯,一般可染浅色布,严重的改作漂白布或印花布,但稀弄严重的需开剪后重缝。
对棉结杂质坯疵,可加强烧毛前的刷刮和烧毛后的煮练工艺,并进行小批量试验确定能否用于染坯,若仍无法解决,则改作漂布或印花布。
对具有折痕坯疵的来坯,一般可染浅色布,严重的改作漂布或印花布。
对拖纱坯疵,手工修剪;对织入的金属杂物,手工剔除。
对具有油污渍、油纱、色纱坯疵的来坯,改染深色布。
③、印花布的坯疵:对稀弄坯疵,严重的需开剪后重缝。
对拖纱坯疵,手工修剪。
对织入的金属杂物,手工剔除。
2、翻布缝头:⑴、翻布和分批分箱打印:分批分箱、翻布打印、控制投坯量⑵、缝头:缝头时必须达到布面平整、边齐、针迹均匀、不漏针、不跳针、不漏缝,并检查织物规格和正反面是否一致。
若来坯开剪歪斜,则必须撕去歪斜的布头后再缝接,以防止卷边、皱条、纬斜。
这尤其对克服稀薄织物的纬斜十分有效。
为有效防止卷边,距布边1~2cm 处应加密,最好是在缝头两边加缝三角包布。
3、烧毛:烧毛的目的是去除织物表面长短不一的纤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后加工时由于存在纤毛,而引起各种疵病。
若烧毛不净不匀,烧毛条花纬斜等,会造成染色印花的条花、色差,色泽不鲜艳,布面不匀和纬斜等疵病。
因此,烧毛工艺设计应既达到烧毛质量的要求,又不损伤纤维。
烧毛时,火焰温度一般为1000℃左右。
⑴、烧毛工艺烧毛工艺:主要包括刷毛要求、织物正反面通过火口的次数、烧毛车速和温度等;接触式烧毛还要考虑织物与烧红的金属板或圆筒的接触面积等。
具体参数应根据纤维性能、织物组织特点和织物厚薄等考虑。
⑵、烧毛方式:①、气体烧毛:气体烧毛是使用可燃性气体,通过不同类型的火口燃烧对织物进行烧毛加工②、接触式烧毛:接触式烧毛主要采用燃煤、燃油或电加热的金属板瞬时接触织物,以达到烧毛目的;也有采用铁或合金制成圆筒,用明火燃烧或用电加热使金属表面产生高温。
后者圆筒旋转方向与织物运转方向相反,织物高速擦过圆筒表面达到烧毛目的。
4、退浆:织造过程中,经纱和纬纱都受到一定的张力和摩擦,为减少断头,提高经纱的耐磨性和织造效率,一般都对经纱进行上浆处理。
⑴、常用上浆剂: 主要为淀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类(PMA)和羧甲基纤维素(CMC)等浆料,一般大多采用PVA25与淀粉、CMC、聚丙烯酸酯等浆料的混合浆。
⑵、常用退浆工艺:①、酶退浆:常用的酶制剂有淀粉酶BF27658、胰酶、低温酶、高温酶及宽温退浆酶等。
它们适用于以淀粉上浆的织物,具有安全性、可生物降解性,无生态问题、无纤维损伤,去浆效果好、退浆率可达90%以上,但对采用混合浆的织物,退浆效果不理想。
②、热碱退浆:主要用于以淀粉为主要上浆剂,且上浆率较低的织物。
在热碱作用下,浆料先发生溶胀,从凝胶状转化为溶胶状,与纤维的黏着变得松软,再经机械力作用,较容易从织物上脱落下来。
热碱不能使浆料降解,仅能使其溶胀,降低其对织物的黏着力。
浆料是靠机械力作用下充分洗涤,而得以去除。
③、氧化退浆:常用的氧化剂为双氧水、过硫酸盐和亚溴酸钠等,它们可使各种类型的浆料氧化降解,成为可溶性物质,最后水洗去除。
氧化退浆适用于以PVA为主的混合浆,退浆迅速且效果好,并具有漂白作用,但其对纤维素有损伤影响,且成本较高。
④、酶酸退浆和碱酸退浆:酶退浆后再用低浓度的酸退浆一次,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该法适用于上浆率较高的棉和粘胶等织物,但工艺条件控制不当会损伤织物,故很少采用。
同样,采用碱酸退浆工艺,即碱退浆后再用低浓度的酸退浆一次,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酸能帮助去除含氮物质、果胶质和灰分等共生杂质,也能使纤维素上的脂肪酸盐转化成脂肪酸。
5、煮练:针对棉麻等天然纤维的处理。
粘纤、富纤等纤维残留的天然杂质较少,涤纶、锦纶、氨纶等合纤本身不需煮练,其前处理主要是去除一些油剂、杂质。
但这些纤维与棉麻等天然纤维的混纺织物仍需进行煮练。
⑴、煮练工艺:目前采用的煮练工艺主要为平幅连续汽蒸工艺、平幅高温高压大卷装工艺及绳状溢流、气流汽蒸煮练工艺,而煮布锅煮练工艺、绳状连续汽蒸煮练工艺及平幅轧卷叠卷连续汽蒸工艺已很少采用。
6、漂白:漂白是前处理工序中的重要工段,它不仅能去除纤维素织物上的色素,使织物外观洁白纯正,提高后道染整加工的色泽鲜艳度、色光纯正度及整理效果,同时还可进一步去除织物退浆煮练后残留的纤维素共生物,特别是棉籽壳等。
对涤棉混纺织物,由于合纤不耐浓碱,要求煮练条件比较温和,但漂白工段有利于棉纤维的去杂。
⑴、常用氧漂稳定剂:常用稳定剂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吸附型,主要是水玻璃、镁盐、聚丙烯酰胺( PAM)等;另一类为螯合型,如有机膦酸盐的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盐(DETPMPS) ,该类稳定剂对重金属离子有很好的螯合作用,若与镁盐共用,稳定效果可提高若干倍。
使用螯合型稳定剂时,必须注意其适宜的pH值。
此外,还有一类为混合型稳定剂,其为吸附型和螯合型两类混配,或本身同时具有吸附型和螯合型特性,如聚羧酸类和聚有机膦酸酯类的稳定剂等。
7、丝光轧烘工序:丝光是将棉麻及其混纺织物在经纬方向施加一定的张力,并浸轧浓碱的加工工序,以期改善纤维性能。
三、染色:染色就是使染料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方式结合在织物纤维上,使织物具有一定色泽的全部加工过程。
1、染色工序:纤维织物的染色过程,基本上要经过表面吸附、内部扩散、染料固着三个阶段。
(1)表面吸附当把纤维织物浸入染液中后,染料很快被吸附到纤维外表上,这是染色过程中的最初阶段。
如果染料的亲和力大、浓度高,再加适量的电解质,将会提高染料被纤维吸附的速度,有利于染色过程向正方向进行。
(2)内部扩散当染料被吸附在纤维表面之后,便开始向纤维内部扩散。
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是整个染色过程中占用时间最长的阶段。
在染液中,纤维表面上的染料向浓度低的纤维内部扩散,使染液中的染料不断地补充到纤维外表,直到纤维上染料浓度与染液中染料浓度达到平衡为止。
当完成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的同时,也完成了染料在纤维表面的吸附。
因此说吸附与扩散也是不可分割的同时进行的过程。
(3)染料固着当染料经过吸附和扩散附着和渗透在纤维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各种链以键的形式固着在纤维上。
由于染料和纤维都各不相同,它们彼此间的固着形式也有所不同。
又因固着形式的不同,而使染色的牢固也各有相同。
四、印花:印花工序包括:分包制版调将浆走板四、织物后整理织物后整理不仅可以赋予纺织品美观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赋予纺织品特殊的功效。
提高纺织品的美观性,增加新的美学效果,自然为服装产品增加了新的亮点,同时也增加了销售时的卖点,但对于运用高新技术去设计和开发用途广泛的纺织品,考虑最多的并非是美观性,而是其功能性。
功能性后整理技术能保护纺织品免受各种不利环境的影响。
1、织物整理方面:⑴、一般性整理:①、手感整理:手感硬、挺、手感软②、定型整理:③、外观整理:轧光(压光)面料光泽,轧光后布面会变硬;轧花用压棍去轧;增白加增白剂;剪花、绣花、植绒。
④、面料复合,如胶点复合、贴膜复合、火焰复合等。
⑵、特种处理:实现特种处理的方法:在定型前加相应的助剂,或用涂层机用相应的涂料进行涂层。
防水处理:用涂层机在面料上涂一层防水材料/涂料;另一种是拉幅前轧防水助剂。
②、阻燃处理:达到的效果:没有明火,烟头扔到面料上到一定面积会自动熄灭。
③、防污、防油处理:表面涂一层相应的物质。
④、防霉、抗菌处理:可涂层,也可用陶瓷粉来做处理达到防酶、抗菌的效果。
⑤、抗UV:真丝中抗UV的使用是防止真丝的蛋白质纤维破坏,而使真丝泛黄,其它产品则为抗太阳中的紫外线。
专用名词:UV-CUT⑥、红外线处理:包括抗红外线以及吸收红外线,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⑦、抗静电处理:使集中的静电分散,不易产生火花。
⑧、其它的特殊处理还有:香味处理,药味(药效)处理,营养处理,防辐射处理,树脂处理(棉织物的硬挺、真丝的防皱),洗可穿处理,反光处理,夜光处理,磨绒处理,起毛(起绒)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