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好六个问题
选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村(社区) “两委”干部
2017年12月,我县被省换届办确定为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三个试点县(区)之一。
接到这个任务,我县高度重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握关键环节,从严匡正风气,全面扎实推进,紧盯6个关键问题,做好村(社区)“两委”干部换届工作。
一是强化党的领导,解决由谁主导的问题。
将管党治党责任落到实处,把党的领导贯穿换届全过程,牢牢把握换届工作主导权。
一是建立上下贯通的责任链条。
明确县委负直接责任,乡镇(街道)党委负具体责任。
各级党委“一把手”都要担当尽责,乡村两级分别签订换届工作目标责任书,党组织书记靠前指挥,对每个村(社区)的换届工作做到直接抓、直接管、直接负责。
每个村(社区)均派驻有换届工作责任组,驻点指导、精准把关。
二是做好人选布局。
县委深入学习研究上级关于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精神,组织乡镇对村(社区)“两委”现状进行深入调查摸底,综合研判,提出本届“两委”职数、结构和质量要求,统筹安排“两委”人选,拓宽选人视野,选优配强,强化党组织对“两委”人选的掌控力。
三是层层宣传动员。
农历大年初九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800余人参加的动员大会,集中观看我县自己制作的警示教育片,纪委监察委、政法委分别就严明换届纪律和“扫
黑除恶”斗争进行安排部署。
同时,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全面做好动员发动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党员对换届政策知晓率达到98%以上,党员平均参会率达到95%以上。
二是严格组织把关,解决选什么人的问题。
既坚持扩大源头活水,又严把资格条件关口,真正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把换届的核心任务完成好。
一是严格选人标准。
落实党组织书记“三有三带”标准,提出村级带头人“五个过硬”要求,即政治素质过硬、治理能力过硬、服务本领过硬、品行作风过硬、廉洁自律过硬。
二是拓宽选人视野。
利用春节返乡时机,全面开展登门拜访活动,掌握回乡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和其他乡贤中的优秀人才,动员他们积极参选。
三是创新人才储备。
要求每村一般至少有1名40岁以下、品行良好、文化程度较高、熟练掌握信息化操作技能的年轻党员干部进入班子,并担任党建专干。
四是严格资格审查。
制定“六不能、九不宜”“负面清单”。
在乡级初审的基础上,对1737名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县级联审,有54名候选人不符合资格条件,被坚决取消参选资格。
三是依法依规办事,解决怎么选的问题。
坚持依法依规操作,按程序步骤进行,确保换届选举合法、程序规范、操作公正、竞争有序。
一是加强业务指导。
精心设计编印《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手册》、换届流程图、纪实登记表,制作37个书
面模板,让基层统一标准、规范操作。
二是全面实行“三项承诺”制度。
选举前组织候选人就遵守换届选举纪律作出“遵纪承诺”,就任期工作目标和举措设想作出“竞职承诺”,就当选后不认真履职作出“辞职承诺”,分别签订承诺书。
三是全程痕迹管理。
对宣传发动、谈心谈话、组织考察、计票唱票情况进行全程记录、摄像、签字背书,有效确保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全程可检索、可倒查、可追责。
四是教育和打击并重,解决换届风气问题。
把换届风气好坏、群众评价高低,作为检验选举成败的关键。
一是加强党性教育。
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结合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为每名党员群众送达《给党员群众的一封信》,党员会议重温入党誓词,组织候选人和广大党员群众认真学习换届纪律文件,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法纪意识, 营造良好换届氛围。
二是加强纪律教育。
印制《查处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违纪违法行为典型案例》,录制3期换届选举政策解读电视节目,制作“打击贿选”和“扫黑除恶”2期换届选举警示教育片。
三是打击扰乱换届选举秩序行为。
与“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相结合,保持高压态势。
政法、公安部门快侦快破广惠街街道三王村村委会参选人被打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并以此为典型案件,进行全县通报。
四是打击拉票贿选。
坚持露头就打,以零容忍的态度予以打击。
如,韩寺镇党委在巡查中发现6名党员可能存在拉票问题,迅速成立调查组进行核实。
查实后,立即宣布取消这6名党员参选资
格,按程序给予党纪处分并全县进行通报,达到了打击一个、震慑一片、教育全县的效果。
五是盯紧选情复杂村,解决换届难点问题。
针对选情复杂村多措并举,抓重点、破难点,确保了整个换届工作平稳进展。
一是全面吃透情况。
春节前,县委成立4个暗访组,进村入户对选举风险较大的24个村开展调查摸底,联合乡镇、职能部门逐一“会诊”,找准“症结”,建立问题台账。
二是推行分级包干责任制。
集中优势力量成立24个换届工作攻坚组,每个组由“县领导+乡镇(街道)主要领导+第一书记+相应职能部门”组成,派驻分包联系1个选情复杂村,并“约法三章”,换届不成功不允许撤离。
三是先整顿后换届。
各攻坚组结合村情,制定针对性强的整顿提升方案,细化任务清单,挂图作战。
如官渡镇实行联村共建,强村支部书记带弱村,培养物色候选人;雁鸣湖镇、刁家乡对辖区不胜任的村干部,提前做好劝退工作,委派合适人选先行开展工作。
通过整顿,我县24个选情复杂的党支部班子换届选举一次性顺利完成。
六是建立科学评估机制,解决换届质量问题。
换届结束后,由换届办牵头,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各乡镇(街道)的换届过程及结果进行科学评估。
主要围绕乡镇(街道)换届程序执行情况、“两委”班子结构和职数精简情况、严肃换届纪律情况、重点难点村(社区)换届情况、“两委”干部培训情况、换届后过渡交
接情况、“两委”干部素质能力等7个方面进行评估,并形成综合评估报告。
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列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三个清单”内容;对回避矛盾、应付了事,造成换届工作整体质量不高的乡镇(街道)要追究党政主要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责任;对换届质量差的村(社区)将纳入软弱涣散整顿对象实行重点管理。
通过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经过周密部署,稳步推进,全县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已全部按期完成,3月15日起进入村(居)委会换届阶段。
3月21日选委会全部选出,3月26日全面完成村(社区)选民登记工作,4月2日起开始提名候选人。
截至4月8日,65个行政村已完成候选人提名工作,计划4月23日—4月29日进行村(居)民委员会正式选举,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基层党组织更加精干高效。
本次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共选出支委成员1078人,较上届1257人减少179人,职数精简七分之一。
其中连任支委委员656人,占60.9%,新任支委委员422人,占39.1%。
294名支部书记中,连任支部书记206人,占70.1%,新任支部书记88人,占29.9%。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实现了有序更新。
二是队伍结构得到优化。
与上届相比,支委成员平均年龄下降1.3岁;大专以上学历205人,增加26.7%,女性成员比例提高10.9%;35岁以下支委成员185人,提高7.5%;260个党支部还通过选举配备了一名40岁以下党建专干,储备了年轻人才。
三是换届过程严谨规范。
坚持从严从实对党员和选民身份、候选人资格、参会率要求全面核准,对换届流程安排、操作程序全面规范,对换届选举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重点工作全程纪实,严把推荐关、承诺关、公示关、审核关和选举关。
四是换届秩序风清气正。
村(社区)党组织换届期间,未发现一起贿选问题,未出现一起赴省、市信访案件。
过程很平稳,风气很清正,群众很认可。
党员群众普遍评价说:“这次换届管得严、风气正,没有吃喝拉拢,没有送油送面,没有微信红包,让大家公平公正参选,选出了好干部,换出了好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