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症监护管理系统

重症监护管理系统

重症监护管理系统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最重要的临床科室,担负着重症病人的治疗护理的临床业务。

在重症治疗的临床过程中,重症病人的循环、呼吸、代谢、神经等临床信息的监测是整个重症监护医护工作的重点。

重症监护过程要结合监护仪器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和记录,使得危重病人得以密切和连续的观察,同时帮助医护人员能对病人的治疗情况做出连续的分析和判断。

使医护人员可以集中精力进行病人治疗与护理,从而提高了重症监护的监护质量。

重症监护病房的监测按脏器分系统进行,即心血管、肺、肾、胃肠道、肝、水电解质平衡、血液、代谢和中枢神经系统,此外还有细菌学监测等。

通过对上述人体各系统的监测和评估实施对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使疾病得以控制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同时,伴随重症监护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临床信息。

因而,重症监护信息系统支持重症临床监测,临床护理,临床治疗以及重症医疗业务管理的功能。

进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的病人通常是从手术室,急诊科或其他科室转入的重症病人,当病情一旦发生好转也将转出重症监护病房。

因此,重症监护病房是病人滞留时间较短的临床科室,但同时又是监测和治疗密度最大的临床科室。

1.1 建设重点1.信息共享系统要提供重症临床科室间病人临床信息、画面的相互调用功能。

也能提供管理部门的病人临床信息参阅功能。

无缝集成病人的管理流程、临床工作流程和部门工作流程,并保持信息流的通畅。

共享内容:与医院HIS连接,获取病人基本资料和医嘱信息;与医院LIS连接,获取病人临床检验信息;与医院PACS连接,获取病人影像信息;同一卡通系统整合;向其他科室/系统输出临床信息、画面等。

系统要提供远程浏览功能,医护人员可以异地访问系统,查看全部临床信息。

2.病人的转出入系统按医院规定能提供急诊,手术,重症等临床科室病人转入、转病区、床位对转等功能,包括可能的财务、设备等业务的合作功能。

3.规范性系统各功能画面与现有业务流程中使用的纸面表格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和业务逻辑。

系统各功能画面能被打印输出和预览,输出用语、计算公式、文档格式符合相关规定。

4.便利性系统设计要顾及医护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系统维护人员使用上的便利性,这包括:较低的学习成本(操作有规律,学习掌握容易)、较低的操作成本(操作简单,同一数据不重复输入)、方便的系统维护(系统自检功能)等。

5.用户信息终端用户信息终端的床边配置要远高于普通病房。

医疗现场的电脑设备满足低嘈声、低电磁辐射、抗菌易消毒等特殊需要。

支持PDA、RFID等技术的使用。

1.2 需要考虑的特殊需求常见仪器互联1.大屏触摸液晶显示屏支持触摸屏/键盘/鼠标操作方式。

支持终端服务器连接多个设备。

2.中央机有8通道波形显示,支持切换床边机。

系统支持图形和表格趋势图记录及回顾,支持趋势图放大功能。

3.监护仪重症病人临床信息的监测项目和采样频率即信息量要远远多于普通病人。

这些临床信息的采集,除了部分观察项目外,愈来愈多的是依赖于监护仪,呼吸仪,尿液计量仪等医疗仪器。

这种监视和控制的过程性是重症监护信息系统设计的临床基础和着眼点,ICU/CCU监护的数据将作为电子病历的一部分记录,并为教学、科研、总结提供帮助。

常见监测参数有:12导ECG、心率、脉搏、呼吸、SPO2、无创血压、有创压监测、体温、连续心输出量和传统心排量监测,脑电图监测、双频脑电指数测量、血液动力学测量、药物计算、麻醉气体监测、SpO2脉搏氧饱和度测定、呼吸末二氧化碳、生命体征参数计算(血液动力学、氧合、呼吸力学、肾脏)等。

支持监护设备的所有监测数据接口输出功能,支持设置监护的采样频率、显示图例、显示颜色等参数。

自动从监护设备采集数据。

使得危重病人得以密切和连续的观察,同时帮助医护人员能对病人的治疗情况做出连续的分析和判断,使医护人员可以集中精力进行病人治疗与护理,从而提高了ICU/CCU的监护质量。

系统可以实现监护仪数据的观察、回顾、打印、控制,并可显示和调控报警。

如心律失常分析及致命心律失常报警,起搏检测与分析(心室、房室联合起搏)与分类存贮、12导ST段分析,动态趋势图、12导ECG专业报告功能。

高级血液动力学评估。

4.生化检测仪器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血球压积、尿素氮、肌酐、出血时间,定量肌钙蛋白等。

系统可以实现生化检测数据的快速、简便、便携记录、打印等,支持联网和数据传输功能。

5.其他重症病人的治疗实施过程,主要通过使用点滴/注射微泵进行药物点滴和注射来控制。

1.3 系统性能采用国际标准以太网,TCP/IP,HL7等标准。

安全管理:设置访问权限,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自动实时重症监护数据采集、收集监护仪采集的信息。

实时重症监护(监护仪波形、呼吸机波形实时监控、趋势分析、报警功能)。

实时远程监护功能。

中央监护功能。

重症监护医生工作站:自动从监护设备采集数据,对于一些无法从监护仪自动采集或没有使用监护仪的数据,用户可以手工录入。

录入用药医嘱。

录入事件。

并根据临床需要用数值或曲线的方式显示和打印。

可以修正错误数据。

确定数据的显示与否。

可重现监护过程。

重症监护护士工作站:医嘱执行、单据打印、费用查询、退药。

支持对采集数据进行二次加工处理。

提供排程管理、统计、分析、费用等功能。

记录材料消耗,生成和打印监护报告。

1.4 数据采集1.获取方式系统采集程序,通过终端服务器(连接RS-232)、数据库接口等多种方式从监护仪,呼吸仪,尿液计量仪,点滴/注射微泵、血气分析仪等医疗仪器获取病人的临床信息。

采集程序要具有能清除异常数据(如探测头松动等)的功能。

2.高密度全参数数据采集为了临床深入使用和科研数据挖掘的需要,系统医疗仪器获取的数据是全参数(除波形外),采集程序的采样密度要高于系统实际使用密度。

系统提供用户进行采样频率设定的功能。

3.设备采集管理病人经常要使用床边监护仪、呼吸仪、注射泵或推射泵等设备。

为确保采集设备正确对应当前病人,需要在数据采集前绑定设备与病人对应关系。

系统通过病人、房间、设备绑定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可靠性。

系统提供设备的设置界面,用户可通过该设置界面对各种设备进行设定。

1.5 临床治疗系统提供临床路径、用药提示等功能,方便医生及相关人员规范化/程序化/便利化的完成对病人的诊断,抢救,检查,处置,治疗等各项临床治疗工作。

系统提供多种临床评价工具,临床医生可根据疾病的一些重要症状、体征和生理参数进行加权或赋值,获得量化的疾病严重程度评价。

系统提供符合疾病抢救/治疗/监护过程的系统用户界面,医护人员能通过病情的趋势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控,从而提高疾病的救治率和治愈率。

1.6 整体化护理重症病人的临床护理工作,是重症治疗的重要环节。

整体化护理是目前系重症护理的主要手段和发展趋势。

系统应提供相应的入院评估/护理评估/出院评估等功能。

按照整体护理的要求,系统应提供相应的功能,使护理人员规范化/程序化/便利化的完成对各类病人的注射,点滴,处置等临床护理工作。

系统能提供病人水平衡计算的入量/出量/总量/出入量平衡的自动计算。

系统能提供自动生成如,护理记录单、重症体温表等医疗文书的打印及预览功能。

系统应提供多种临床评价工具,护理人员可根据疾病的一些重要症状、体征和生理参数进行加权或赋值,获得量化的疾病严重程度评价。

系统应提供符合疾病抢救/治疗/监护过程的系统用户界面,护理人员能通过病情的趋势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控,从而提高护护理质量。

1.入院评估入院评估表是用于病人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首日的临床护理记录,是开始进行重症护理的主要临床事实依据。

因此,除了要求自动继承(来自于HIS)的病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等)外,系统还应提供能记录主诉,现病史,症状体征(体温,脉搏,血压,心率等),体格检查,试验室检查,入院诊断,护理诊断(生活状态,自理能力,心理状况)等重要临床护理信息的功能,2.护理评估表护理评估表是用于重症病人每日的临床护理记录,是重症护理的主要临床事实依据。

因此,除了要求自动继承入院评估的病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等)外,系统还应提供能记录主诉,现病史,症状体征(体温,脉搏,血压,心率等),体格检查,试验室检查,入院诊断,护理诊断(生活状态,自理能力,心理状况)等重要临床护理信息的功能。

3、感染监测表感染监测表是针对重症感染病人进行感染监测记录感染状态的电子表格。

内容应包含;抗生素/激素投入记录;痰涂片/痰培养/尿培养/血培养/便球杆菌等记录。

4、呼吸监测表呼吸监测表是针对严重呼吸衰竭病人专门监测呼吸状态的监测电子表格。

内容应包含;呼吸全参数设定,通气监测结果,气道管理等。

5、出院评估表出院评估表是对整个重症监护过程的总结性记录。

是进行重症护理康复治疗的主要护理临床事实依据。

除了能自动继承的病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等)外,系统还应提供记录入院宣教,出院诊断,出院评估,出院指导等重要临床护理信息的功能。

1.7 病程管理重症治疗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治疗过程中完备的临床记录是重症监护病房临床业务中不容马虎的重要基础工作。

现行的重症治疗的临床记录是通过纸面首程(病历)记录,病程记录,病案首页实现的。

同时,按我国卫生部相关规定重症病人住院期间要进行重症评价。

因此,系统应提供相对应的病程管理功能。

1.首程记录表首程记录表用于病人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首日的临床记录,是开始进行重症治疗的主要临床事实依据。

系统提供除了自动继承(从入院评估)的病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等)外,还能提供主诉,现病史,症状体征(体温,脉搏,血压,心率等),检查,诊断等重要临床信息的输入处理功能。

2.病程记录表系统提供的病程记录表用于重症病人治疗业务的每日临床记录,是每日进行重症治疗的主要临床事实依据和医疗依据。

系统除了能自动继承的病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等)外,主要还应能记录主诉,重要病史,症状体征(体温,脉搏,血压,心率等),检查,诊断等重要临床信息以及诊疗计划。

3.病案首页病案首页是对整个重症治疗过程的总结性记录。

是进行重症下一阶段治疗的主要临床事实依据。

除了能自动继承的病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等)外,系统还应提供能记录主诉,重要病史,症状体征(体温,脉搏,血压,心率等),检查,诊断等重要临床信息以及诊疗计划的功能。

4.重症评价为了把握危重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需要一种客观的、简便而实用的、能评估病情并对以后做出预测的评分方法。

按我国卫生部相关规定重症病人住院期间要进行重症评价。

目前国内医院常用有,APACHE Ⅱ评分, Glasgow昏迷评分等。

系统应提供对危重病人的病情进行定量的评价的功能。

同时系统还应根据临床需要为用户定制各种评分工具(如killip classification、CCS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NYHA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