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蛛网膜炎 第1期:根性期,病理症状仅局限于单个或几 个神经根,这些神经根有明显的炎症反应或水 肿。 第2期:蛛网膜炎期,神经根由于纤维蛋白渗 出而粘连聚集,但仍处于蛛网膜下腔的中心位 臵。 第3期:粘连性蛛网膜炎期,神经根与硬膜囊 周围粘连,造成中央管空虚。
脊柱融合失败 松质骨:松质骨移植通过爬行被替代,新的组 织沿着已生产的血管或者移植的松质骨已存在 的管道生长。长入的是成骨细胞,它们被覆盖 在已死的旧骨面上。旧骨被重吸收,更多的新 骨沉积。这种新骨沉积在旧骨上面的现象,伴 随着旧骨的溶解称为爬行替代 皮质骨:皮质骨融合需替代成骨的逆过程。在 成骨细胞沉积之前需破骨细胞溶解。松质骨移 植血管床丰富,骨生长更快。所有的松质骨被 替代时,皮质骨则尚未发生融合。椎板减压所 得到的大部分为皮质骨,作为植骨材料时融合 率低。
FBSS的发生率约为10-40% 随着腰椎手术量的增越多,成功 率越低,初次手术成功率超过50%,第二次 手术成功率只有30%,第三次手术仅有15% 的成功率,第四次手术其成功率就会降至5%
术前因素
术中因素 术后因素
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 Carrage等证实:心理社会因素比机体结构 异常对腰椎术后发疼痛和功能障碍更有预见 性
融合器及椎弓根螺钉位臵不当也会导致神经 受压和放射性疼痛 神经根损伤
融合器移位
A:L3/4,L4/5椎管狭窄,行椎间融合。B:术后3个月L4/5 椎间cage向椎管内移位。C: 腰椎翻修术后,取出cage,行椎板植骨融合,椎间隙组织术后病理见炎性肉芽组织。
融合器臵入过浅
D:L4/5椎管狭窄,行椎间融合,术后患者出现频发的腰背部抽搐样疼痛。E:腰椎翻修术 后,重新放置cage,术中见cage卡压右侧神经根。
诊断遗漏 神经根可同时多处受压
骨质疏松 腰椎术后7%-20%的腰腿痛患者与骨质疏 松有关 手术破坏脊柱的稳定性 脊柱失稳+术 后骨质吸收增加 微骨折,甚至椎体 压缩性骨折 术后残留疼痛症状经久 不愈。
手术技术欠佳 节段性纵向加压不足,神经根管加压不充分 和椎间孔狭窄未处理等 过度的减压造成脊柱不稳而导致疼痛
溧阳市人民医院骨科 刘杰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
1981年Burton等提出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是指一次或多次手术后, 患者出现复发性的或持续性的下腰痛,伴或不 伴有放射性神经痛 有学者认为:当腰椎手术后效果没有达到患者 和外科医生的预期手术效果者,就可认为是腰 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硬膜外瘢痕 对于硬膜外腔隙的手术操作来说,硬膜外瘢痕 是不可避免的。 可能是20%-36%的FBSS患者持续疼痛的原因 腰椎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可造成神经根栓系 继发性的硬膜外瘢痕也可干扰到脑脊液的流动, 导致神经根因痛觉过敏。 硬膜外瘢痕可压迫神经根的供应血管而造成其 供血不足
蛛网膜炎 第1期:根性期,病理症状仅局限于单个或几 个神经根,这些神经根有明显的炎症反应或水 肿。 第2期:蛛网膜炎期,神经根由于纤维蛋白渗 出而粘连聚集,但仍处于蛛网膜下腔的中心位 臵。 第3期:粘连性蛛网膜炎期,神经根与硬膜囊 周围粘连,造成中央管空虚。
其他因素
假关节的形成 硬膜外血肿 获得性的腰椎滑脱 硬脊膜疝
90%的FBSS的避免在于患者的选择 腰背痛患者评估的5个问题 1.这确实是躯体上的功能障碍吗?是否病史和体 检暗示非躯体上或非器质性的疾病? 2.这种临床表现是否是诊断的陷阱。 3.这是否是机械性腰背痛?如果是,是何种综合 征? 4.是否病史和体格检查可以提示定位线索。 5.影像学资料是否存在结构性病变,是否可以解 释相应的临床综合征。
疾病进展 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高达15%,包括原 位椎间盘突出者和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者。 进行性腰椎不稳 邻近节段退行性病变(adjacent segment disease ,ASD)
椎间隙感染 据报道:微创手术椎间隙感染的发生率接 近1%。 标准椎板切除或椎间盘切除术椎间隙感染 的发生率接近0.5%。
有抑郁、焦虑、疑病症等精神因素者,腰椎 术后效果往往不佳 腰椎间盘摘除术者而言,心理测验低分者术 后效果可能较差
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
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
手术相关因素
多次手术可使脊柱不稳发生的风险性加大
诊断错误 诊断遗漏
诊断错误之鉴别诊断 非机械性腰背痛的鉴别诊断
诊断错误之鉴别诊断 坐骨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谢 谢!
手术节段定位错误
手术节段定位错误的发生率为2.1%-2.7% 手术节段错误却未被察觉的可能性为 0.57%-0.72% (移行椎的干扰) 手术节段错误导致产生疼痛的根源未解除, 故术后出现持续性的疼痛
椎管减压因素
椎间孔狭窄可能由于韧带增生肥大造成,也可能 是远外侧椎间盘突出引起 减压不充分:单个神经根的多次受累,多个神经 根受累,侧隐窝狭窄的忽略,椎管中央减压不充 分,椎间孔型椎间盘突出,“联合神经根”。 过度减压,可导致腰椎不稳,甚至导致椎弓根峡 部骨折、腰椎融合失败而形成假关节。
“联合神经根”
A:L4/5间隙的髓核突出向中央移行,患者存在L5,S1的症状。B:L5/S1间隙的髓核突出 向头侧移行,引起L5、S1神经根的损害。
“联合神经根”
C:图B患者的MRI。D:L4/5间隙的髓核突出向头侧和中央移行,患者产生L4,L5神经根 的受累的症状。
疾病进展 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高达15%,包括原 位椎间盘突出者和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者。 进行性腰椎不稳 邻近节段退行性病变(adjacent segment disease ,A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