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环天线确认系数校准和不确定度评定

三环天线确认系数校准和不确定度评定

2019年6月25日

第3卷第12期现代信息科技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un.2019

Vol.3

No.1244

2019.6三环天线确认系数校准和不确定度评定

刘晓琴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656)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三环天线系统的原理、

结构及其技术参数,

确认系数的校准方法和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

符合GB/T

6113.104-2016/CISPR 16-1-4:

2012中对三环天线的技术要求。

同时结合多家设备生产商生产的三环天线的功能及技术参数,

提出了三环天线的计量特性、

测量标准、

校准方法不确定度评定等过程满足生产、

使用和溯源的技术要求,

可做为三环天线校准

的方法参考和技术依据。

关键词:

三环天线;

计量特性;

确认系数;

巴伦-偶极子;

不确定度

中图分类号:

TN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706(

2019)

12-0044-04

Calibration Method of Confirmation Coefficient and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for Three-loop Antenna

LIU Xiaoqin

(Guangzhou GRG Metrology and Test Co.,Ltd.,Guangzhou 510656,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structure and calibration method of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confirm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evaluation process of the uncertainty of the three-loop antenna system,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GB/T 6113.104-

2016/CISPR 16-1-4:2012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antenna. At the same time,combined with the functions and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he three-loop antenna produced by sever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s,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measurement,

measurement standards and calibration method uncertainty of the three-ring antenna are met,which can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production,use and traceability. It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and technical basis for the calibration of three-loop antenna.

Keywords:

three-loop antenna;measurement characteristics;confirmation coefficient;balun-dipole;uncertainty

收稿日期:

2019-05-100 引 言

三环天线系统由三个相互垂直的、

通常直径为2m的大

圆环天线(

LLAS)

构成,

由非金属底座支持,

用于测量由

单台受试设备发射的磁场所感应的电流,

受试设备置于环形

天线系统的中心。

三个相互垂直的大圆环天线能够以规定的

准确度来测量所有极化方向上的辐射场的干扰,

而不用旋转受试设备或改变大圆环天线的方向。

每个大圆环天线的输出

端有一个1A/1V的电流探头,

可将被测电流转换为输出电

压,

使确认系数的校准转化为大圆环天线的插入损耗校准。

1 计量特性

直径为2m的标准三环天线确认系数如图1所示。

60

70

80

90

100

110

0.01 0.02 0.04 0.08 0.1 0.2 0.4 0.6 0.8 1 2 4 6 8 10 20 30

频率/MHz确认系数/dB(Ω)

图1 直径为2m的标准三环天线的确认系数

直径为2m的三环天线确认系数与图1中给出的确认系数之间偏差不超过±

2dB。

非标准直径的三环天线系统的确认系数和标准直径

D=2m)

的三环天线系统的确认系数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第12期45

2019.6非标准直径三环天线系统的确认系数可用式(

1)

计算:

F

D=F

0-S

D (

1)

式中:

F

D——

非标准直径三环天线的确认系数,

dB(Ω);

F

0——

标准直径三环天线的确认系数,

dB(Ω);S

D——

相对灵敏度,

dB。

2 测量标准及其它设备

三环天线确认系数校准使用的测量标准及设备如表1

所示

。15

10

5

0

-5

-10

-15

0.01 0.02 0.05 0.1 0.2 0.5 1 2 5 10 20 30相对灵敏度/dB

频率/MHz1m

2m

3m

4m1.5m

图2 直径为D的大环天线相对标准直径(

D=2m)

的大环天线的灵敏度S

D

3 确认系数的校准

1)

按图3连接网络分析仪,

并进行测量前的直通校准。

网络分析仪的测量模式设置为传输测量S

21或S

12,

扫描模式设

置为对数频率,

源信号功率设置为-10dBm,

中频带宽设为

不大于100Hz,

起始频率为9kHz,

终止频率大于30MHz。

网络分析仪线缆2

线缆1衰减器

图3 直通校准连接示意图

2)

在网络分析仪的测试端口连接测试线缆1和测试

线缆2,

线缆1和线缆2之间接6dB或10dB衰减器,

对网

络分析仪进行直通校准。

3)

按图4连接仪器,

将网络分析仪的输出端线缆1

带衰减器接至巴伦-偶极子的输入端,

大环天线的输出端

经同轴开关接至网络分析仪的输入端。

网络分析仪线缆2

线缆1巴伦-偶极子

线

图4

网络分析仪法校准连接示意图名称测量范围技术性能

网络分析仪频率范围:

9kHz~

30MHz

动态范围:

≥100dB传输跟踪:±

0.1dB

巴伦-偶极子频率范围:

9kHz~

30MHz路径衰减/插入损耗:<

0.5dB

其他路径干扰:>

45dB

衰减器频率范围:

9kHz~

30MHz

衰减值:

6dB或10dB最大允许误差:±

0.5dB表1 测量标准及设备

4)

巴伦-偶极子用支架置于被校大环天线的同一平

面,

并使巴伦-偶极子的转动轴位于大环天线的圆心处,

水平放置初始位置为0°(

如图5所示的位置1)。

23

74

815

6

测量设备射频信号源大环天线(

L.L.A)

巴伦-偶极子

图5 确认系数校准位置图

5)

用网络分析仪标记功能读取不同频率点的测量值

插入损耗)

V

0,

所选频率点应包括三环天线频率范围的下限

9kHz和上限30MHz。

确认系数实测值F

0=V

0+6dB,

记录于

原始记录中,

并保存网络分析仪测量量值图。(

注:

确认系

数是发射信号的开路电压值,

而测量结果S

21或S

12是源信号

在输出阻抗为50Ω

负载的电压,

因此测量结果差6dB。)

6)

确认系数误差按式(

2)

计算:

=F

N-(

V

0+6dB)

2)

式中:

△——

确认系数误差,

dB;

F

N——

确认系数标称值,

dB(Ω);刘晓琴:三环天线确认系数校准和不确定度评定第12期现代信息科技46

2019.6V

0——

网络分析仪测量值,

dB。

7)

转动巴伦-偶极子的角度,

重复上述校准步骤,

分别在位置2,

45°;

位置3,

90°;

位置4,

135°;

位置

5,

180°;

位置6,

225°;

位置7,

270°;

位置8,

315°

进行确认系数的校准,

校准过程中保持巴伦-偶极子与被

校大环天线共面,

校准位置如图5所示。

8)

第一个大环天线校准完后,

分别置巴伦-偶极子

于第二、

第三大环天线的平面内进行校准,

重复上述操作步

骤,

并记录结果于原始记录中。

4 确认系数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4.1 测量模型

用网络分析仪和巴伦-偶极子对三环天线进行校准的

测量模型为:

F=-V

0+δ

Balum+δ

Cable+δ

Γ+6dB (

3)

式中:

F——

三环天线的确认系数;

V

0——

网络分析仪示值;

δ

Balum——

巴伦-偶极子引入的误差;

δ

Cable——

电缆线位置及偶极子与大环天线不共面引入的

误差;

δ

Γ——

系统失配引入的误差。

4.2 不确定度来源

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有:

网络分析仪电平测量动态准确度、

传输测量误差、

巴伦-偶极子的损耗、

线缆位置及偶极子

与大环天线不共面、

系统失配误差、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

定度分量等。

4.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4.3.1 网络分析仪电平测量动态准确度引入的不确

定度分量u

1

网络分析仪-90dB电平测量动态准确度最大为±

0.8dB,

按均匀分布,

取k

=,

则不确定度分量u

1

=0.8dB/=

0.462dB。

4.3.2 网络分析仪传输跟踪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

量u

2

网络分析仪传输跟踪测量9kHz~

30MHz最大允许误

差为±

0.04dB,

按均匀分布,

取k

=,

则不确定度分量

u

2

=0.04dB/=0.023dB。

4.3.3 巴伦-偶极子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

3

巴伦-偶极子的插入损耗为0.5dB,

按均匀分布,

k=,

则不确定度分量u

3

=0.5dB/=0.289dB。

4.3.4 网络分析仪示值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分量u

4

网络分析仪测量电平时分辨力为0.05dB,

按均匀分布,

k=,

由分辨率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u

4

=0.025dB/

=0.014dB。

4.3.5 线缆位置、

偶极子与天线不共面及环境影响

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5

线缆位置、

偶极子与天线不共面及环境影响引入的最大误差为0.3dB,

按均匀分布,

k

=,

由此引入的不确定度

分量为:

u

5

=0.3dB/=0.173dB。

4.3.6 系统失配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6

系统失配包括网络分析仪发射端和电缆之间的阻抗不匹

配、

电缆和偶极子之间的阻抗不匹配;

接收端转换开关和电

缆之间阻抗不匹配、

电缆和网络分析仪之间阻抗不匹配。

1)

校准前网络分析仪用校准件进行双端口校准,

根据网络分析仪技术指标其信号源和接收机端的反射系数

Г

S=Г

R=0.05;

电缆电压驻波比小于1.15,

其反射系数Г

C=

1.15-1)

/(

1.15+1)

=0.07。

失配误差△

=20lg(

1+2|Г

S|

C|)

=0.06dB,

按反正弦分布,

k

=,

由此引入的不确定

度分量为:

u

S1

=0.06dB/=0.04dB。

偶极子端口反射系数Г

B=0.06;

电缆反射系数Г

C=

0.07。

失配误差△

=20lg(

1+2|Г

B||Г

C|)

=0.073dB,

按反

正弦分布,

k

=,

由此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u

S2=0.073

dB/=0.052dB。

发射端阻抗不匹配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

S

=

=0.066dB。

2)

接收端转换开关电压驻波比小于1.2,

其反射

系数Г

SW=(

1.2-1)

/(

1.2+1)

=0.091;

电缆反射系数

Г

C=0.07。

失配误差△

=20lg(

1+2|Г

SW||Г

C|)

=0.11dB,

按反正弦分布,

k

=,

由此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u

R1

=0.11dB/=0.078dB。

电缆和网络分析仪接收端阻抗不匹配引入的不确定度分

量为:

u

R2=0.04dB。

接收端阻抗不匹配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

R

=

=0.088dB。

3)

系统失配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6

=

=0.11dB。

4.3.7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A

对三环天线系统Y向@10MHz进行重复性测量,

结果

如表2所示(

dB)。

表2 重复性测量结果

测量序号12345

测量结果73.773.573.873.573.6

测量序号678910

测量结果73.473.973.773.673.9

平均值73.66dB标准差s0.172dB

则由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u

A=s=-

-=0.172dB

由于测量重复性包含了人员读数时因分辨率引入的误

差,

因此由分辨率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

4和测量重复性引

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

A取大者。

4.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4.4.1 主要不确定度汇总表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如表3所示。(

下转49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