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替格瑞洛相关的呼吸困难教程文件
替格瑞洛相关的呼吸困难教程文件
• 替格瑞洛:无需激活,本身为活性药物,且代谢产物亦具有活性
Schomig A. NEJM 361;11:1108-11
受基因多态性影响
不受基因 多态性影响
中国ACS患者后羿研究:与氯吡格雷相比, 替格瑞洛快速、强效、一致抑制血小板聚集
替格瑞洛组
IPA为氯吡格
雷的4.9倍
P<0.0001
P<0.0001
• 如果呼吸困难较轻且患者能耐受,继续替格瑞洛治疗, 并对其进行密切观察。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2):1-9
PLATO-呼吸困难亚组:替格瑞洛呼吸困难多为轻中
度,多在早期发作,停药后多数可缓解
指标
替格瑞洛(n=9235) 氯吡格雷(n=9186)
呼吸困难处理策略: 确诊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选择是否停药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 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的患者慎用替格瑞洛; • 替格瑞洛治疗过程中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首先评估
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是否加重,排除原患疾病及其他 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
• 如果呼吸困难加重或患者无法耐受,排除其他原因后考 虑停止替格瑞洛治疗;
A2A
抑制 替格瑞洛
抑制 P2Y12
血小板
血小板活化/聚集
抑制P2Y12受体1,2
√ 抗血小板效应
抑制ENT-1对腺苷再摄取3,4,6
加强的局部腺苷反应可导致: √ 额外的血小板聚集/活化抑制作用3 √ 心肌保护6 √ 血管舒张5,7,8 √ 一过性呼吸困难7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9:
替格瑞洛通过抑制红细胞膜上腺苷酸平衡型核苷转运体-1对腺苷的摄取,增加血浆腺苷浓
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处理
梁廷臣
替格瑞洛:非前体药物,不经肝酶代谢,直接起效
不同P2Y12受体抑制剂代谢途径
在体内无生物转化
替格瑞洛 普拉格雷
水化作用
结合
氯吡格雷
活性代谢产物 中间代谢产物 前体药
• 氯吡格雷:经过酯化作用和2步氧化作用成为活性代谢产物 • 普拉格雷:经过1步氧化作用成为活性代谢产物
5.van Giezen JJJ, et al. J Cardiovasc Pharmacol Ther 2012; 17:164-172. 6.Wang K, et al. Thromb Haemost. 2010; 104:609-617. 7.Wittfeldt A,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3; 61:723-727. 8.Alexopoulos D, et al. Circ Cardiovasc Interv 2013; 19:5121-5126. 9.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44(2):1-9
呼吸困难发生率(%,n) • 重度
14.5(1339) 0.4(39)
8.7(798) 0.3(24)
发作中位时间(d)
23
43
因呼吸困难停药(%)
0.9
0.1
PLATO呼吸困难亚组:数据来自PLATO研究,共纳入18421例ACS患者,其中9235例接受替格瑞洛、 9186例接受氯吡格雷。主要终点事件:心梗卒中和心源性死亡复合终点
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血小板抑制快速 达峰,并能长时间维持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经ADP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比较
75.2±20.5
75.4±19.5
78.4±18.6
58.2±5.2 58.1±5.3
P=0.09
62.1±5.5
P<0.05
63.4±8.5
P<0.05
64.3±7.4
P<0.05
血小板抑制率(%)
P<0.0001
血
P=0.0021
78.0
79.4
68.4
小 板
替格瑞洛(n=28) 24h P2Y12反应单
聚
位<240的患者比
集
48.2
例:替格瑞洛组
抑
P=0.0396
制
率
8.0
100%,氯吡格雷
25.0
27.4
26.0
组仅75.9%
( %)
9.8 -4.4
氯吡格雷(n=29)
0.5h
2h
8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4h
度 ,导致额外的血小板抑制 ,并增加冠脉血流速度、改善外周动脉功能、减少心肌梗死
(MI)面积 、抑制动脉内膜增生。这些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临床获益相关。
ENT:平衡型核苷转运载体 1.van Giezen JJJ, et al. J Thromb Haemost 2009; 7:1556-1565. 2.Wallentin L. Eur Heart J 2009; 30:1964-1977. 3.Nylander S, et al. J Thromb Haemost 2013; 11:1867-1876. 4.Armstrong D, et al. J Cardiovasc Pharmacol Ther; In press.
6周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
与噻吩吡啶类药物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具有更快、更强及更一致的抑制血小板效果 ,对于急诊PCI具有重要意义
后羿研究: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180mg负荷剂量,90mgBID)和氯吡格雷(600mg负荷剂量,75mgQD)组,同 时均接受阿司匹林(300mg负荷剂量,100mgQD)治疗,随访6周。主要终点事件:首剂量后2小时IPA;次要终点事件:首次负荷剂量后0.5、8、 24小时和6周IPA 1. Chen YD, et al. Int J Cardiol. 2015; doi: 10.1016/j.ijcard.2015.06.030 2.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2):1-9
研究纳入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1200例行PCI的患者,分为氯吡格雷组600例和替格瑞洛组600例,观察口服负荷剂 量药物后2、24、48h 血小板聚集抑制情况
张志华,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5;8(23):45-49
替格瑞洛具有 抑制P2Y12受体和腺苷摄取的双重作用机制
红细胞
ENT-1 腺苷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
“呼吸困难是替格瑞洛的常见副作用,可能与血浆腺苷浓度升高有关。替 格瑞洛导致的呼吸困难多为轻中度、多在早期发作,多数自行缓解,约 0.9%的患者因呼吸困难停药。多数患者可以耐受或在3天内自发改善,鉴 于停药或换药会使ACS高危患者临床获益减少,风险增加,故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