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卷第5期
2011年9月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Vo1.24 No.5
September 201 1
论高新区高层次人才集聚功能及其开发
——以宁波高新区为例
王锦,丁春文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12)
摘要:高层次人才是当今经济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人力资源。高新区之所以能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成长和经济发展 的综合竞争优势,正是因为其独特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功能。根据高新区发展的客观规律,其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功 能将随着自身发展不断得到强化。宁波高新区作为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人才集聚功能大有潜力可 挖。 关键词:高新区;宁波高新区;高层次人才;人才集聚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250(2011)05—0020—04
目前,世界各国建立的各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科技园区等,统称高新区,下同)已有2000多
个,建设高新区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高新区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聚高层次人才上具有独特的 作 。本文以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宁波高新区,下同)为研究对象,分析高新区高层次人才
集聚功能,探讨其高层次人才集聚功能的开发。
1 高新区高层次人才集聚功能分析
美国硅谷是高新区的典范,成为各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模仿对象。硅谷成功的奥秘在于其具有 无与伦比的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目前,我国已有50多个国家级高新区。宁波高新区前身是宁波市科
技园区,始建于1999年7月;200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宁波
高新区已引进各类科技人才2.8万人。高新区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巨大吸引力,在于其独特的高层次人
才集聚机制 1.1 高新区高新产业对高层次产业人才的集聚力
高新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高新产业是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换的集中体现。当前,宁波调整
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就是加快高新技术利用,推进高新产业发展。高新产业对高层次人才
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宁波高新区始终站在推动宁波高新产业发展的前列,紧紧围绕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
加大招商引资和企业培育力度,高新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宁波高新区已经集聚各类高新产业企业2000 多家,初步建成了微电子、新能源与节能、软件等产业园,并被批准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国家绿色能源与
照明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新材料宁波产业基地高新区分基地。宁波高新区高新产业的集聚是高层次产业
人才发展的天然平台,也自然成为宁波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
1.2高新区研发机构对高层次研发人才的集聚力 宁波高新区一直将集聚高水平研发机构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核心任务。通过与中科院、兵
科院、浙江大学的合作.引进共建了“两院一校”一批高水平科技研发机构;通过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开展科 技合作,先后引进建设了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微软宁波技术中心等一批企业研发机构,形成了比较完
收稿日期:2011—06—29 作者简介:王锦(1976一),女,陕西西安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
・ 20 ・
王 锦,丁春文:论高新区高层次人才集聚功能及其开发 第5期
整的科技研发创新链。目前,宁波高新区已集聚科技研发机构150多家,其中国家级科技研发机构及其分
支机构28家,市级以上科技研发机构75家。高新区的研发机构吸引了大量的高层次研发人才。
1.3 高新区创业孵化器对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集聚力 宁波高新区一直把创业载体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集聚了大量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目前,宁波
高新区已建成以宁波市科技创业中心、浙大科技创业中心等综合孵化器,嵌入式软件、互联网、新能源等
专业孵化器,以及lO万平方米的企业加速器等为主体的科技创业基地。高新区孵化总面积达4O万平方
米,累计孵化科技企业800多家,毕业企业100多家,基本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模式多样化的创业 孵化体系。宁波市政府还与科技部火炬中心、国家风险开发事业中心在高新区联合举办中国创业计划大
赛,截至2010年底,大赛已成功举办9届,500余个参赛项目成功创业,风投融资近2亿元。创业计划大
赛已成为项目与资金、创业者与投资者交流的盛会,确立了“创业在宁波”这一著名创业品牌,吸引了包括 归国留学生在内的全国各地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
1.4高新区优越环境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力
宁波高新区出台各种政策,采取种种措施,为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宁波高新
区联合金融机构建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为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充分利用宁波
民营资本雄厚的优势,促进民间资本与创业企业的对接;开展“三板”市场试点单位申报工作,做好拟挂牌
企业的相关准备工作;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专项用于资助企业科技项目、专利申报及科技奖励;出台
了关于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对高层次人才在购房、租金等方面给予补贴。同
时,实施了新社区建设、公益事业、旧城改造等工程,全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教育管理体制,使高新
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更加完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人居环境得到优化。这些举措进一步强化了宁波
高新区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力。
2 高层次人才集聚功能强化是高新区发展的客观规律
高新区的发展客观上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大致可概括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在不
同发展阶段,高新区的工作重点、主要特点有着显著的不同(如表1)。
表1高新区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和主要特点
目前全世界已有的2000多个高新区,有一大半处于高新区发展的起步阶段,有将近一半处于发展阶
段,只有极少数处于成熟阶段。宁波高新区在短短几年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起步和发展阶段齐头并进,
迅速实现了企业集聚与创业孵化功能。要实现并巩固前两个阶段的发展成果,宁波高新区必须继续采取
跨越式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其高层次人才集聚功能,建立人才高地。
3 高新区高层次人才集聚功能的开发
3.1 通过跨国公司进驻集聚更多高层次人才
高新区在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上具有很强的机制优势.在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上具有独特的系统优
势。因此,高新区对跨国公司研发、生产全球一体化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表现在:一方面,高新
区具有无可比拟的研发人才优势,同时,其灵活的人才培养、开发和利用机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
・ 2l ・
2011年9月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高新区具有鼓励研发的优惠政策,具有充分的研发信息沟通渠道与机制,可以促进
高层次人才研发水平。而跨国公司在技术、管理、薪酬等方面的诸多优势,以及其职业发展前景,对高层次
人才的吸引力也是独一无二的。高新区引进跨国公司,或者说跨国公司进驻高新区,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通过吸引跨国公司进驻高新区,进而实现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可以进一步提升高新区高层次人才集
聚功能。目前,进驻宁波高新区的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五百强企业,还为数不多。为适应跨国公司研究与
开发全球一体化战略的需要,宁波高新区应围绕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力争引进某些优势产业的跨国公 司.使其成为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全球一体化的“桥头堡”,进一步强化宁波高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集聚
功能。 3.2通过领军人物引进集聚更多高层次人才
领军人物是高层次人才集聚过程中的“领头羊”。领军人物对高层次人才群体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
聚力。谁拥有“领头羊”,谁就能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稳操胜券。宁波高新区十分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
进、培养与使用,围绕重点发展产业、重大建设工程、重点科研项目,依托国家人社部“百千万人才T程”、
教育部“长江学者”工程、浙江省“】51”人才_1=程、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等重大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培养
中青年科技创新型拔尖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取得了不少成绩。
根据新近 台的《宁波围家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宁
波高新区将累计引进各类研发机构300家,累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20家;到2015年,宁
波高新区各类人才总量超过5万人,当年专利授权数达到1500件。届时,初步形成创新型人才高地,为创 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要实现这一目标,宁波高新区必须首先加大对领军人物的引进
与培养。
3.3强化科技型小企业孵化。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 高新区积聚高层次人才的功能,不仅可以通过大型跨国公司进驻来引进,也可以通过孵化科技型小
企业来培养。对于中小企业云集的宁波来说,通过孵化科技型小企业实现高层次人才聚集,是宁波高新Ⅸ
一个现实而高效的选择。
高新 对科技型小企业的孵化功能,是高新区利用自身的政策、管理、服务优势,为科技型小企业提
供系统的、全方位的服务,既包括科技型小企业创办程序、管理咨询、政策服务等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其他
中介服务,诸如会计、律师、审计、保险、公证、教育培训、市场营销等。高新 的科技型小企业孵化器,还町 以为科技型小企业的创业者提供低租金办公场所、秘书、通信设施、计算机与技术、法律、管理咨询等综合
服务 高新区科技型小企业孵化功能开发的关键是改善和提高创业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利川科
技创新资源的能力,即新型人才资源、新型金融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能力等。
目前.宁波高新区正采取多种措施,完善其科技型小企业孵化功能。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
投资”的原则,宁波高新区进一步加快了宁波市科技创业中心、浙大科技园宁波分园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
载体建设,努力建成符合宁波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的专业孵化器和特色孵化器,成为高新 人才集
聚、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等重要的配套和支撑,成为构建产业链、进行产业分T合作、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
组成部分,真正把孵化机构建设成为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科技型企业家培养的“摇篮”。
通过强化科技型小企业孵化。实现培养、集聚更多高层次人才的目标,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事实
证明,高新 通过对科技型小企业的孵化,可以迅速达成高层次人才培养、聚集的目标,成本低,成效大;
还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本土化。
3.4通过官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新区的高层次人才集聚
我国高新区发展实践证明,官产学研合作是高新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高新区创业
人才集聚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府是高新区高层次人才集聚功能开发的制度安排者、提供者;大学
及科研机构在高新区高层次人才积聚功能开发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产业界是高新区发展壮大的主
体
・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