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星轮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设计

外星轮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设计

!量 Q 二三Z CN41—1148/TH 轴承201295期 Bearing 2012,No.5 外星轮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设计 陈怀刚,梁兴江,李慎华,赵圣卿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471039) 摘要:介绍了外星轮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接触角及其他参数的选取,最后给出了 该类型超越离合器的一般设计方法。 关键词:超越离合器;外星轮;滚柱;接触角;转矩 中图分类号:TH13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3762(2012)05—0015—04 符号说明 6——滚柱长度,mm c——滚柱与工作面的接触点到离合器轴心 线间的距离,mm d——滚柱直径,mm D——内环直径,mm ——当量弹性模量,MPa ——外星轮对滚柱的摩擦力,N FB——内环对滚柱的摩擦力,N ——弹簧压紧力,N K ——与原动机类型有关的动载荷系数 K2——与工作机类型有关的动载荷系数 ——精度系数 £——滚柱中心到离合器中心间的距离,mm m——滚柱质量,kg ——离合器转速,r/min ⅣA——外星轮对滚柱的正压力,N Ⅳ ——内环对滚柱的正压力,N ——外星轮对滚柱的合力,N ——内环对滚柱的合力,N ——离合器的计算转矩,N・mill ——离合器需要传递的转矩,N・mm z——滚柱数 , ——滚柱与外星轮、内环间的静摩擦系 数 ——接触角,(。) ——外楔角,(。) ——内楔角,(。) P ——滚柱与外星轮接触点的当量半径,mm 收稿日期:2011—11—18;修回日期:2012—02—28 H——接触应力,MPa [or ]——许用接触应力,MPa 外星轮滚柱式超越离合器是一种通过主、从 动部分相对运动速度的变化或旋转方向的变换能 自动接合或脱开的离合器。这种离合器仅在一个 方向上输入传递扭矩,而当输入方向相反或者在 传动方向上输出端转速超过输入端转速时,则自 动脱开。 1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外星轮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基本结构如图1所 示,主要由外星轮、内环、滚柱、保持架和弹簧等零 件构成,依靠滚柱的楔紧作用传递扭矩。为了获 得楔形间隙,实现夹紧或放松滚柱,以达到离合器 接合或松脱的目的,外星轮的工作面通常情况下 为3个轴向平面,另外,工作表面也有对数螺旋面 和偏心圆弧面等不同形式。其中,平面形式的外 星轮工作面容易加工,但楔角随滚柱和平面的磨 损会发生变化,此形式的离合器使用寿命不长;对 数螺旋面的楔角为常数,不随磨损而变化,此形式 的离合器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但加工困 难;偏心圆弧面的加工难易程度和使用寿命则在 前两种形式之间,此形式的离合器使用寿命比平 面形式的高3—3.5倍。但若在平面形式的工作 面上镶嵌硬质合金块,则其耐磨性会显著提高口J。 图1所示的外星轮工作面为偏心圆弧面形式。 如图1所示,外星轮上具有与滚柱数目相同 的型腔,滚柱通过保持架定位,保持架则通过外星 轮型腔定位,在弹簧的作用下,滚柱滑至外星轮型 腔中的工作面上,当在内环上施加转矩时,滚柱就 被楔入内环和外星轮工作面之间,同时闭锁这些 

零件来传递转矩,离合器处于自锁状态。这些滚 ・16・ 《轴承))2012.No.5 

1一外星轮(从动元件);2一内环(主动兀件);3一弹簧; 4一滚柱;5一保持架 图1 外星轮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结构示意图 柱的楔入仅在主动元件(内环)试图比从动元件 (外星轮)转动得快时才出现;而当从动元件试图 比主动元件转动得快时,滚柱就从楔住状态脱开, 并在外星轮和内环的滑动面上滚动或滑动,此时 外星轮与内环脱开,离合器处于超越状态 J。 2接触角的选取 接触角是超越离合器的重要参数之一,对超 越离合器的工作性能有显著影响。因此,实现外 星轮滚柱式超越离合器正常工作的关键是选择恰 当的接触角 。 2.1受力分析 当内环受逆时针方向转矩或外星轮受顺时 针方向转矩时,滚柱被楔入内环和外星轮工作面 之间,离合器传递转矩,滚柱处于平衡状态。下 面以滚柱为分析对象,其受力情况_3 如图2所 示。 

图2滚柱受力分析图 滚柱与外星轮的接触点A处,滚柱受正压力 Ⅳ ,方向由 指向滚柱中心点0;外星轮对滚柱的 摩擦力 ,方向沿A点的切线向左;两者的合力为 尺 ,方向沿AB的连线由A指向B。 滚柱与内环相接触点 处,滚柱受正压力 Ⅳ ,方向由B指向滚柱中心点0;内环对滚柱的摩 擦力 ,方向沿 点的切线向左;两者的合力为 尺 ,方向沿AB的连线由B指向A。 弹簧压紧力 及弹簧对其产生的摩擦力很 小,为简化计算忽略不计。此时,滚柱处于平衡状 态,由平衡条件得 R : : :R 。 (1) 一 COS COS∞ ~ 滚柱所受摩擦力为 FA=NAtan 10, (2) FB=NBtan∞。 (3) 接触角为 = +∞。 (4) 如图2所示,在AAOB中,由于OA=OB= d/2,则t,=tO,即该类型超越离合器的内、外楔角 相等,且为其接触角的一半,故F =F ,N =N 。 2.2自锁条件的确定 若要离合器达到自锁,必须使滚柱与外星轮 和内环之间的实际摩擦力 , 不大于滚柱与外 星轮和内环之问的最大静摩擦力,即 FA≤ ANA, (5) FB≤ BNB, (6) 化简可得 = + ≤arctan A+arctan B。 (7) 通常情况下,由于外星轮、滚柱、内环的材料、 表面硬度和表面粗糙度基本相同,所以 = ,则 该类型离合器的自锁条件为 Ot ̄<2arctan/xA。 (8) 2.3接触角的选取 通常,本类型超越离合器的外星轮、滚柱和内 环的材料都为GCrl5,钢一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一 般取0.10—0.15,则 ≤l1。20 ~17。4 。若Ot角 太大,滚柱不易锁紧;若 角太小,则承受转矩时 接触应力较大,自锁后再转为超越状态时,滚柱不 易脱开。 对于工作面为平面的外星轮,一般可取a= 6。~8。(设计时一般取7。);而工作面为偏心圆弧 面或对数螺旋面的外星轮,由于滚柱磨损等因素 对Ot的影响不大,可取O/=10。一12。, 的试验极 限值约为14。一17 o[41。 3其他结构参数的选取 在符合结构需要的条件下,超越离合器各组 件的尺寸应尽可能小,既能减轻质量、降低成本, 又可以相应地减小离心力的影响。一般选取原则 如下:滚柱数取 =3—6,有需要时也可取 =8~ l 2 3 4 5

 陈怀刚,等:外星轮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设计 12,滚柱长度和直径的比值取b/d=1.5~3;内环 直径和滚柱直径的比值取D/d=7~9。表1列出 了各种用途超越离合器的 ,D/d及b/d值。 表1 z,D/d及b/d值 

4设计计算 4.1 离合器的计算转矩 离合器的计算转矩为 = (K + ) , (9) 式中: , 值的选取分别见表2、表3;考虑到零 件加工精度对滚柱间载荷分布不均匀的影响,外 星轮工作面为平面时K3=1.10~1.50;为偏心圆 弧面或对数螺旋面时K3=1.0—1.25。 表2系数K.的取值 原动机类型 电动机、液压传动0.25 12缸0.30 内燃机6缸0.40 4缸0.50 表3系数 的取值 工作机类型 轻型金属切削机床、木工机床、运输机、斗式提升机、卷扬机1.20 磨床、冲床、剪床、压榨机、架空索道 1.40 拖拉机、气锤、抛光滚筒、磨机、矿井通风机 1.60 吊车、挖掘机械、锻压机械、破碎机、碾砂机 2.O0 重型轧钢机、球磨机 2.80 4.2接触强度计算 若不考虑弹簧压紧力及滚动摩擦力,则滚柱 与外星轮接触点的正压力为 ] = , (1O) 式中:一般情况下 =0.1。 接触应力可用Hertz接触理论的线接触应力 基本公式计算 ,即 一叭 8层, …) 式中:p = 1 D・d/(D—d);钢对钢的当量弹性模 量E =206 GPa。应使 ≤[ ],许用接触应力 [17" ]值见表4。 表4许用接触应力 10 106 (0.5—1)×10 1 422~1 766 3 O41—3 237 4 120 4.3弹簧压紧力 弹簧压紧力通过滚柱中心,为保证滚柱与外 星轮接触,应克服离心力产生的摩擦力,所以弹簧 压紧力需满足 ] 。 (12) 4.4滚柱与工作面的接触点到离合器轴心线间 的距离 滚柱与工作面的接触点到离合器轴心线间的 距离C为离合器设计的一个关键参数,通过它可 以确定滚柱和外星轮的接触点位置。C值由下式 得到 C=( +d)/2COS +d/2。 (13) 5设计举例 具体的设计计算过程如图3所示。 初始数据:需传递的扭矩t J I 由(9)式计算出 I 根据工作特点选择外星轮工作面的形状及接触角口 I 根据离合器的工作空间尺寸选取 d和D,并由 表l协调它ql,L间的关系,初步选定b,dCl41D I 由(10)~(11)式计算接触点的正压力N和接触应力dH N 由(12)~(13>式计算F 和C I 图3计算流程图 某种场合用超越离合器的设计要求如下:工 作最高转速n=16 000 r/min,传递最大转矩 = 4O N・m,离合器需要楔紧的次数为1O 次,E W- 206 GPa,安装空间尺寸为qb25 mm×q

b42 mm× ・18・ 《轴承)2012.No.5 16 mm。 现根据要求设计了一个外星轮滚柱式超越离 合器,其工作面为偏心圆弧面,ot=10。,D: 30 mm,d=4 mm,b=12 mm, =12。由(9)一(11) 式分别得 =88.8 N・m,NA=4 933.3 N,orH= 2 532.2 MPa。由于离合器需要楔紧的次数为 1O ,由表4知[orH]=3 041—3 247 MPa,可知 or ≤[or ],所以选取的结构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将结构参数代人(11)~(12)式,得FT=2.85 N, C=18.742 mm 6 结束语 给出了外星轮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一般设 计方法,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尽量考虑离合器 的径向尺寸,特别是高速条件下,较小的径向尺 寸可减小离心力的影响。还要考虑主要零件的 材料,应使主要零件结合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 磨性,心部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承受冲击而避 免碎裂。为避免打滑,应保证弹簧及外星轮有足 够的刚度。 参考文献: [1]徐灏,蔡春源.机械设计手册:第4册[M].北京:机 械工业出版社,2001. [2]章永锋.航空发动机设计手册:第13册[M].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2001. [3] 王冠兵,唐开义,曹存厚.冲压外圈超越离合器滚柱 轴承的设计[C]//1991滚动轴承产品设计与应用学 术年会论文集:上册.洛阳: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技术 委员会,1991. [4] 阮忠唐.联轴器、离合器设计与选用指南[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 张展.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设计选用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编辑:温朝杰) (上接第4页) 或塔顶载荷转化计算得到,在分析、设计及校核轴 承时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描述载荷谱。 风电转盘轴承在作静强度分析、设计和校核 时,应考虑各种工况下的极限载荷,根据需要将各 个载荷分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对应的工况、要求 安全系数在载荷谱中描述出来,合格的转盘轴承 应该能够满足每种载荷情况的要求。 滚动接触疲劳作为转盘轴承滚道的主要失效 形式,设计时必须考虑,风电转盘轴承工作于复杂 的多载荷情况下,在描述滚动接触疲劳载荷谱时 应描述出风电转盘轴承各种工况对应的载荷大 小、等效转动角度或圈数等信息。 参考文献: [1] 熊礼俭.风力发电新技术与发电工程设计、运行、维 护及标准规范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科技文化 出版社,2005. [2] Erich Hau.Wind Turbines Fundamentals,Technolo- gies,Application,Economics[M].2nd ed.Bedin: Springer,2006. [3]单光坤,刘颖明,姚兴佳.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变桨 距机构分析与实验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07,29(2):209—212. [4]张仲柱,王会社,赵晓路,等.水平轴风力机叶片气 动性能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28(5): 781—783. [5]刘雄,陈严,叶枝全.水平轴风力机气动性能计算模 型[J].太阳能学报,2005,26(6):792—800. [6]Germanischer Lloyd.Guideline for the Certification of Wind Turbines[R].Germany:Germanischer Lloyd, Hamburg,2010. [7]Harris T A,Rumbarger J H,Butterfield C P.Wind Turbine Design Guideline DG03:Yaw&Pitch Rolling Bearing Life[R].Technical Report NREL/TP一500— 42362,2009. [8]JB/T 2300--1999,回转支承[S]. [9]Schaeffler KG.Catalog 404 Slewing Ring[DB/OL]. www.ina.con.20O9. [10]IMO.DV 105E Slewing Ring product Catalog[DB/ OL].www。goimo.com,2009. [1 1]IEC.Wind Turbines——Part 1:Design Requirements 『S].3rd ed.IEC 61400—1:2005. [12]侯宁.影响回转支承承载能力的四个参数[J].建筑 机械,2002(1):21—22. [13]Rolling Bearings——Dynamic Load Ratings and Rating Life『S].Geneva.2007. [14]Rothe Erde.Slewing Bearings[DB/OL].www. rotheerde.com,2009. [15]冈本纯三.球轴承的设计计算[M].黄志强,译.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编辑:温超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