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盐城沿海滩涂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
学院:城市学院101班 姓名:陈志伟 学号:10271145 课程名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盐城沿海滩涂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区内滩涂主要是1128—1855年间黄河大量倾注入海的泥沙,以及海底的部分泥沙在潮流等海洋动力作用下淤积而成的淤泥质滨海平原。根据资料统计,盐城沿海滩涂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区内共有高等植物559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4种;保护区内现已记录到各类动物计1 665种,其中哺乳动物计31种,鸟类394种,两栖动物8种,爬行动物26种,鱼类284种,昆虫508种,近海底栖和潮间带动物325种,浮游动物89种。上述动物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4种,二级保护动物84种。根据上述现状,在滩涂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应注重科研和规划,强化科学管理工作,以协调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滩涂湿地 保护 盐城
1 引言
盐城沿海滩涂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即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称盐城生物圈保护区,是以丹顶鹤等湿地珍稀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海滨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中国最大海岸带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其地理位置处于32°34′~34°28′N,119°48′~120°56′E之间,由盐城市沿海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和响水5县(市)滩涂组成,海岸线南北长约582 km,东西最大宽度约20 km,总面积4 530 km2,为一狭长地带。保护区建于1984年,1992年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委员会接纳为网络成员。根据调查研究,本区共有高等植物559种,动物1 665种,其中鸟类394种,有丹顶鹤、白头鹤等我国一级保护动物12种,大天鹅、白枕鹤等二级保护动物65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的鸟类190种,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中的鸟类53种。丹顶鹤的保护具有世界性的重要意义,目前世界野生种群数量仅2 600只,迁徙种群约1 600只,近年来此越冬的数量多时达1 128只,为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迁徙越冬种群。
2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的形成
江苏盐城海岸带位于中国海岸中部,是典型的粉砂淤泥质海岸,分属响水、滨海、射阳、大丰和东台5县市,即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区域范围。
早在1128年到1855年间黄河从江苏北部入海,长达700余年,在江苏的南端是长江入海口,南北两方的丰富径流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形成了广阔的苏北黄河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黄河入海的大量泥沙经过潮流、波浪作用的参与,又在三角洲两翼的海湾中形成了广阔的滨海平原,其成陆方式以沙洲并陆为主,以并陆后岸线的均匀淤长为辅。1855年黄河北迁后,泥沙来源骤减,致使射阳河以北开始侵蚀,射阳河以南仍在增长,保护区核心区滩涂现在仍以每年50~200 m不等的速度向海域延伸。以射阳河为界,北部地区在1855年黄河北归后,泥沙来源断绝,岸线侵蚀后退,岸线平直,潮间带海滩较窄,宽500~1 000 m。
射阳河口以南至新港岸段堆积的为粉砂淤泥质海岸,岸线走向北西,沿岸辐射沙洲主要分布在斗龙港以南的海域,沙洲脊之隔以10~20 m的深槽,沙脊为灰色细砂,砂量为80%。岸外有辐射沙洲掩护,是近千年来海岸不断淤长形成的海滨平原,其地面高程在2~4.5 m左右。其间有8条较大的入海河流,部分地段除汇集地表径流外,还得人工翻水补给。新洋港附近沿岸平原为草滩湿地,是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地带。这里滩面分布了优势群落白茅、獐毛草,沼泽地、潮水沟头及河汊、河岸生长有芦苇。自海堤向东2 km以外有一宽度5 km以上的高滩位泥滩带,滩面多生盐蒿,表层有薄层黄色浮泥,尚在淤积中。在平均高潮位至小高潮位之间有人工种植的大米草,有利于悬浮物质堆积。本段平均高潮位线外延速度最快年份达400
m。由于滩涂宽阔,盐土植被类型齐全,低等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储量丰富,为高等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因此,生物多样性程度高,有利于湿地特有高等动物水鸟种群的栖息与繁衍。
3盐城沿海滩涂湿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
保护区内宽广的滩涂湿地,发育完善类型齐全的盐土植被,形成各种不同环境交替分布,不仅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更为丹顶鹤等珍禽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生境,进而为世界所瞩目。根据资料统计,盐城沿海滩涂湿地共有高等植物111科346属559种;种子植物96科,330属,539种。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它们是野大豆、珊瑚菜、野菱、莲,均为二级保护植物。互花米草、芦苇、盐地碱蓬是盐城沿海滩涂湿地植物的优势种,分布广泛,对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的生态功能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淡水浮游植物7门96种;近海浮游植物190种。保护区内现有记录的各类动物计1 665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14种,二级保护动物84种。哺乳动物31种,隶属于7目15科,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各1种。鸟类394种,隶属于19目52科,其中留鸟30种,夏候鸟56种,冬候鸟119种,旅鸟189种。鸟类中有丹顶鹤、白头鹤、白尾海雕、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黑脸琵鹭、大天鹅、白枕鹤、大鵟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此外,保护区内有中日候鸟保护协定联合保护的鸟类190种,占协定保护鸟类总数的83.70%;有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鸟类58种,占协定保护鸟类总数的71.60%。因此,保护区在珍禽保护和迁徙候鸟及栖息地保护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两栖动物8种,均属于无尾目种类;爬行动物26种,有5种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鱼类284种,隶属于30目104科,其中近海种类约149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鱼类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鱼类2种。昆虫共记录到508种,隶属于18目122科。近海底栖和潮间带动物(含内水体底栖动物)种类丰富,共记录有325种;浮游动物89种。
由上可见,该地区不仅是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地区,同时又是一些濒危物种关键的栖息地。
4盐城沿海滩涂湿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盐城沿海滩涂湿地即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沿海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重要地区之一,物种数量约占我国海岸带生物物种总数的1/10。因此在国内外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注重科研和规划,强化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区划管理方面的重大决策,通过科学研究、专家论证,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当前在“向海洋进军”“,加快滩涂开发、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形势下,应研究并建立湿地生态经济系统,提高预测能力,进一步研究其演变规律,为适时调整保护区的区划,控制越冬地的适度规模提供科学依据。对海岸进行的开发应在水产品养殖塘、芦苇地,以及盐田、水稻田等方面研究规划并进行实施。
面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形势,在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许多开发计划正处在规划、设计、论证及实施阶段。这种高强度、全方位、大规模的开发活动势必改变湿地生态系统,并对丹顶鹤等水鸟及其他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影响。因此,协调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一个首要的和重要的研究课题,应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加以论证。将保护区建设纳入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和总体发展规划,并通过地方性政策予以保证实施和约束。依靠科学技术,寻求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的具体途径,重点研究并建立湿地生态系统,使人工和半人工的湿地生态系统与自然的湿地生态系统相结合,以有效保护湿地及生物多样性。
(2)协调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保护与开发是不容回避的—对矛盾,要协调并妥善解决这个矛盾,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科学,因地制宜,切实考虑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充分利用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本身所固有的能够相协调和促进的一面,使矛盾转化为互利共存的新型关系。在允许开发的区域根据滩涂湿地特性,进行适宜性的相关产业活动,如前述的苇渔养殖、芦苇基地、连片水产养殖及部分水稻田等,这类开发项目本身仍然保持了湿地原有的基本特性,在强度适中的情况下,可适度调节丹顶鹤等珍禽的栖息空间。因而既有利于湿地珍禽的活动,又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在和将来,应在这一基础上继续进行试验和研究,从而走出一条更加适合本地区湿地资源保护与经济开发互利共惠的新路子,以减少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达到减轻对自然保护的压力,从而协调自然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造福子孙后代。
盐城沿海滩涂湿地是连接不同生物界区鸟类的重要环节,是东亚与澳大利亚水禽迁徙的重要停歇地,也是水禽重要的越冬地。全世界候鸟迁徙通道主要有6条,我国境内有3条,其中东部沿海迁徙通道不仅是我国境内主要的候鸟迁徙通道,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据估计,东亚大约有90%以上的候鸟经我国东部沿海迁徙通道南北迁徙。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是位于我国东部沿海迁徙通道的最重要的地段,每年春秋两季大约有近300万只鸻鹬类等涉禽经停保护区内。因此,盐城沿海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保护区,生态系统应趋于健康稳定发展,滩涂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应得到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刘白,吕士成.江苏沿海水鸟资源[J].动物学杂志,1991,26(5):49-52.
[2]王会,楚国忠,钱法文.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2000年丹顶鹤越冬调查报告
[A].见:郑光美.中国鸟类学研究[C].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86-189.
[3]吕士成,陈浩,杜进进.盐城自然保护区人工湿地对水鸟分布的影响[J].农村生态环境,
1996,12(3):15-17.
[4]楚国忠,侯韵秋,钱发文,等.江苏盐城沿海繁殖季节几种水鸟的数量及分布研究[J].林业
科学,2000,36(3):87-92.
[5]王会,侯韵秋,杜进进,等.江苏盐城沿海繁殖季节几种水鸟的数量及分布研究Ⅱ[J].林
业科学,2000,36(4):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