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策略

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策略

2011年第10卷第19期

2011.10.19Industrial&ScienceTribune试论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策略

□钟丽花

摘要】

招生宣传现已成为各民办高校争取生源的主要途径之一,

特别是新成立的民办高职院校,

面对各类院校林立的局面,

只有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方可在夹缝中生存。

本文探讨了目前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重要性及应遵循的原则,

其选择途径和方式进行剖析。

关键词】

民办教育;

高校招生;

招生宣传

作者单位】

钟丽花,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一、

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重要性

由于招生宣传对考生报考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校必须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保证充足数量的生源报考,

有挑选的余地。

普通高校数量年年在增加,

各省生源报考数

量并非成正比,

各省不一,

有增有减。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

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校,

生存在公办高校的夹缝中,

举步维

艰,

充足的生源已成为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站稳脚跟和

获得生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每一所民办高校都要把

招生宣传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招生宣传工作是民办高校自我展示、

发展的需要。

民办

高校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采取多样化方式来

宣传自己,

展现自己,

让社会、

考生和家长了解学校、

信任学校,

吸引更多的学子来校咨询和报读。

二、

招生宣传工作是体现公开、

公平、

公正原则的需要

一)

确保真实性。

招生宣传不同于其他广告,

是对学校

基本情况和考生关注问题的介绍,

尤其是民办高校发布的招

生信息,

必须全面、

真实和准确,

要求实事求是地向社会公众

以及广大考生介绍院校的办学性质、

硬件设施、

收费标准等,

让考生自己去鉴别与衡量,

从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家庭

承受能力,

做出判断和选择。

如果招生宣传缺乏真实性,

旦新生入学,发现实际情况与宣传不符,

学校将失信于考生,

不但直接影响当年的报到率,

而且还会影响下一年的报考

率,

社会对学校信任度降低,

有损学校声誉,

而且将造成学校

招生乃至发展的恶性循环。

国外的接轨导致外文信息越来越多。

加之互联网80%

以上

的信息都是英语,

图书馆文献查询也多以英文为主。

高职高

专院校学生实践性较强,

往往忽略了英语的学习与培养,

就给信息的摄取带来了些许不便。

因此,

加强英语水平的学

习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英语能力的培养,

当然不能忽略专业知识的深入。

二者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

如果说英语是掌握信息的敲

门砖,

那么专业知识就是寻求信息知识的方向。

三、

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一)

信息素养教育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趋势。

教育

是推进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最有利的手段之一。

信息

技术又是教育在进行到一个阶段不可避免的产物。

信息技

术的发展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使得知识共享成为可能,

它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交流的频率和速度,

为新事物的产生及

更新换代起到了促进作用。

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职责是为社

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高层次的人才,

而培养终身学习者又是

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

这就需要确保学习者具备推理和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

学会学习。

高职高专院校要求学生实践能力

较强,

相对而言理论知识相对匮乏,

因此掌握信息知识的获

取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要素,

也是基

础,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力,

才能将专业知识进行

延伸,

才能在今后的实践、

工作中继续进步,

才能在今后复杂

的环境中求生存、

求发展。

教育系统承担的重大责任之一就是使每个人都有获取信息的手段和能力,

因此高职高专院校

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必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是高职高专院校教

育的深化和拓展。

二)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标尺。

原教育部部长陈

至立曾指出:

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

准确地

鉴别信息的真伪、

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并把学

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

写、

算一样重要的

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

因此,

学生信息素养的水平已经

成为学生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杆。

作为21

世纪的大学生而言,

在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掌握如何筛选、

获取、

处理信息并对信息有效利用,

是抓住机

遇,

掌握社会需求,

应对挑战的关键,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

翁菊梅.

大学生信息素养[M].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

社,2011

2.

肖明.

信息资源管理(

第2

版)[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

社,2010

3.

范志超.

大学生成长探索[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4.

朱莉莉.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推动计算机教学发展[J].

盘技术,2008

·741·

2011年第10卷第19期

2011.10.19Industrial&ScienceTribune(

二)

力求规范。

民办高校应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

规定制订本学校招生简章和章程,

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

布。

招生简章必须如实反映本校的实际情况,

内容包括学院

简介、

办学地址、

办学层次、

招生对象、

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学习形式及学制、

各专业学费、

住宿费收费标准、

证书发放形

式等。

高校应对招生章程的内容承担责任并负责处理遗留

问题。

招生宣传广告用语规范,

不夸大其词,

不使用非法的

广告手段诈骗学生,

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

针对性与区域性。

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

民办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类型,

为地区培养大量综合

性应用型人才。

因此,

民办高校办学前提是是否能因地制

宜,

是否能有利于当地各类型产业发展的需要,

立足于当地

生产、

发展和服务。

招生宣传之前,

在专业设置方面,

民办高

校须先调查当地产业的需要,

这样才能为地方培养并输送高

技能人才。

招生计划应大量放在本省,

因为多数考生选择在

省内就读,

特别是广东的学生,

受气候、

饮食等因素的束缚,

多数考生家长都希望孩子在本省读书。

另外,

在他们看来这

样可节省一笔开销,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他们以后就业。

同样

道理,

招生宣传的力度亦着重本省,

虽然本地区的考生会优

先考虑报读我们,

但是如果不去宣传,

不把院校的办学条件、

特色和优势展示于社会,

社会公众的认可度不提高,

就会造

成优质生源流失。

三、

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途径

一)

纸质媒介。

纸质宣传的媒介包括通常使用的招生

简章,

宣传报刊,

横幅标语,

喷画等,

传统但应用广泛。

招生

简章全面叙述了学院的概况、

办学条件、

特色、

优势及当年本

校招生各专业的简介等,

同时明确当年各专业招生范围、

生专业、

学习形式、

学制、

办学地点、

收费标准等,

让考生一目

了然,

适合考生或家长反复查看,

尤其在一些网络通讯不发

达的地区较为适用。

除了简章以外,

高校还会印制一些标语

和喷画,

送到地方中学,

这些广告通常图文并茂,

唯妙唯俏反

映出学校的过去、

现在与将来,

让考生随时随处都可以观看

和了解。

二)

现代计算机网络传播。

以计算机网络作为媒介的

宣传形式,

对比纸质的更加快捷、

方便,

而且感情色彩浓厚,

考生更容易接受。

我们都知道,

信息社会为信息传播和人际

沟通提供了便捷、

有效的手段。

招生宣传也应该从传统的方

法、

手段逐渐过渡出来,

结合实际情况,

适应社会发展现状,

采取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方法和手段,

使宣传更加便捷、

节能

且高成效。

比如互联网广告和电话宣传,

使用人多且宣传效

果好,

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仍然将主要精

力放在高考前后的传统宣传方式上面。

互联网具有随时访

问、

双向交互、

超级链接、

多媒体展示等优点,

是招生宣传的

理想工具。

学校应建立一个学校招生网站,

把相关的招生信

息放在网站上,

给考生提供24

小时随时查询的方便,

考生根

据自己所需在招生网站直接进行咨询,

学校根据考生咨询的

问题进行统一回复或者个别回复,

适当的时候学校还可以与

考生进行在线交流,

可以利用超级链接功能对学校的概况、

优势、

特色专业等内容进行介绍,

给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了解

学校的窗口。

如果有必要还可以通过声音、

视频、

动画等多媒体方式展示相关内容,

做到更加形象、

直观,

让考生足不出

户就能了解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

同时还能让考生对自己向

往的大学生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增加考生报考的吸引力。

三)

加强对外合作关系。

高职院校还可建立与地区中

学的合作关系,

及时向地区中学发布招生信息,

同时了解中

学的生源情况,

通过人际互动和小范围咨询会的形式,

转告

当年学院的招生计划、

专业、

收费以及一些校企合作、

工学结

合、

订单式培养之类等内部信息。

通过结合人际互动,

让中

学高三级长、

班主任作为媒介去传播招生信息,

这样可增强

信誉度。

四、

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宣传方式的选择

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

只有公家的东西才是靠得住的,

虽然近年来这一观念逐渐在淡化,

但目前来说仍占据相当一

部分民众的心理。

本来自给自足、

自负盈亏的经营已经很

难,

这无形中又给民办高职院校增加压力。

民办高职院校的

招生宣传只有选择灵活性强、

多样化的方式,

不同时期不同

区域采用不同的方式,

才能出奇制胜。

具体要做好几个方

面:

首先要把握好几个重点招生宣传时段,

其次是在不同的

招生时段采取不同的手段,

最后是不可盲目地大撒网,

定位

要明确。

虽说招生宣传是一项长期性工程,

但由于民办高校在办

学资金、

人员配备等方面无法等同于公立院校,

通常是人、

两股力量都是不足的,

故此,

必须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重点时

期重点宣传,

平时便用走马观花的形式宣传。

宣传的重点时

期,

就广东来说有四月底五月初这段时间,

这时考生的课程

已经完成,

经过了第一次正规高考模拟考试,

多数中学以本

次考试作为衡量考生高考水平的标准,

他们也会以此成绩来

确定自己所能达到的批次。

四月底便是模拟考公布成绩的

时候,

很多考生这时便开始盘算填报哪些层次的院校,

这时

如能及时宣传,

可起到很大的成效,

因为考生第一印象非常

重要。

这时可以将招生简章发送到各中学,

根据以往经验,

这时每当有一所适合他们的院校出现在他们眼前,

往后这所

学院会在他们内心占据很大一片空间,

以后即便有同类的院

校出现,

也很难取而代之。

接下来的重点时期就是高考成绩

公布后,

高考成绩公布这一天开始到志愿书提交这一时间

段,

是宣传的重头戏,

考生已经离开中学,

这时采用电视广

告、

互联网、

人际互动多元化、

全方位形式比较适合。

在院校

中设立招生小组,

轮班接听咨询电话和网上留言回复,

做好

来访者记录。

民办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科学合理地制定

切合本校实际的招生宣传方案,

善于思考、

善于应对多变的

环境,

提高质量、

创造特色,

打造品牌,

为学校争取更多高质

量的生源,

学校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持续健康发

展。

参考文献】

1.

吴小春.

招生宣传效果调查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

社会

科学版),2008

2.

宋丽丽.

高校间竞争生源现象的博弈分析[J].

集体,2008

3.

朱建平.

试论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策略[J].

高教研究,2009

·84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