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护理
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首选方法,而术前术后严密的观察及高质量的
护理又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效果。我院自
2008年
1月~2010年
12月对
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腰椎板切
开髓核摘除术治疗,经过全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
了满意的效果,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40例患者中,男
须保持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扭转和屈曲,每日取左
45°、一平一右
45°卧位
4~5次,每次
20分钟,保持皮肤清洁,受压部位每次按摩
5分钟,防止褥疮的发生。
3.5防止病人便秘:因麻醉用药及术后活动量的减少,病人容易引
起便秘。术后恢复饮食后应注意保证足够的饮水量,注意饮食的
营养搭配,在保证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基础上进食适量的
.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J].现代医
药卫生,
2010,26(14):
2215.
[5]那晓华
.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J].全科护理
,
2010,8(19):
1730.
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个别病人经济负担比较重,不仅要承受生
理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压力也很大;同时又担心术中损伤神经导
致瘫痪或术后复发等情况,导致术前紧张、焦虑等情绪。因此,心
理护理尤为重要,术前护士应主动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用浅
显易懂的语言介绍此类手术的特点及优越性、麻醉方法以及术后
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倾听患者的陈述,了解其需求,多介绍
足五点作为支撑点,使背部、腰部向上抬起,以后逐渐改为头顶和
双足支撑三点法抬起腰背部。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锻炼的动作幅
度和次数。
4.4下床活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下床活动时,先在床上佩带好腰
围,然后让病人俯卧位移至床边,屈髋屈膝,护士扶助其站起,如
无头晕、眼花等症状时方可站立,站立时保持腰部伸直位,然后绕
内蒙古中医药
理呼吸道无效,此时可用手掌拍击病人背部,协助变换体位,帮助
病人咳嗽排出支气管内分泌物,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若痰液
黏稠不容易咳出,在医嘱下行蒸汽雾化吸入、超声波雾化吸入,每
8小时一次。
3.7各种导管的护理:术后保持引流管、导尿管等通畅。将引流管
妥善固定,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堵塞及滑脱,更不能随意拔除。
18例,女
22例,年龄
33~73岁。术前均经过
CT或
MRI检查示腰椎间盘突出,同时伴有程度不等的下肢疼痛
或麻木的临床症状。术后
3~6个月随访无一例复发和其他并发症
发生,效果良好。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克服患者紧张恐慌情绪。选择手术
的大多数是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伴有剧烈的疼痛,
的有效措施。术后即可协助病人做直腿抬高,初次由
10°开始循序
渐进,先单腿后双腿,每次
5~10分钟,每日
2~3次,三天后鼓励病
人主动直腿抬高,并逐渐增加抬腿幅度,防止发生神经根粘连
[4]。
4.3腰背肌锻炼:术后
1周即可指导患者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提
高腰背肌肌力,增加脊柱稳定性。开始时指导病人用头、双肘、双
复发和出现其他术后并发症。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护理和手
术的成败休戚相关。常言道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正确的护理对
提高患者预后及生命质量、促进功能恢复等起到重要作用。我们
护理工作者应该不断加强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掌握先
进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具备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同时还应该重视
病人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
手术成功的病例,以解除其顾虑和担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
且主动配合。
2.2一般护理: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保持病房的整洁、肃静。卧硬
板床,训练床上使用便器,以防术后不习惯床上大小便而引起大
小便潴留。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协助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如血液
常规,大小便常规,心电图、拍胸片,血生化检查等。做好术前皮肤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
B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
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
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1]。多数在抬重物、弯腰用力,扭转或劳累后
发病。大多数病人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对
症状严重、经过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是解除病痛提
流量多时可延迟拔除,并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伤口感染一般。手
术
6~8小时能自行小便者即拔除导尿管。
4康复期护理
4.1制定康复锻炼计划:根据各个不同病人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护
理计划,让病人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和术后并发。
4.2早期直腿抬高练习:早期直腿抬高练习是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
的协调性、脊柱关节的灵活性。术后
6个月内禁忌弯腰负重,如
提、挑、搬重物等
[5]。
5.3避免腰部脊柱屈曲和旋转扭曲。避免长时间的坐或站立。积极
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坚持佩戴腰围直到腰部神经压迫症状消失。
5.4术后定期电话随访,以了解病人康复锻炼和恢复的情况。
6讨论
本组
40例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
3~6个月随访无一例
[3]。因此,术后
72小时应密切观察
患者双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是否存在,观察膀胱的功能,有无尿潴
留和尿失禁等情况,以便及早发现感觉和运动障碍等异常现象。
3.4预防褥疮:术后床铺选用硬板软垫床,并保持床单位的平整、
清洁、舒适。术后常规去枕平卧
6小时,床头建立翻身卡,每两小
时协助翻身一次,翻身时指导患者将两手交叉放于胸前,躯干必
床边走
1圈,初次下地时间不可过长,等适应后再逐渐延长下床
活动的时间和次数
[2]。
5出院指导
5.1卧硬板床,以避免脊柱屈曲;注意腰部的保暖,不能着凉。少
吃、忌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发生。
5.2术后离床应腰围固定,增加腰部力量。3个月内不负重、不弯
腰,并佩戴腰围活动,起床后、工作前适当活动腰部,以增加腰肌
2~4小时挤压引流管
1次,保持引流通畅。负压吸引器的位置不
能高于伤口,引流袋的位置不能高于膀胱的位置。倾倒或更换引
流袋时不能将末端提高,以免逆行感染。随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性质和量,正常每天
50~300ml,色淡红,如引流量>400ml,色鲜
红,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一般术后
24小时可拔除引流管,如引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护理
王友兰
*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系统保守治疗无效或经治疗症状反复甚至加重时,手术治疗是解
除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首选方法。而术前术后的密切病情观察和护理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保证。
关键词:脊柱;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护理
水果和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教会病人家属腹部按摩的手法,从下
腹部开始用大、小鱼际肌顺时针方向做环形按摩,每日按摩
2~3
次,对其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术后三天未排
便者,可以口服中、西润肠药帮助排便,可用开塞露
1~2支诱导排
便或肥皂水灌肠。
3.6呼吸系统护理:因为咳嗽反射渐减弱及手术后疼痛会导致清
参考文献
[1]曹伟新
,李乐之
.外科护理学
[M].第四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572.
[2]黄怡
,许颖
.128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护理体会
[J].医学信
息:上旬刊
,2011,24(16):5581-5582.
[3]杜克
,王守志
.骨科护理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6,24.
[4]王功廉
高患肢,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2]。观察创面敷料渗血情况,如敷料
渗血较多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及时更换敷料并加压包扎。为病人
更换衣服及实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应注意遮挡、保暖,防止着凉。
3.3马尾神经功能的观察:马尾神经功能的观察是骨科特点的专
科护理工作,由于手术可能牵拉、挫伤马尾神经,或硬膜外血肿直
接压迫,均会造成马尾神经损伤
准备,上起肩胛骨,下至骶尾部,双侧到腋中线剃净汗毛,避免损
*江苏省姜堰市中医院(
225500)
2012年
4月
8日收稿
文章编号:
1006-0979(2012)12-0161-02
伤皮肤。手术前晚沐浴、更衣、更换床单位,注意不要擦洗掉医生
手术的定位标记。手术前一日给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术前禁食、禁
水
6~8小时,手术清晨给予清洁灌肠,预防及减少术后腹胀和内源
性感染。对过度紧张的患者,术前晚给镇静剂,以保证充分休息。
3术后护理
3.1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意识、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
直至平稳,如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可能为术后出血,立即报
告医生处理。
3.2观察末梢血运和肢体活动情况:嘱咐家属在麻醉消失前每小
时进行一次双下肢按摩,每次
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并适当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