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论文活动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思品课的活动教学
【摘 要】小学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
育的必修课程,它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各小学思品
课的教育工作者对如何开展好该课程的教学下足了功夫,灵
活地将诸如课题研究式的活动教学模式融入了小学思品课
的教学之中。
【关键词】小学思品;活动教学;精髓;特性;模式
小学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
课程,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
用,并且它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小学思品课的活动
教学是倡导以人为本、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学
生参与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整体性和变序性的教
学活动,使之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从而得以综合发展。下
面就来谈谈小学思品课的活动教学的精髓和特性及教学模
式。
1.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的精髓
质教育明确要求小学思品课的教学要以人为本、关注学
生的成长与发展。此外,科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在自主活动
中才能不断积累社会经验、增强感悟能力和提高自己的主体
性。活动教学正是基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科学研究理论而发
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模式。它依据素质
教育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本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
实践观为指导,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
主动操作、自主活动,在活动中自觉感受、体验、感悟,不
断积累经验,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我教育和评价的能力,
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协调地发展。
活动教学倡导以人为本。活动教学认为,教师的本质任
务就是为学生服务,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发展个
性,实现价值,而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每个
学生都能够独立学习,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明
白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发展快慢之别的道理。在相信学
生的基础上,活动教学倡导的以人为本就能够发挥得淋漓尽
致。
活动教学倡导“到活动中去”。小学思品以德育为主,
德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真情实感的体验,体验是引导学生
通过亲自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是形成认识
的基础,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实现体验,活动教学正是主张以
活动为载体的教学,它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过
程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因此它倡导“到活动中去”,并且学
生的发展就“从活动中来”。
活动教学倡导“从活动中来”。“从活动中来”的就是学
生的发展。发展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要想有发展,就必
须用活动来获得。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
展的基础,无论学生能力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形成,都是通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来实现的。由此
可见,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经之路。
综上所述,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的精髓就是倡导以人为
本、“从活动中来,到活动中去”。
2.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的特性
2.1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情感性知
识和问题性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学生自主、开放、创造性
的实践性活动进行主体感受、体验、感悟,从而不断积累社
会经验,提高自我教育和评价的能力,实现知、情、意、行
统一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教学。作为一
种教学形式,它具有区别于其他教学的特殊性。
2.2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活动就涉
及到参与,参与就是一种实践,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就是以
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活动,它冲破了传统
的强调知识本位、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的
牢笼,倡导以人为本,使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
础之上,促进了学生在多样化的实践中全面、协调地发展。
2.3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具有很强的自主性。总所周知,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在教师的直接干预和控制下进行的,教师
就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一个个逆来顺受的听命者,他们
的自主性很低。活动教学则不然。活动教学认为,学生的学
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不断变革,从而不
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的过程。因而,教师要注意变换活动
方式,明确活动目标,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让他们
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调动其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真正实现自主活动,自我发展。
2.4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时空方面,
活动教学中的活动不局限于课堂、室内,根据教育需要,还
可延伸到课外、校外;内容方面,活动教学的内容不局限于
某一方面,其来源广泛的新信息和新观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
的学生的需求;主体方面,活动教学中,课堂的主体不再是
“唱独角戏”的教师,而转变为了形形色色的学生„„活动
教学的开放性可见一斑。
2.5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具有很强的整体性。活动教学
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活动结构具有整体性。
完整的活动由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两个部分构成。就思品活
动教学而言,其外部活动主要是感性的实践活动,内部活动
是指心理活动,即对外部活动的情绪体验和理性升华。二是
活动的过程具有整体性。就教学活动的内在进行机制来看,
教学过程正是一个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物质活动与思想活
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
内化和外化的统一。
2.6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具有很强的变序性。传统的思
品教学一般按“传知——激情——导行”结构程式进行,教
师带着教材走进课堂、走向学生,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
情感因素,轻视道德行为的训练。思品活动教学改变了这一
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它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状
况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教材,走向社会,通过
自主探索和亲身感悟,获得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小学思品活动教学的模式
小学思品课的教学采用课题研究式模式,即是以学生的
自主性和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中,
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研究课题,
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对比、分
析、归纳和总结等,引导学生揭示问题或现象的本质,形成
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
度。
该教学模式主要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选择研
究“课题”,即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具有
教育意义的问题,所选择的课题必须要与当前课程的教育主
题相关联,例如学生可以针对《相信科学,不迷信》一课选
择“封建迷信的危害”之类的课题进行研究;第二步是制定
研究方案,即指导学生依照科学研究的方法,制定简明扼要
的研究方案,以解决课题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明确课题研
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第三
步是开展研究活动,即指导学生依据课题的研究方案,有条
不紊地进行研究活动,如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科学实验等,
以期达成课题的研究目标——解决课题问题;第四步是撰写
研究报告,即指导学生理清思路,将研究方法、过程和结果
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第五步是交流研究成果,即指导学
生升华认识,将研究结果和内心感受通过谈话的方式表达出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