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鱼类动物)编辑锁定虹鳟(学名:Oncorhynchus mykiss)属鲑形目、鲑科,鱼类。
最大体长:120cm,栖息深度:0-5公尺,誉为“水中人参”。
善于跳跃,上钩后激烈拼搏。
已从北美西部引殖到很多国家。
栖于湖泊和急流,体色鲜艳。
体上布有小黑斑,体侧有一红色带,如同彩虹,因此得名“虹鳟”。
在北京顺义有养殖基地。
中文学名虹鳟拉丁学名Oncorhynchus mykiss别称瀑布鱼、七色鱼。
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纲辐鳍鱼纲亚纲硬骨鱼目鲑形目科鲑科属鲑属分布区域北美,太平洋西岸命名Walbaum, 1792目录1. 1形态特征2. 2生长环境3. 3分布范围4. 4繁殖方式1. ▪繁殖期2. ▪三倍体3. 5养殖技术4. ▪种苗管理5. ▪养殖方法1. 6食用价值2. 7研究报告形态特征编辑虹鳟虹鳟体重可达约2.8公斤(6磅),硬头鳟(大型湖泊中的类型)可从约4.5公斤到超过此重量的一倍以上。
另一虹鳟类型爱达荷州坎卢普斯虹鳟(Kamloops),可重13.6公斤以上。
背鳍条Ⅳ~9~12。
臀鳍条Ⅱ~8~12。
胸鳍条Ⅰ,11~13。
鳃耙20。
侧线鳞118~13O。
幽门盲囊59~64。
脊椎骨61。
体长为体高的3.3~3.5倍,为头长的3.9~4.6倍,为尾柄长的7.7~9.2倍,为尾柄高的9~9.4倍。
头长为吻长的3.7~4.4倍,为眼径的5.8~6.6倍,为眼间距的2.6~2.8倍。
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1.2倍。
[1]体长,稍侧扁。
吻圆钝。
口大,向上微斜。
颌齿发达。
眼中大。
体被国鳞。
胃曲管状。
背鳍起点前于腹鳍,其后方具脂鳍。
胸鳍小,不达腹鳍。
尾鳍叉形。
体背部苍绿或黄绿色,腹鳍灰白色,两侧银色白。
头、背、体侧及各鳍散布数量不等的小黑斑点。
性成熟的个体沿侧线有一条宽的虹彩带纹,生殖期尤为艳丽。
成熟雄鱼的下颌增大。
向上弯曲成钩状。
[2]生长环境编辑虹鳟原产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北美洲北美洲的山涧、河流中。
喜栖息于清澈、水温较低、溶氧较多、流量充沛的水域,虹鳟生活极限温度0-30℃,适宜生活温度为12-18℃,最适生长温度16-18℃,低于7℃或高于20℃时,食欲减退,生长减慢,超过24℃摄食停止,以后逐渐衰弱而死亡。
它对水中溶氧要求高。
溶氧低于3毫克/升为致死点,低于4.3毫克/升时出现“浮头”开始死亡。
溶氧低于5毫克/升时,呼吸频率加快。
要使虹鳟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溶氧最好在6毫克/升以上,9毫克/升以上快速成长。
最适水质为:生化需氧量小于是10毫克/升。
氨氮值低于0.5毫克/升,pH值6.5~8。
虹鳟有陆封型(终生在湖泊、河川中生活)和降海型(指入海生长的硬头鳟)两种。
两者的杂交子代可以入海。
虹鳟属于肉食性。
幼体阶段以浮游动物。
底栖动物、水生昆虫为主;成鱼以鱼类、甲壳类、贝类及陆生和水生昆虫为食,也食水生植物叶子和种子。
[1]分布范围编辑分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部分水域以及哥伦比亚的河流。
[1]繁殖方式编辑繁殖期漂亮的虹鳟雌鱼3龄开始性成熟,雄鱼为2龄。
虹鳟鱼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虹鳟生长迅速、适应性强。
产卵场在有石砾的河川或支流中,雌鱼掘产卵坑,雄鱼保护,卵沉性。
每个产卵坑2、饵料可就地取材,利用小鱼、小虾、动物内脏、猪血、蚕蛹、蚯蚓等动物性原料与豆饼、麦粉、玉米、糠麸、蔬菜等在不同阶段按不同比例混合加工成颗粒饵料进行投喂。
如苗种阶段动物饵料可占60%左右,成鱼50%左右,亲鱼40%左右。
3、饵料一定要新鲜。
严禁使用霉变的饵料。
日常管理1、投喂:成鱼每日投喂2次,上午9时和下午15时,苗种每天可增喂1-2次。
日投饵量以鱼体重计,幼鱼约占3%-4%,成鱼1%-2%。
2、筛鱼:虹鳟经一段时间饲养,个体大小会出现差异,要定期筛选,保持每个鱼池中的鱼大小基本一致。
3、加强鱼病防治工作,发现病鱼要立即采取治疗措施,死鱼要及时剔出。
4、当出现缺氧时要采取增氧措施,以免鱼类窒息死亡。
养殖方法虹鳟(Oncorhynchus mikiss)是一种冷水性鱼类,是最广泛的世界性养殖鱼类之一。
由于虹鳟最适合进行人工集约化养殖,具有高产、高效、市场广阔等特点,所以虹鳟鱼养殖发展迅速,养殖面积范围及产量在逐年增长。
饲养成鱼是我们的生产目的,一般饲养成鱼是用满1龄的鱼做为鱼种开始饲养,也有的是从当年鱼开始一直养到食用鱼出池,各地可根据条件来决定。
1.放养密度,要想获得高产,必须放足量的鱼种,通常在一年的生长期中,年生产量约为放养量的3.5—5倍,在允许的条件下,放养量和生产量成正比,所以,要实现预定年产量,放养量必须达到生产目标的20—30%。
2.饲料、饲养成鱼的饲料主要有,进口鱼粉、国产鱼粉、肉骨粉、肉粉、血粉、酵母粉、啤酒酵母、豆饼、大豆、豆粕、麦麸皮、玉米面、面粉下脚、另外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鱼油、豆油等。
饲料中粗蛋白含量43%左右,粗脂肪13%左右,粗灰分6—12%,粗纤维2—5%,无氮浸出物20—25%,碳水化合物20—30%,磷0.8%以上,钙0.2—0.25%,镁0.1%,氯化钠1—2%,饲料中的代谢能应大于300千卡/100克。
饲料原料一定要保证质量,发霉、变质的饲料坚决不用。
3.管理(1)水的管理与控制,养鳟用水要求清洁无污染,注水率在10—15之间,养成鱼最佳生长温度是12—18℃,常年水温最好不低于10℃,最高不超过22℃,水中溶解氧要在9㎎/L以上为好,池水最低溶氧不应低于5㎎/L。
(2)增氧,在有限水量下要获得尽可能大的产量,就需进行增氧,增氧措施有二种,一种是注入水的自然落差,跌水增氧。
另一种方法是用增氧机来增氧,使用的增氧机有浆叶式、YL叶轮式、涡轮式、喷水式、水车式等。
(3)筛选,同一池鱼,在成长中出现明显差异,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如能通过及时筛选将够商品规格的鱼及时出售或单独放养,这样有利于小规格鱼的生长。
筛选成鱼可用与鱼池等宽的横拦筛选器筛选。
(4)投料,采用手撒的方法,大规模生产厂家,用自动投饵器。
投饵次数一般为每天两次。
投饵要定量,防止鱼吃得过饱,一般达到八成饱即可,观察鱼抢食减弱,部分鱼离群游走时,即可停止投饵,投饵数量参照表1,投饵要均匀,尽量使鱼都能吃到足够的饲料,要注意减少饲料的浪费。
(5)鱼病防治,鱼病应以预防为主,如果在鱼感染疾病前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即可杜绝或减少鱼病发生,降低损失,当发现了鱼病后,就难免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对鱼病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我国虹鳟常见鱼病的种类有:病毒性疾病、IPN、IHN、VHS。
细菌性疾病有疖疮病、弧菌病、鳃病、肾脏病、肠道疾病等。
霉菌引起的鱼病主要是水霉病。
寄生虫引起的疾病有:白点病、小瓜虫、三代虫、钩头虫、鱼虱症等。
还有营养性的,肝脂肪变性病,维生素缺乏症。
治疗鱼病的方法采用内服药:即将药物拌入饲料中,制成药料投喂和外用消毒药:即止水、半流水、或洗浴消毒等方法。
较普遍使用的药物有: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胺类药物拌药饵或药浴。
拌药饵,用按呋喃剂每公斤饲料中加0.1g,氯霉素按公斤鱼体重加25—50㎎。
药浴消毒,孔雀石绿2ppm,止水消毒40分钟,硫酸铜1/2000浓度洗浴30秒。
福尔马林1/4000洗溶60分钟,敌百虫50ppm40分钟。
在制作药饵和进行消毒时,要特别仔细,药量不够不起作用,用药过量易会造成死鱼危险,所以在称量时一定要准确,并严格按说明添加,在用消毒剂时,水的体积一定要量准确,时间掌握好,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食用价值编辑食用虹鳟鱼,已经成为北京郊区旅游区的一大靓点。
虹鳟鱼的食用方法很多,尤以如下几点比较独特。
虹鳟鱼生鱼片因其体内含有异尖线虫,绝对不能生吃。
烤虹鳟鱼烤虹鳟鱼就有三种做法,分别是:整烤、段烤、锡纸烤。
整烤形状好看,段烤味道最佳,锡纸烤最富想像力。
整烤是最原始的做法。
在烤的时候放上孜然和辣椒面,味道有些像新疆的烧烤。
这种烤法,鱼皮最好吃,味浓并且焦脆,而鱼肉过厚,味道稍显寡淡。
一条鱼至少有一斤半或者两斤,整烤实在有些暴殄天物,于是有了段烤。
把虹鳟鱼切段,先在自制的酱料中腌制四五分钟,再上火烤,这样烤出的鱼外焦里嫩。
段烤中增添了酱料的香味,味道更加丰富。
至于锡纸烤则吸收了西式的做法,配料简单,只有洋葱、姜丝和盐,这样做更能体现虹鳟鱼本来的香味———鲜嫩清香。
原味本是最美的味道,但是北方人大多喜欢浓重的口味,这种西式做法对于他们来说,就有些无味了。
其实锡纸烤在客家菜中也是道很经典的菜,比如锡纸包鲈鱼,那又是另外一番风味了。
垮炖虹鳟鱼要说这道菜,就要先说说“垮炖”。
中餐的烹饪技法多多,单是一个“炖”就大有学问。
垮炖是北方做鱼的一种普遍方法,就是先上糊再油炸最后炖,如此做出来的鱼脆嫩可口。
而在怀柔一带的垮炖虹鳟鱼又是“怀柔派”,那就是不用油炸,只焯一下水,再在锅里煸一下就可以炖了。
垮炖的虹鳟鱼最有农家的风采,看似每家都一样,可细细品起来,每一家做法都不相同。
这种味道上的微小区别正是家常的农家菜最大的诱惑。
家常的美味,其中总会带些回忆的滋味,令人想起小时候用冷馒头蘸剩鱼汤的味道。
红烧虹鳟红烧乃是最平常的一种虹鳟鱼的做法,和其他的红烧鱼类似,可是虹鳟鱼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易碎,肉质完整。
这正是怀柔虹鳟鱼最大的特色,点一个虹鳟鱼,验证它是不是假冒产品,可以用这种方法。
炸鱼排炸鱼排炸鱼排需要虹鳟鱼最好的部位,外面裹上淀粉,鸡蛋,面包屑,只须一分钟就可出锅,也是外焦里嫩,味道鲜美。
不过油有点大,不喜油腻的人估计不会爱吃。
豆腐炖虹鳟材料虹鳟鱼、豆腐、西芹、洋葱、木耳、葱姜蒜、盐、糖、豆瓣酱、西红柿酱做法1、虹鳟鱼清理干净,切成4段,抹少量盐腌10分钟,豆腐、洋葱切块,西芹切片,木耳改刀;2、炒锅加油烧热,放豆瓣酱和西红柿酱爆香,加足量水,下豆腐木耳,加盐糖炖15分钟;3、下西芹洋葱和鱼段浸入汤中,炖10分钟,出锅。
[3]研究报告编辑PNAS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研究分析鱼类细胞磁性特征(虹鳟鱼)作者:Michael Winklhofer 来源:PNAS 发布时间:2012-7-26 13:36:02虹鳟鱼的磁场细胞中,磁性微粒紧邻细胞膜,而非细胞核。
图片来源:H. Cadiou在大海里畅游三年时间,离家300公里之遥,虹鳟鱼依然能径直地回到它最初的孵化地。
通常,虹鳟鱼跟随着溪流游弋,并且鲜少出现方向错误。
之前的研究显示,很多种类的鱼和候鸟能够察觉磁场强度的不同。
科学家认为这种能力的关键在于磁铁矿(为所有矿产中磁性最强的),他们发现磁铁嵌在一些鸟和鱼的组织中。
但是科学家一直未能分离出单个含有磁性物质的细胞。
虹鳟鱼的磁场细胞中,磁性微粒紧邻细胞膜由于这些磁场细胞数量极少,并且彼此距离较远——如果它们聚集在一起,可能会彼此影响磁性,因此很难分离。
研究人员表示,假如有一个组织中含有这种磁场细胞,那磁场细胞所占的比例很可能不到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