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大学生礼仪现状

当代大学生礼仪现状

当代大学生礼仪现状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礼仪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那么什么是礼仪呢?在人际交往中,凡是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容、仪式表达出来的就是礼仪。

因此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

礼仪不仅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 礼仪不仅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更能折射出一个集体、一个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然而,当前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现状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

作为一名大三的在校学生,我从日常的大学生活中谈谈一些有关大学生校园礼仪的问题。

师生间基本礼仪
首先师生之间存在礼仪缺失。

熟话说的好,“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然而在大学,师生之间连最基本的礼节也逐渐消失。

我们一些学生在校外甚至校内遇见老师,总是视而不见或绕道回避,连打招呼,问好这些基本礼仪都很难见到。

还有就是一些传统的课堂礼仪已逐渐“淡”出课堂。

“起立问好”已成为稀奇事,只记得我们小学时候还有这种情节。

师生间礼仪不仅体现在上课前的行礼问好,更重要的是课堂上的互相尊重。

我觉得现在大学课堂纪律已远不及一般的中小学课堂,上课干什么的都有:睡觉、玩手机、看小说、发短信、接打手机、用手机拍照,听歌、吃早餐、赶作业、抄作业等等。

有时学生互相说话、打招呼,嘈杂声非常大,特别是大班上课,同学之间的讲话声几乎掩盖了老师的授课声音。

这些现象都说明我们大学生对教师的基本礼仪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大学生上课的仪容仪表也令人吃惊。

上课就应该有上课的着装,还有些同学化了很浓的妆,穿的很暴露,真不知道她们是来上课的,还是来参加晚宴的。

上课“三无”情况也比较多,很多同学一无课本;二无笔;三无笔记本。

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我们大学生的基本礼仪素质低下。

不但学生方面存在问题,教师方面其实也存在问题。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有些老师缺乏责任心。

一些教师只是单纯的完成其教学任务,讲完课后就走人。

这种只教书,不育人,缺乏责任心的现象导致师生间感情疏远,教师在学生中的地位日趋下降,学生从内心上不尊重教师,直接表现对教师礼仪方面的缺失。

图书馆基本礼仪
图书馆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场所。

学习需要安静的环境。

可就是有些人爱在图书馆里聊天,打电话,吃东西或者发出其他的声音,另坐在一旁学习的同学静不下心来。

特别是临近期末的时候,图书馆就变得很抢手,稍微晚一点进去就找不到座位。

其实不是每个座位上都有人,而是一个人放本书在座位上就表示“该位子已有主”了,这样就浪费了很多座位。

图书馆一旦人多,刷卡处和电梯就变得很忙。

刷卡进去的时候,有的同学站在机器前,但是卡还在包里,就一直堵在那里找啊找就是不让道,以至于后面的同学怨声载道,队伍越来越长。

进电梯的时候,不要忙着挤进去,先等里面的出来,再进去。

有的同学站在里按楼梯比较远的地方,请那边的同学按一下,但就
是有的同学当做没听到。

食堂基本礼仪
说到食堂礼仪,很多学生都想那时自己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哪里还管得着什么礼仪啊。

但是如果你讲一点礼仪的话,可能让你这餐饭吃得会更加滋润点。

比如说在点菜之前叫一声“阿姨”,打菜的阿姨听着开心可能就给你多打一点。

打完了说一声“谢谢”,或许会让阿姨觉得打菜这个工作也是很有趣味的。

吃完饭了,有些同学就会忘记把餐盘放到回收处,这就加重了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下一批吃饭的同学也会找不到干净的座位坐。

以上都是一些负面的例子,随着经济、教育的发展,很多高等教育已经加大了专项礼仪、专业礼仪学习和培训的力度。

各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并落在实处,礼仪修养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课。

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可结合社会需要、未来岗位和学生自身特点,主要是对一些专项礼仪和专业礼仪的培养和训练。

例如,针对大学生要学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的问题,学校就培养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的礼仪知识和专门的技能训练。

针对大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语言表达礼仪知识的学习和训练。

礼仪修养是中华民族的文明瑰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有史以来一致公认的中华美德,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润滑剂。

礼仪修养可以衡量人的气质、文化、知识水准、道德品质和完美人格。

想成为一名内外兼修的有为青年,学习当代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09汉语言2班
K09260203
陈清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