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虚秘的体会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虚秘的体会

而部仲鏖 2D 2年第2 卷第J期 援道・临证 劈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虚秘的体会 

刘树华 ,李彦龙 

1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中医学院 

[摘要]习惯性便秘可分为实秘和虚秘2大类,其中虚秘是由于气血两虚不能鼓动胃肠蠕动而致“瘀”,因 

此治疗虚秘以活血化瘀法为主,辅以益气、润肠、温阳等方法,选用补阳还五汤为主方治疗,可谓药证相符,相得 

益彰。 

[关键词]虚秘;活血化瘀法;补阳还五汤;刘树华 

[中图分类号]R2 5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852(2012)01—0077-02 

Experience of Treating Deficiency Constipation Mainly Through Therapy 

of Activating Blood and Removing Stasis 

LIU Shu-hua’,L1 Yan—lo 

j Affiliated Hospital,Gansu University of TCM,Lanzhou 730000,China; 

2 Gansu University ofTCM 

Abstract Pathogenesis of habitual constipation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excess and deficiency.Deficiency 

constipation is”stasis”caused by the deficiency of Qi and blood unable to propel the movement of stomach and bowe1. 

Therefore it should be treated with therapy of activating blood and removing stasis accompanied with replenishing Qi, 

moistening intestines and warming Yang,etc,as well as BuYang HuanWuTang.It is said that the herbs and the disease 

are consistent with and beneficial to each other. 

K∞ 8 deficiency constipation;therapy of activating blood and removing stasis;BuYang HuanWuTang; 

T.1li sht卜hua 

便秘是常见病,因其病程长,又无特效治疗方 

法,已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 ¨。在 

我国老年人患病率大约为15%~30%,且女性高于男 

1。笔者认为虚秘证多由于气血两虚,胃肠不能 

正常蠕动,而致有形的粪便“瘀”于肠中,故治疗首 

先必须推动有形的“瘀”,故以活血化瘀法为主,辅 

以益气、润肠,方选补阳还五汤去地龙,加枳实、肉 

苁蓉,这样熔活血化瘀,补气润肠于一炉,治疗虚 

秘较传统方法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 

l 虚秘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对便秘的认识起源于《黄帝内经》, 

发展于金元,完善于明清。依辨证可分为实秘和虚 

秘2大类,而虚秘在临床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虚秘 

多因年老气血两亏,或久病气血津液耗伤,或产后 

气血亏损,以致血虚津亏则肠道失润,气虚则肠道 

传送无力,致糟粕停滞肠中,如“无水行舟”,传导 

困难,终致便秘发生[。 ]。正如古人云:“中气不足, 

溲便为之变”,明确指出大小便之异常与脾胃之气 

是否健旺有着密切关系。陈士铎在《辨证录・卷之 

九》日:“人有大肠闭结不通,饮食无碍,并无火症 之见,亦无后重之机,有至一月不便者,人以为肾 

中之无津也,谁知是气虚不能推送乎。” 

吴瑭在《温病条辨・中焦篇》指出“胃之为腑, 

体阳用阴”,因此胃要完成其纳谷消化之功能,全 

赖胃中阳气来完成,犹如“灶中之火”。由此可知胃 

腑属体阳而主动,其动是自上而下的蠕动,使腐熟 

之水谷下入小肠,由小肠吸收食物之精华,其糟粕 

由大肠传导而出。胃为水谷之海,若饮食自倍,或 

久食寒凉,或久服苦寒清热泻下之剂,导致脾胃阳 

气所伤,其蠕动必然减慢,摄纳与降浊功能失职, 

形成便秘。 

由于本病患者病史长,阳虚温煦无权,气虚推 

动血液之功不及,则易产生血瘀征象,即有舌质紫 

黯,甚至有瘀点等明显表现,因虚致瘀,因瘀致虚, 

虚瘀互为因果。诚如《景岳全书・胁痛》云:“凡人之 

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奎滞。故气血不虚 

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医论・十三篇》对因虚 

致瘀的论述更为形象:“譬如江河之水,浩浩荡荡, 

岂能阻塞,惟沟侩溪谷水浅泥淤,遂至奎遏。” 

中国科技\77/

娃m期利 塑 :・ 5 M 

己 主症及方剂分析 

虚秘证的主要症状为:大便数日一行,变形干 

结或不甚干结,排便乏力而气喘多汗,并见头晕心 

悸,舌体胖大有齿痕,脉象沉细。鉴于此,刘老师临 

证常用补阳还五汤去地龙,加枳实、肉苁蓉治疗。 

黄芪补气升阳,“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黄芪 

补气以生血。《本经逢原》日:“黄芪,能补五脏诸 

虚。”((名医别录》日:“逐五脏间恶血……益气,利 

阴气。”《珍珠囊》日:“黄芪甘温纯阳……益元气 

……壮脾胃……活血生血。”故本品具有益气生 

血、补气行滞、调节胃肠功能之功效。当归活血补 

血,润肠通便,可用于血虚肠燥便秘。《本草备要》 

中描述当归:“血滞能通,血虚能补,血枯能润,血 

乱能扶。”《兰室秘藏・饮食劳倦门》亦提出:“如大 

便虚坐不得,或大便了而不了,腹中常常逼迫,皆 

是血虚血涩,加当归身三分。”赤芍、川芎活血化 

瘀,促进胃肠蠕动。桃仁活血祛瘀,润燥滑肠,其所 

含苦杏仁甙对肠管有收缩作用,又含有大量脂肪 

油,可达到润肠通便之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 

散结,同时治下而主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可增 

强胃肠平滑肌收缩,使胃肠收缩节律增加而促进 

排便_8]。红花活血润燥,《本草备要》日其“治经闭 

便难”。肉苁蓉润肠通便,补肾益精以补先天之本 

而助。肾司二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肉苁蓉可增强 

肠蠕动,促进排便作用[8]。综上所述,本方8味药 

中具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占5昧,故日以活血 

化瘀法为主。 

]典型病例 

王某,女,60岁,离休干部。便秘30余年,曾服 

果导片、麻仁丸、番泻叶等药物,初服疗效甚好,久 

则效微。遂于2010年l0月18日就诊,自述大便 

干硬,排出困难,便次减少,4~5天排便1次,便后 

不爽,自觉头晕眼花,疲乏无力,时有心悸胸闷气 

短,舌质淡,两边紫黯,苔白,脉沉细涩。辨证为气 

血两虚兼瘀滞,肠失濡润。治以活血化瘀通便,佐 

以补气导滞。药物组成:黄芪30 g,当归20 g,川芎 

6 g,赤芍15 g,桃仁15 g,红花10 g,枳实15 g,肉 

苁蓉20 g。水煎分服,1剂/d,水煎3餐前1小时 

服。患者服药7剂再诊,自觉精神状态较好,饮食 

睡眠可,头晕眼花、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消失, 

自服药后已排便3次,量可,粪质仍偏干,但排出 

顺畅。诊其舌脉,亦有气血渐旺之象,效不更方。服 

7剂后再诊,患者述近日每日均排便1次,量可,排 

出顺畅,余症悉除。为巩固疗效,将上药4剂做成 

水丸,8 g/次,3次/d,饭前1小时服。并嘱其适当 活动,注意饮食调养,随访4个月大便自调。 

4讨论 

便秘往往不易引起医生及患者重视,但长期 

顽固性便秘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不容忽视。流行病 

学调查显示在我国各地区便秘发病率有所差异, 

但均高于2%。一般患者每因便秘而自服泻药,虽可 

通便但基本病因未获解除,反而因泻药对肠黏膜 

的经常刺激使其应激力进一步减弱,加重了便 

秘[g]。祖国医学对便秘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笔者认为虚秘没有单纯的气虚型或血虚型,往往 

是两者同时存在。究其原因,还是气与血的关系出 

现紊乱,常态下“气为血帅”,气血正常运行则大便 

自调,今气虚血少,气滞则血行不畅而出现腹胀便 

结,也就是通常的气滞血瘀,胃肠蠕动缓慢,有形之 

便停于肠中,与我们所说的“久病成瘀”相合[ n]。 

从现代医学来讲,肠道血行迟缓,阻碍血液对肠壁 

的滋养,导致肠道平滑肌动力障碍,传输缓慢,推 

进性运动减弱,肠内容物停滞,形成便秘。因此,在 

用药治疗方面要标本兼治,宜活血化瘀为主,佐以 

益气导滞,故而采用补阳还五汤去地龙,加枳实、 

肉苁蓉,有效地解除了患者便秘之苦。此外,治疗 

虚秘应先以汤剂治疗为主,显效后再配以丸剂,以 

便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 

[1]李国峰,邱剑锋,袁亮,等.李国栋从血论治顽固性功能性便 

秘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3):81. 

[2]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O:2049. 

[3】方药中.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 

24 5. 【4]李乾构,王自立.中医胃肠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1 993:322. 

【5]李乾构.实用中医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654. 

[6】朱艳.益气养血、润肠通便为主治疗老年性便秘48例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 7(1):36-37. 

[7]杜士梅.四物汤加减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113例观察[J】.中 

医药临床杂志,2005,17(2):167. 

[8】梅全喜,毕焕新.现代中药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1998:486. 【9】林兆耆,戴自英.实用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 981:1786-1789. 

[10]雷耀晨.老年便秘从瘀论治的体会【 光明中医,2005,20(5): 

14. 

[11]秦雪梅.自拟益肾养血通便汤治疗老年性便秘32例(J】.西 

部中医药,2011,24(9):63-64. 

收稿日期:2011—11—14 

作者简介:刘树华(1942一),男,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消 

化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十固斜披\78/较・”

期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