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著微生物发酵床的制作研究

土著微生物发酵床的制作研究

基层论坛 

土著微生物发酵床的制作研究 

文,黎朝燕(璧山县青杠畜牧兽医站) 

摘要:土著微生物【1】发酵床制作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长期实践得出的符合当地生猪零排放发酵床养殖 

技术,有效地分解猪粪便,以达到零排放、无污染,生产优质猪肉产品和减低饲养成本的目的。本文就土著微生 

物菌种制作、发酵床所需的植物营养液、中草药营养液、乳酸菌、生鱼氨基酸的制作作详细介绍。 

关键词:土著微生物;发酵床;制作;研究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 

的猪粪尿不易处理的难题。猪的排泄物污 

染了猪舍、污染了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养 

猪,带来猪病多,抗生、抗菌性药物用的 

多,造成猪肉药残严重,对人体带来严重 

危害。应用发酵床零排放技术养猪,能很 

好地解决这一难题,达到养猪无污染的目 

的。甓山县经过两年的摸索,制作m符合 

当地的一套土著微生物的发酵床制作方 

法.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 1.材料与方法 

1.1土著微生物的采集与制作: 

采集聚集在当地山上或沟谷较多的 

腐叶土(松树叶、竹叶积落多的地方),把 

稍微有一点硬的大米饭(1kg-I.15kg)。装入 

木盒f24cmx19cmx9cm)约2/3,盖上宣纸, 

用线绳系好口,将其埋在采回的白色腐叶 

土巾。夏季经5-6天,春秋经6~7天,盒子 

外嗣的土著微生物潜入米饭中,使米饭变 

稀,形成白色菌落。把变稀软的米饭取出, 立即与红糖以1:1比例拌匀后装坛(约坛 

子2/3),盖上宣纸(生宣为宜),用线绳系 

好口.放置在温度23~25℃左右地方,大约 

7天左右内容物变成液体状态,形成土著 

微生物原液。 

1.2土著微生物原液扩繁方法 

1-2.1把土著微生物原液稀释,与500 

倍麦麸或米糠混拌,再加入500倍的植物 

营养液、生鱼氨基酸、乳酸菌等,拌后调整 

水分达45%[21(可用手抓在手上捏紧后,张 

..I(卜接第39页) 

通风:雏鸡饲养密度大,排泄物多,粪便 和垫草存在微生物,在温度和水分的作用 下,产生氨气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为此, 在考虑保温的前提下,耍注意通风换气。 密度:密度过大,鸡群拥挤.采食不 均,个体发育不整齐,密度应随品种,日龄 等方面而随时调整。 光照::0~3日龄,可采用23小时光 照,通宵光照可以促进运动,帮助觅食和 消化,灯光不璃:过亮,以能见到饲料便可, 3天后不需通宵光照,选用自然光照,或按 育成日龄增加逐渐调整光照时数 2.合理的饲料搭配: 消化机能健全,生长发育快。日粮的营 养价值需全面.配合日粮时,要使用品质好、 适口性强的饲料,而且应该注意品种多样 化,相互搭配以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微生素、 矿物质的预混物分别占日粮的1%,及微量 元素的补充。 3.鸡舍的消毒卫生: 做好鸡舍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微生 物及室内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沉积,增加鸡 体抗病的能力,如饲槽及饮水器等其它用 具.都必须定期清扫刷洗,定期性的用常 规消药毒物进行消毒。菌毒敌1:300比例 喷雾为宜。 

七、小结与讨论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工作, 采用合理的科学配料饲养,控制适当的饲 养密度,良好的温度、湿度,适当的通风及 光照.增加鸡只机体低抗力,提高雏鸡的 成活率,降低发病及死亡率,从而达到养 鸡的目的。 2、随着人们善食结构的改变,随着畜 牧业生产发展的趋势,养鸡规模逐渐朝着 现代化发展,但鸡病的发病率日益频繁, 鸡病的防治T作是一门课题,需得采取多 种预防措施及使用一定的药物防治.才能 有效的控制该病的发生,增加养鸡户的经 济收入,提高养鸡户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兽医学))tlj西农学院主编 2.《养禽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编 3.《畜牧学》农业出版社 4.《农畜环境卫生学》农业出版社 5.《四川畜牧兽医杂志}2007第5 

期圈 开手指垫料在手上是蓬松的,不要一团、 

一团的)。堆积在墙角,厚度30era左右为 

宜.在室温23~25℃时发酵2~3天后,就 可以看到米糠上形成的白色菌丝,此时 

堆积物内温度可达到50℃左有,3天后 

应每天翻1~2次,如此经过5~7天.形成 

疏松白色的土著微生物I。 

1.2.2把土著微生物I和泥土以 

l:1的比例混合后.用500倍的营养剂 

和水稀释,调节水的含量保持45%,发 

酵5~7天。发酵方法同制造土著微生物 

I一样.做成土著微生物Ⅱ。把土著微 

生物Ⅱ放在温度为l~l5oc、通风良好, 

避开阳光直射的地方保存,以便做垫料 

时使用。 

1.3植物营养液的制作 

可按不同季节采集该季节的植物, 

采集时间以露水未干的清晨为好。植物 

营养液不光以野生植物为原料,也可以 

采用栽培植物如蕃茄侧芽、南瓜蔓、山芋 

藤等为原料来制作。采集的植物不能用 

水洗(水洗的会腐烂),切成5em长左右 

与红糖2:1混拌,放人陶瓷容器2/3,盖 

上宣纸、系绳,在20℃温度条件下,发酵7 

天之后完熟。 

1.4中草药营养剂制作 

1.4.1材料的选用 

分别购买质量较好的当归l 、甘草 

0.5kg、桂皮0.5kg、生姜2kg、大蒜2kg。 

1.4.2制作方法: 

1.4.2.1首先把当归、桂皮、甘草装 

在各自的玻璃容器中,用啤酒分别浸泡 

起来.啤酒量以刚浸没材料为宜,在温度 

18~25℃环境下放置24小时左右后,放 

入相当于中药材和啤酒合计重量等量的 

红糖,用宣纸封口后发酵7天(药材和啤 

酒量占坛子容器的2/3,这是发酵的最适 

合的环境),在发酵期间,每天早晨太阳 升起之前按照顺时针方向搅拌7罔。 

1-4.2.2生姜、大蒜装在各自容器里 基层论坛 

放人等量的红糖(按1:1比例),混合物 

占容器的2/3,用宣纸封口后发酵七天。 

1.4.2.3上述材料发酵过程结束后. 

用38。以上白酒填满容器的2/3空间后再 

用塑料布封口.15天后抽出液体使用,抽 

出液体时必须保留1/3左右液体.剩余空 

间再加人白酒,用塑料布封151.可再倒人 

} 1酒反复利用5次。 

1.4.2.4使用方法:将中草药营养剂 

稀释1000倍后,用喷雾器定期消毒舍内 

发酵床,走廊和饲料槽子。在传染病流行 

时,将中草药营养剂稀释500倍后,不定 

期进行消毒 

1.4.2.5保管方法:保管环境是很重 

要的,容器是选择不透光的坛子或玻璃 

瓶,保管温度要求是1~l5℃,通风要良 

好,避开直射光,可以长期保管。 

1.5乳酸菌制作 

将第~次淘米的泔水用玻璃坛子装 

好,盖上宣纸,系绳,放置阴凉处(温度 

20℃)。7天后倒入新鲜牛奶里(禁止使用 

加_T奶粉),牛奶和乳酸菌的比例为10: 

1。5-6天后.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漂到液 

面,液面以下是黄褐色乳酸菌液。黄褐色 

乳酸菌液可用冰箱保存或添加等量的红 

糖在常温下保存。 

1.6生鱼氨基酸的制作 

生鱼氨基酸是指用鲜鱼的废弃物制 

作的液体。选与青鱼一样.背部发青的鱼 

较好,其它无鳞鱼类、动物内脏也可以。 

选鱼头、骨头、内脏等残渣与等量红糖混 拌,2~3天后,开始形成液体,l0天左右 

可完熟.提取液体使用(滤渣作发酵肥时 

使用)。 

1.7 100平方米标准化土著菌垫 

料所需材料配方 

2.试验结果 

用自制土著微生物制作的发酵床. 

与目前我地常用的福建洛东和吉林惠农 

的菌种相比较.可从最初的30.o0元/ 

降为13_30元/ .节约菌种16.77元/前, 

大大降低投资成本;发酵床的温度与购 

买的菌种温度相比要高l~2℃,两者分解 

粪便能力差不多:自制菌种还可以用中 

草药营养剂对猪场不定期的消毒,减少 疾病发生与传播。 

3.结论 

购买的菌种虽然使用方便,但是成 

本太高。根据当地资源自制土著微生物 

菌种材料易得.方法简单、成本低、养殖 

户一学就会,对操作者的要求也不高,适 

合在养猪业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汉跬著,权治敏编译,自然农业, 

延边大学出版社. 

【2】李永金,卢力,王翠英,等.现代养 

猪新技术一生态养猪法.中国畜牧科技论 

坛,2008,04:

44—46.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