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
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
范建高,颜士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暨脂肪肝诊治中心,上海200092)
摘要:代谢综合征(MS)与慢性肝病特别是脂肪肝关系密切,两者并存时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众
多但结果仍有争论。介绍了MS及其相关脂肪肝与酒精性肝病和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困境,旨在帮助临床医生
提高MS和脂肪肝的处理能力,更好地为此类患者服务。
关键词:脂肪肝;代谢综合征X;述评
中图分类号:R57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5256(2016)03-0407-04
Metabolicsyndromeandfattyliver
FANJiangao,YANShiyan.(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CenterofFattyLiverDisease,XinhuaHospital,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
SchoolofMedicine,Shanghai200092,China)
Abstract:Thereisacloserelationshipofmetabolicsyndrome(MS)withchronicliverdisease,especiallyfattyliver.Therehavebeenmany
studiesontheclinicalfeatures,pathogenesis,diagnosis,andtreatmentofMSwithfattyliver,butcontroversystillexists.Thisarticlere-
viewsthelatestprogressanddifficultiesintheclinicalstudiesofMSandrelatedfattyliver,alcoholicliverdisease,andchronicviralhepati-
tis,soastohelpphysiciansimprovethemanagementofMSandfattyliver.
Keywords:fattyliver;metabolicsyndromeX;editorial
doi: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01收稿日期:2016-02-03;修回日期:2016-02-03。作者简介:范建高(1966-),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脂肪肝肝纤维化的研究。脂肪肝是一种以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病理
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包括酒精性肝病(ALD)、非酒精
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慢性丙型肝炎(CHC)等特
殊类型脂肪肝[1-6]。21世纪以来全球肥胖、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及其相关
NAFLD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处于经济转型及快速发展
中的我国同样面临这些疾病的流行[7-8]。NAFLD现
已取代乙型肝炎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普通成人
NAFLD患病率高达15%~30%以上,其中20%~
30%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FLD不但
与肝细胞癌(HCC)、肝衰竭和移植肝NASH复发密切
相关,而且显著增加代谢和心血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病
率[1-4]。此外,愈来愈多的ALD、慢性乙型肝炎
(CHB)、CHC患者并存肥胖和MS[2,9]。正确评估MS
在脂肪肝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重视肝外并发症的防
治,可有望提高脂肪肝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远期预后。1MS与NAFLD
MS是以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和系
统性炎症反应为病理生理特征的一组疾病的积聚,曾
有“X综合征、致命四重奏、IR综合征、肥胖综合征、多
元代谢综合征、代谢性炎症综合征”等名称[7-8]。我
国MS的工作定义主要基于国际糖尿病联盟2005年
制订的诊断标准并略加改良[2,7-8],具备以下3项或3
项以上条件者为MS:(1)内脏型肥胖,腰围≥90cm
(女性≥80cm);(2)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
和(或)糖负荷2小时血糖≥7.8mmol/L或已确诊为
糖尿病;(3)高血压,血压≥130/85mmHg和(或)已
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4)甘油三酯(TG)≥
1.7mmol/L;(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1.04mmol/L。
NAFLD患病率升高趋势与肥胖及代谢紊乱的流行趋
势一致,基线BMI和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及随访
变化值与NAFLD的发病和缓解关系密切。然而,体
质量超重和肥胖并不意味着肝脏脂肪肯定增多,反之
亦然。我国非肥胖人群(6905例)NAFLD患病率
(7.3%)显著高于欧美人群;对6403例基线无
NAFLD非肥胖人群随访5年,NAFLD累积发病率达704范建高,等.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8.9%,年龄、性别、BMI、腰围、TG、尿酸等可预测非肥
胖人群NAFLD发病风险[10]。MS的其他组分黑棘皮
症、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囊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征、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亦是NAFLD的危险因
素[2,7-8]。
MS的诸多组分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促进2型糖
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腹型肥胖与NAFLD的关
联显著高于“梨型”肥胖和BMI所反映的总体肥胖,
NAFLD对代谢紊乱发病的影响重于肥胖症,高达
30%BMI正常的NAFLD患者合并MS,且NAFLD与
体质量超重和腹型肥胖可以协同增加MS和糖尿病的
发病率[2-4,7-9]。“代谢性NAFLD”与MS享有许多共
同的病理生理机制,两者都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
独立危险因素。然而,并非所有NAFLD都与MS和心
血管疾病关系密切,与含patatin样磷脂酶域3(patatin-
likephospholipasedomaincontaining3,PNPLA3)I148M
多态性相关的脂肪肝患者通常并不伴有糖脂代谢紊
乱[3-4]。
NAFLD是MS累及肝脏的病理表现,IR促进单纯
性脂肪肝(simplefattyliver,SFL)向NASH和肝纤维
化进展,而MS的存在提示NAFLD患者更有可能是
NASH。无创诊断NAFLD患者肝纤维化的众多模型
包含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等代谢参
数,NAFLD患者并存的代谢紊乱的组分越多其并发
NASH和肝硬化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低体质量成人体
质量和腰围增长过快亦可通过IR诱发NASH和肝纤
维化[2-5]。NAFLD患者预期寿命缩短,心血管疾病和
MS相关癌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两大原因,在NASH
患者肝病死亡排名第三,而SFL患者肝病死亡相对少
见。高达50%的NASH相关HCC发生在没有肝硬化
的基础上,此类患者通常合并MS和2型糖尿病[2-5]。
为此,疑似NAFLD的患者需要仔细评估IR和糖脂代
谢状况及其相关并发症,NASH患者则还需警惕肝病
残疾和死亡。合并重度肥胖和MS的NAFLD患者在
各种肝脏外科手术前,需要全面评估心血管风险和脂
肪肝的严重程度,以采取相关措施减少手术并发症和
病死率[11-12]。针对肥胖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应用
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压、调整血脂以及改善IR的药
物是防治MS和NAFLD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措施[3-5]。
阿斯匹林、二甲双胍、他汀等药物可能有预防HCC发
生及复发的功效,然而这些药物对NASH的治疗效果有限。对于NASH特别是合并进展期肝纤维化患者
通常还需要联合使用抗炎保肝药物。
2MS与ALD
少量饮酒也会大大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但是饮
酒对于代谢紊乱和脂肪肝发病的影响却是一把双刃
剑[6,13-14]。有饮酒史的成人MS患病率并不高于从不
饮酒者[13-14]。一方面,少量或适量饮酒有可能提高
胰岛素敏感性和HDL-C水平,减少脂肪肝和动脉硬
化的发病率;另一方面,过量饮酒能增加血液TG、尿
酸和动脉血压水平,并损伤肝脏和胰腺B细胞,导致
脂肪肝和糖尿病。为此,2016年英国饮酒指南不再认
为饮酒可能有益健康。
我国居民在饮酒的同时喜欢高脂肪和高热量膳
食,长期过量饮酒者肥胖和MS并不少见。肥胖和MS
不但与酒精有协同伤肝作用,导致重症肝炎、肝硬化
和HCC高发[6],而且增加饮酒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
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13-15]。为此需要客观评估嗜酒
者的营养状态,临床上IR与过量饮酒共同导致的脂
肪性肝病比单纯的ALD可能更多见。并存营养不良
的重症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需要加强营
养,甚至推荐肠内营养支持治疗[6],并存肥胖和MS的
嗜酒者则需同时进行戒酒和减肥治疗。
3MS与慢性肝炎
除了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外,营养不良、
某些药物和毒物以及HCV感染等许多因素都可以导
致脂肪肝。HCV感染相关代谢异常综合征是CHC患
者的临床特征,表现为IR、糖调节受损、脂肪肝伴低胆
固醇血症[16-17]。感染HCV基因3型的CHC患者脂
肪肝患病率高达78%,因为HCV本身和宿主因素都
可导致IR和肝脂肪变性;HCV相关脂肪肝的存在并
不影响“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病毒学应答率,
并且代谢异常和脂肪肝可随HCV的根治而缓解,除
非同时合并肥胖症。其他基因类型的HCV感染本身
通常并不诱发脂肪肝,并存的代谢紊乱和脂肪肝主要
与宿主因素有关,而并存的肥胖、IR和脂肪肝可以影
响这些CHC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并且即使成功
获得病毒学应答也难以逆转脂肪肝,代谢性和心血管
并发症亦不会因为CHC的治愈而减少[16-17]。为此,
需重视CHC患者肥胖和IR的防治。适当减重以及
使用二甲双胍和他汀等药物不但可以改善IR和代谢
紊乱,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而且有可能提高抗病毒治804临床肝胆病杂志第32卷第3期2016年3月JClinHepatol,Vol.32No.3,Mar.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