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刺五加注射液

刺五加注射液

刺五加注射液

本品为刺五加经提取加工制成的灭菌水溶液。

【性状】 本品为橙黄色或棕黄色的澄明液体。

【鉴别】 (1) 取本品1ml,加5%亚硝酸钠溶液及10%硝酸铝溶液各数滴,稍放置,加氢氧化钠试液数滴,应显红棕色。

(2) 取本品4ml,蒸干,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刺五加对照药材1g,加甲醇10ml,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pH值 应为4.5~6.0(附录Ⅶ G)。

重金属 取本品2.5ml,照重金属检查法(附录Ⅸ E)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超过百万分之十。

树脂 取本品1ml,加盐酸1滴,30分钟后应无树脂状物析出。

蛋白质 取本品1ml,加新配制的30%磺基水杨酸溶液1ml,混匀,放置5分钟,不得出现混浊。

鞣质 取本品1ml,加稀醋酸1滴,再加明胶氯化钠试液(含明胶1%、氯化钠10%的水溶液,临用新配)4~5滴,不得出现混浊和沉淀。

热原 照热原检查法(附录ⅩⅢ A),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缓缓注射本品7ml,应符合规定。

异常毒性试验 照异常毒性检查法(附录Ⅺ C)检查,应符合规定。

溶血与凝聚试验 2%红细胞混悬液的制备 取家兔心脏血,置有玻璃珠的容器内振摇数分钟,或用玻璃棒搅动血液,除去纤维蛋白原,使成脱纤血液,加约10倍量的生理盐水,摇匀,离心,除去上清液,沉淀的红细胞再用重量盐水如法洗涤2~3次,至上清液不显红色为止。将所得红细胞按其体积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混悬液(当日使用,用时摇匀)。

试验方法 取试管三支,分别加入供试品0.0,0.3,0.3ml,然后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5,2.2,2.2ml和上述红细胞混悬液2.5ml,摇匀,迅速置恒温箱内,保持36.5±0.5℃温度,开始每隔15分钟观察一次,1小时后,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一般观察4小时,不得有溶血和凝血现象。若有红细胞凝聚现象,可按下法进一步判断:取其中加有供试品的一支试管振摇,凝聚物应能均匀分散。或将聚集物放在载玻片上,在盖玻片边缘滴加2滴生理盐水,在显微镜下观察,凝聚红细胞应能被冲散。

其他 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U)。

【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12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20mg,置100ml量瓶中,加60%乙醇适量,置80℃水浴中加热,使溶解,放冷,用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置5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无水芦丁0.1mg)。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2.0,3.0,4.0,5.0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加5%亚硝酸钠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再加10%硝酸铝溶液0.3ml,摇匀,放置76分钟,再加氢氧化钠溶液(1mol/L)4ml,用30%乙醇稀释至刻度,放置10分钟,照分光光度法(附录V A),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同时作空白,以吸收度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 取本品,用30%乙醇制成每1ml约含总黄酮0.3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5%亚硝酸钠溶液0.3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

本品含总黄酮按无水芦丁(C27H30O16)计算,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功能与主治】 平补肝肾,益精壮骨。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症等。

【用法与用量】 静脉滴注,一次300~500mg,一日1~2次,20ml规格的注射液可按每次公斤体重7mg,加入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注射液中。

【规格】 每支 (1) 20ml(含总黄酮100mg) (2) 100ml(含总黄酮300mg) (3) 250ml(含总黄酮500mg)。

【贮藏】 密封,遮光,置阴凉处。

刺五加注射液的变态反应分析

刺五加注射液系由五加科植物刺五加制成的供静脉滴注的中药注射剂。用于治疗暂短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症等。随着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对其所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屡有报道,现将近年来报道2l例各种反应加以简述并分析讨论。

1 刺五加注射液的各种变态反应

1.1 皮肤表现

1.1.1 皮炎 将刺五加注射液60ml加10%葡萄糖250ml中首次静滴近终时,患者自觉颈部皮肤搔痒,皮肤红痒渐次蔓延至面部、头皮、肩部、上肢及前胸等。

1.1.2 荨麻疹 3例用刺五加注射液6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滴,分别于用药10min~30min后出现荨麻疹。另1例以刺五加注射液40ml加生理盐水静滴,进液数滴后感觉注射部位有刺激、发痒感,减慢滴速,约10min左右,患者突然出现面热、口干,嗓音嘶哑,说话困难,眼涩、红肿,心悸、出汗、心前区不适,全身搔痒,并显现大面积荨麻疹。

1.2 过敏反应

1.2.1 皮肤过敏反应 2例用刺五加注射液60ml加葡萄糖(盐水)250ml中静滴。输入约30~50ml时,全身皮肤明显发红、搔痒难忍,或头部胀痛,球结膜充血,全身皮肤发红、搔痒。另2例用刺五加注射液40ml加葡萄糖250ml静滴,第3、4天头部出现皮肤潮红,散在黄豆粒大小的斑丘疹,搔痒,或全身皮肤搔痒,可见散在暗红色斑丘疹。

1.2.2 严重过敏反应 2例用刺五加注射液加葡萄糖静滴约10~20min时,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大汗淋漓,血压下降,双肺满布哮呜音。另1例首次静滴该药约30min,即出现全身发热,面部潮红,呼吸困难等。

1.3 过敏性休克 1例使用刺五加注射液约5min,突然出现胸闷、气促、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口唇紫绀、手脚发凉、烦躁不安,血压4/0 kPa,双肺满布哮鸣音。当即停药,即刻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同时采取去枕平卧,高流量吸氧,肌注地塞米松10mg,异丙泰30mg,5%葡萄糖250ml,加多巴胺40mg,间羟胺20mg,缓慢静脉滴注。20min后呼吸平稳,血压回升至15/9 kPa,继续观察病情12h,病人未出现任何反应。有3篇报道刺五加注射液加葡萄糖或盐水静滴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经吸氧,给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对症治疗,均于20min~30min好转,继而恢复正常。3例使用刺五加注射液40~60ml加入葡萄糖(或盐水)静滴,约5min~20min患者均出现口唇麻木,青紫、胸闷加剧,呼吸困难或血压测不清。停药,吸氧,先后给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洛贝林等对症处理后,约30min左右,恢复正常。

1.4 舌部出现水肿 1例使用刺五加注射液80ml加葡萄糖250ml静滴,同时口服三九银杏片,维脑路通片.输完0.5~1.5h,患者出现流泪、流涕、鼻塞、咽痛、吞咽时有阻塞感,全身搔痒,手抓之有针刺感,且舌部出现水肿。

2 分析 2.1 上述21例不良反应中,均为变态反应,而未发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心脑血管等系统的不良反应。

2.2 刺五加中含有多种刺五加甙、异秦皮定、丁香甙、金丝桃甙,刺五加多糖等有效成分。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血液循环,并有良好的镇静、改善睡眠、增加食欲等作用。

2.3 变态反应是指外源性抗原(变应原),在机体内引起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形成,并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抗体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等有害反应。刺五加注射液中含有多种高分子有效成分,经静脉滴注的刺五加注射液作为一种外源性抗原物质直接进入体内,刺激免疫系统而引起变态反应。对敏感性体质的病人在首次使用刺五加注射液时应在用药开始的10min~30min内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2.4 全身性过敏症是药物变态反应中发病最急、进展最快、最易引起死亡的一种.在前述21例变态反应中,最危险的是过敏性休克反应。过敏症状的出现速度因人而异,快者在注射用药后1分钟到几分钟内就可出现,慢者可在用药后几小时或2、3天才出现,但大多数出现在用药后30min左右。

2.5 当发生各种变态反应时,首先应立即停药,并采取抗过敏对症治疗。轻者口服扑尔敏、息斯敏等,重者滴注地塞米松等药。休克时,给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呼吸兴奋剂、吸氧等抢救措施,均有较好效果。

2.6 在2l例变态反应中,大多数为Ⅰ型过敏反应,又称既发性过敏反应,好发于有过敏性体质的人。Ⅰ型过敏反应的出现与药物浓度及进药量无明显关系,说明这些变态反应可能与药品质量和制备工艺有关。即与注射剂中的有效成分与杂质有关,或与不同厂家的制备工艺有关。制备工艺中的提取工艺与精制方法是两大主要因素。在提取工艺中主要考虑溶媒量、提取次数、浸提时间、浸提浓度等条件,而没有考虑列浓缩、干燥等工序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以致产生新的成分(杂质)。

2.7 刺五加注射液临床使用中应注意:①在静脉滴注最初10min~30min时,密切观察以皮肤及卡他粘膜反应轻度呼吸障碍为主的反应,若及时发现、及时停药、及时治疗,则预后良好;②过敏性体质或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刺五加注射液;③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为60滴/min左右,儿童为 20~40滴/min,或视病情、患者体质而定。

刺五加注射液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神经衰弱或更年期综合征等,收到较好效果,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仅我院在1998~1999年一年间就有170余例使用了5000余支。据临床反映,部分患者输液过程中有胸闷等轻度不适,其中1例有哮喘史的患者诱发哮喘。为进一步调查了解刺五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提请临床医生注意,作者特检索了1990年1月~1999年 5月的《中国药学文摘》,结合本院所遇病例,将近年来所报道的刺五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1 过敏性反应

1.1 过敏性休克 王义德等报道1例,男,43岁。因神经衰弱1年入院,给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刺五加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滴至15分钟时,患者出现皮肤潮红、瘙痒、胸闷、心悸,继之呼吸困难、四肢湿冷、面色苍白。测血压8/6kPa,立即停止输液,给予肾上腺素0.5mg、地塞米松5mg肌内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70分钟后逐渐好转,血压回升至12/8kPa,呼吸、脉搏正常。司富彬等报道3例静脉滴注刺五加后引起过敏性休克,其共同点为眼睑与口周红肿、周身风团样丘疹、胸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的表现,而且均无发热,故排除输液反应,可认为是刺五加注射液引起的变态反应。此外,康建华等、张悦柯、杨俊珍等与白凤英分别报道了刺五加注射液在临床使用时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病例,共计4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