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85妇产科护理课件_第14章__月经失调病人的护理(1)
185妇产科护理课件_第14章__月经失调病人的护理(1)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临床表现]
(一)无排卵性功血 最主要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
月经过多:周期规则,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 子宫不规则过多出血: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 经量增多 子宫不规则出血: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 经量正常 月经过频:周期缩短,月经频发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1)止血 少量出血:最低有效量性激素,减少副反应。 大量出血:要求在性激素治疗6-8小时见效, 24-48小时出血基本停止。
* 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修复创面。
用于青春期功血。血液高凝状态 或血栓性病史的患者禁用。 血止后2周加用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转化。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课后思考
1.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青春期功血和围绝经期功血处理原则 有何不同? 3.如何指导功血患者服用性激素止血?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
雌激素突破性出血(breakthrough bleeding) 子宫内膜单纯受雌激素影响,达到或超过 雌激素的内膜出血阈值而发生。
▲
雌激素撤退出血(withdrawal bleeding) 子宫内膜在单一雌激素刺激下持续增生, 可因一批卵泡闭锁而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 内膜失去支持而剥脱。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二)排卵性功血
多见于育龄期妇女。
1. 黄体功能不足:
有卵泡发育及排卵,但黄体期孕激素分
泌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致子宫内膜分泌
不良。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 卵泡发育不良:颗粒细胞膜上LH受体缺陷, 排卵后黄素化不良及分泌孕酮不足;神经 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卵泡期FSH缺乏, 使卵泡发育缓慢,雌激素分泌减少,对中 枢正反馈不足。 * LH排卵高峰分泌不足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DUB
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 子宫出血,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明显 器质性病变存在。 无排卵性功血: 80% 多见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 排卵性功血:20% 多见于育龄期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2.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 产生成熟卵的生殖功能
复习
* 产生女性激素和局部调节因子的内分泌功能
每个月经周期中经过募集、选择,通常只有 1个优势卵泡可以完全成熟,排出卵子。 排卵后7-8天黄体功能和体积达高峰, 9-10天开始退化,黄体功能限于14天。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2)调整月经周期 常用疗法: * 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人工周期。 适用于青春期功血与生育期雌激素较低者 已烯雌酚0.25mg,于出血第5日起,每晚
1次,连服20日,至服药第11日,每日加
用黄体酮注射液10mg肌注,两药同时用
完,停药3-7出血。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 口服避孕药:开始即限制雌激素促内膜生长 作用,预防突破性出血。用于撤退性出血量较 多或绝经期功血。避孕药自撤药后出血第5日
起,每晚1片,连服3周。
* 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适用于青春期或绝经
过渡期功血。于出血第16-25日服用甲羟孕酮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 孕激素:使持续增生的内膜转化为分泌期, 停药后内膜脱落,起到药物性刮宫 作用,达到止血。绝经过渡期功血 可选用炔诺酮(妇康片)口服。 * 雄激素:拮抗雌激素,增强子宫平滑肌和 血管张力,减轻盆腔充血和出血量。 * 联合用药:止血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 其他: 抗前列腺素、促凝药物等。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二)排卵性功血
1. 黄体功能不足:
一般为周期缩短,月经频发。育龄妇女
可表现为不孕或早期流产。
2.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血量多。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处理原则]
(一)无排卵性功血 青 春 期:有效止血,调整周期,促进排卵; 围绝经期:有效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 防止内膜病变; 1、支持治疗 2、药物治疗 是功血的一线治疗 常采用性激素药物止血和调整周期。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月经周期生理调节]
hypothalamus-pituitary-ovary,
复习
H-P-O 下丘脑-垂
体-卵巢的内分泌调节轴 1. 中枢生殖调节激素 * 下丘脑: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受垂体促性腺激素与卵巢性激素的调节 去甲肾上腺素促进GnRH释放, 内源性鸦片肽则抑制其释放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3. 宫腔镜检查:直视下有针对性取活检。 4. 超声检查:子宫大小、内膜厚度等。
5. 基础体温测定:
无排卵:单相型曲线
排 卵:双相型曲线
黄体功能不足:上升缓慢、幅度低、时间短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下降缓慢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2. 卵巢功能衰退,卵泡逐渐耗尽,对促性
腺激素敏感性降低,雌激素在排卵前不
能形成高峰,不能排卵。
多见于绝经过渡期。
3. 子宫内膜出血的自限性机制缺陷
* 子宫内膜脆性增加 * 内膜脱落不全致修 复困难 * 血管结构与功能异常 * 凝血与纤 溶异常 * 血管舒缩因子异常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第一节 第二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闭经
amenorrhea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DUB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痛经
dysmenorrhea
经前期综合征 绝经综合征
menopausal syndrome
10mg/日共10日,或肌注黄体酮20mg/日,共5
日。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3)促进排卵 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无排卵功血者。 青春期不提倡应用。 常用的药物有:氯米芬、绒促性素(HCG) 3、手术治疗 * 刮宫术(dilation
and curettage, D&C)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
内膜厚度由0.5mm增至3-5mm
复习
* 增殖期(第5-14日):对应卵泡期成熟阶段 * 分泌期(第15-28日):对应黄体期
内膜更加增厚;腺体出现分泌现象;血管 迅速增加并弯曲;间质疏松水肿。 * 月经期(第1-4日)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病因]
(一)无排卵性功血 1. H-P-O 轴调节功能不健全 精神过度紧张、情绪变化、环境改变、 重度营养不良等可引起。 下丘脑-垂体对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 缺陷,FSH呈持续低水平,月经中期 无血LH峰。 多见于青春期。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二)身心状况
(三)诊断检查
1. 妇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排除妊娠、
异物或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异常出血。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2. 诊断性刮宫 目的:止血、明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 时间:* 确定排卵和黄体功能应一般在月经 前3-7天或月经来潮6小时内刮宫 * 不规则流血或血量多,可随时。 适应症:生育期或绝经过渡期妇女、药物治疗 无效或存在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异常出血。 注意子宫的大小、形态、宫壁是否光滑。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 黄体功能替代:排卵后肌注黄体酮,
补充分泌不足。
2.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 孕激素:调节H-P-O轴的负反馈功能,使 黄体及时萎缩,内膜按时完整脱落。 * HCG:促进黄体功能。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护理评估]
(一)病史 月经周期,月经期、出血量、有无引起 月经失调的诱发因素、治疗经过等。
促进黄体形成的功能减弱,常见原因。
* LH排卵峰后低脉冲缺陷:LH低脉冲分泌
缺陷导致黄体功能不足。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2.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有排卵,但黄体萎缩时间过长,导致子 宫内膜长期受孕激素影响,而不能按期完 整脱落。
正常月经第3-4日,分泌期子宫内膜已 全部脱落,但在黄体萎缩不全时,第5-6 日应可见到分泌反应的子宫内膜,与新增 殖的内膜共存。
[护理目标]
* 病人能够日常活动 * 病人住院期间无感染
[护理措施]
(一)补充营养:注意补充铁剂
基础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导论》
(二)维持正常血容量 记录生命体征、评估出血量、遵医嘱 补液或输血。 (三)预防感染 观察体温、脉搏、腹痛及血常规结果等, 及时发现,报告医师处理。 (四)遵医嘱使用性激素 注意服用时间、用量、减药方法等 (五)加强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