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两国外交关系论文摘要:在当前中越关系正常化的同时,南海问题等矛盾越来越突出,两国政府和执政党应以两国友好的大局出发,认真吸取教训与总结经验、制定正确的外交策略,以有利于增强两国之间的友谊,抓住机遇、面向未来,共同迈向人类的美好明天、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二十世纪继俄国十月革命后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事件。
同时也是中越关系史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越两党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
1950年1月18日中国和越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至2014年已经有64年。
从中国的援越抗法到越南干扰中方的“981”海上钻井平台正常作业的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越关系经历了从“同志加兄弟”到“敌人”再到“合作者与竞争者”的变迁。
本文从中越两国外交关系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分析概括两国外交关系的特点:(一)、反复无常、灵活多变,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受国际局势影响大。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句话十分恰当地概括了越南在中越关系所扮演的角色。
越南在处理与中国的外交时,它以国家的利益出发点,实行了不同时期的策略。
1、在越南抗法、抗美时期,越南对中国实行全面友好、亲密无比,重视学习中国革命的经验,积极甚至厚颜无耻地向中国索取援助。
加强与中国团结、友好与合作。
新中国成立后,胡志明于1949年12月5日电贺毛泽东主席,表示中越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在1950年1月15日胡志明主席就要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积极行动。
在当时的国内外形势相对比较严峻:在国内抗法战争中的敌强我弱,在国际上孤立无援的局面:国内上越南在1945年建国,并在“1946年3月6日得到法国政府和越南政府签订《初步协定》,法国承认越南是一个自由国家”①,但是法国在同年12月撕毁协定,卷土重来,步步为营,加强侵略越南;同时越南国民党加紧迫害越南共产党,并不断制造冲突;国际上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虽然成立多年,没有一个国家承认,更没有得到哪个国家的援助。
唯有中国和中国人民在实际活动中支持和援助越南。
胡志明多次去中国寻求援助,并要求中国出人出力帮助越南。
中国在建立初期面临巨大的建设新中国的艰巨任务,但是依然帮助越南,并成功组织了边界战役、奠边府战役,特别是奠边府战役是越南抗法斗争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在抗美时期,越南抗击美国面临着巨大任务问题:(1)经济面临崩溃;(2)社会动荡不安;(3)交通几乎瘫痪;(4)缺乏武装装备.在面临巨大国内外形势,越南基本所有的装备武器都是从中国援助而来。
同时这一时期(从建国后到1979年)中越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
除在军事寻求援助之外,越南积极学习中国土地改革的历史经验。
应越方的要求,从1950年起,中国先后派出政治顾问团、土改顾问团以及财政经济组织工作等方面的专家顾问奔赴越南,协助越南的党政府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整顿干部思想工作,培养党政干部整效理财工作等。
特别是1950-1965年,中越关系处于黄金时期。
在一定程度上是“亲中”关系为主。
2、从1979年的中国自卫反击越南到1991中越关系恢复外交关系。
这一时期中越关系,越南对华变友为敌并且最终兵戎相见。
早在抗美时期,越南与中国早有矛盾。
比如华侨问题、对苏共领导看法的根本分歧。
“1975年4月解放南越的过程中,越南当局非法抢占了中国南沙群岛中的6个岛屿。
另外,在1974年8月中越两国就划分北部湾海域而举行的谈判会上,越方仍然明确表示将继续占领北部湾三分之二的海域。
”②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解冻,越南与苏联签订《越苏友好合作条约》,特别是1978年越共四届四中全会则把中国确定为越南“最直接最危险的敌人”③,提出了“一切为了打败中国”④的口号。
1978年12月25日,越南悍然出兵入侵柬埔寨,这不仅违背了国际关系准则,也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同时不断地在中越陆地边境制造纠纷和流血事件,最终挑起一场大规模的中越边境武装冲突。
“仅1978年8月至1979年2月中旬,越南当局武装侵略中国边境地段162处,向中国进行武装挑衅700多余次,打死打伤中国边境军民300多人。
”越南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步步升级,使中国边境地区的局势急剧恶化,越方行径激化了中越矛盾,严重伤害了中越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最终导致了中越关系的恶化分裂。
同时在海上,由于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重要,是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加上南沙群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1988年最终导致中越海上冲突,越南非法侵略南沙29个岛屿。
3、从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后。
80年代越南陷入内外交之中,国内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国际上十分孤立。
同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得到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1991年11月由越南要求恢复于中国正常的外交关系是由本国的根本国家利益所决定的。
不但受国际局势(美苏冷战的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此外还有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需要。
其内部原因也有地缘政治关系的权衡、政治与意识形态的相同、对当代外交关系的反思和密切的历史文化关系的作用等方面的考虑和各种因素的作用。
越南七大制定了对华政策的目标:“为恢复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友谊和全面合作而奋斗。
1991年11月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社会主义主席武文杰率领越南高级代表团正式访问北京,两国发表联合公报,实现了中越关系的正常化。
越南对华政策概括为:“政治上睦邻友好、经济上倚靠台湾而轻视大陆、安全上高度防范戒备、外交上突出外交关系、华人华侨问题恢复亲善友好政策。
”⑤对华政策的分析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灵活多变务实,不仅根据国内外局势对华政策做出调整,政治上对我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创造了很好的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
在通中国发展突出了与中国的国家关系,而中越两党的党际关系显得不突出以至意识形态的其他内容就基本没有,越南积极寻求与东南亚国家、俄罗斯、日本、欧盟、美国发展友好关系以制衡中国。
特别是进入21世纪最初的几年经常制造南海事端,从中国南海谋取利益。
②独立自主,越南在制定对华政策时,越南贯彻这一独立自主的精神,不使自己成为别人手里的一张牌。
越南近年来在外交战上节节取得成功。
③经济优先。
中越同属于发展中国家,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越南与中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主要着眼于营造一个很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越南对华关系滞后于政治外交关系。
在对中国交往中明显表现为重西方轻中国,与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中是重台湾轻大陆。
④不忘戒备,越南在与中国恢复正常外交关系时,加强与中国军事合作,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常常在边境上挑起小冲突。
特别是在中国南沙群岛海域开采油气资源,甚至故意引入大国势力,企图使其国际化。
总的来说,尽管越南对华政策存在着诸多变数,同时存在着矛盾,但是越南与中国友好睦邻是主要的。
(二)、以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本着睦邻友好的原则,始终愿意与越南发展兄弟般的友谊,同时维护国家利益不动摇、不妥协。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纪元。
中国外交也展开了新的篇章。
从1949年10月1日至今,中国外交历经坎坷却又不断取得辉煌成就。
“中国巩固了民主革命胜利的政治成果,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它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同大多数国家建立并发展了外交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成为国际社会中富有国际影响的享有崇高国际地位的国家;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对于稳定周边事态,放眼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祖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条件,为促进人类进步也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⑥中国外交所奉行的基本原则是经理了历史时间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这些基本原则是:(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这是中国外交策略的纲领和根本目标。
(二)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中国外交的基石。
(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促进和平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四)扩大对外开放和经济合作。
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是中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从中越在1950年建交至今,大体分为:从1950年到1979年,这一时期为中越关系的亲密关系时期。
中国对越南实施的政策是友好的、无私的、不带任何政治附加、面面俱到、不惜一切代价。
中国始终坚持五项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维护东南亚地区的和平,反对法国、美国的霸权主义、殖民主义,支持越南、柬埔寨等印度那支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中国忠实地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义务;反对非正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支持世界、各国民族解放运动。
中国是第一个承认越南独立的国家,而且还是第一个援助越南的国家。
中国派罗贵波为团长总顾问的中国援助越南顾问团,而且派出了陈赓同志也前往越南并帮助越方,组织了越南第一次对法胜利战争—边界战争,还有具有影响全局意义——奠边府战役。
此外在1954年日内瓦召开的印支问题日内瓦会议。
越南在中国等国家的帮助下《日内瓦协议》签订,越南脱离法国的殖民统治;同时帮助了越南的经济建设。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提供了一批技术援助项目,“即1955年7月提供8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之后,1959年2月两国政府又签订了协议……至1960年,已建成两个小型糖厂、香料厂、油罐厂等项目,已动工的有太子合作钢厂、钙镁磷肥厂、预制构件厂、汽车轮胎厂四项”⑦。
而在援越抗美时期,中国对于越南的援助则是更多。
据不完全统计,从1950年到1978年3月,中国援助越南的物资总价值超过200亿美元。
因此,“胡志明形容中越关系是‘同志加兄弟’的亲密关系。
”⑧2、从1979年至1991年中越恢复外交关系前:敌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从1977年越南当局举兵入侵柬埔寨之后,经常制造中越边境事端,不断对中国边境军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不断蚕食中国边境。
在越军变本加厉的对中国军民开枪开炮侵略中国领土、绑架中国军民下,中国政府依然以中越友谊为重采取忍让、克制的态度,坚持有利、有理、有节的说理斗争。
在越南依然入侵中国领土,中国人民解放军边境与于1979年2月17日,在云南、广西境内被迫对越军自卫反击。
中国的自卫反击战是为了坚决捍卫东南亚的和平、保卫中国的领土完整。
这场自卫反击战是必要正义的,这场自卫反击战“打破了越南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沉重打击了越南和苏联在印度支那地区推行的扩张政策,同时也是对柬埔寨人民的抗越斗争、维护东南亚地区和平所作的有利支持。
”⑨同越南推行的地区霸权主义相反,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