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公开课)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东西方向田间小路 问候,怀念 通“宴” 久别重逢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南北方 枉 以 向小路 驾
思考:曹操为何反复强调自己求贤的忧愁? 明确:为了向世人郑重承诺: 他延揽人才的心不会停止,只要贤才前来投 奔,无论何时,都给予优待。 这显然是为了让那些还在犹豫不决的人早日 打消顾虑。
三、整体感知:
《短歌行》 LOGO
四、校正字音:
pì
《短歌行》 LOGO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jīn
wèi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yōu shēng duō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第四节:
乌鸦 向南 泛指多次 周圈
《短歌行》 LOGO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通“餍”,满足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思考:那些绕树飞翔的乌鸦代指什么?表达了 诗人什么感情? 明确: 绕树三匝之乌鹊——犹豫不定的人才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人对三国鼎立的局面, 无所适从,不知道该依附于谁,曹操对这样的人 才,是充满着同情和关心的,也是十分欢迎的。
《短歌行》 LOGO
作业: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 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 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 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曹操引用这句诗,表达的是—— 对贤才的渴慕。
第二节:
对人的 衣 长久的 尊称 襟 样子
鹿叫声 艾蒿
《短歌行》 LOGO
小声叨念 和思索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思考:曹操在诗的第二节用的两个典故,有何 深意? 明确: 青青子衿——希望贤才主动投奔
整理回顾: 英雄的慷慨悲歌
《短歌行》 LOGO
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试找诗句作分 析评价。
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忧
求贤不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志
一统天下
知识链接:
《短歌行》 LOGO
第二个典故来自于《诗经·小雅·鹿鸣》,曹操 直接引用了原诗的前四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意思是说,麋鹿找到了艾蒿, 就会相呼相鸣,要是有贤才来投奔我,我一定会鼓瑟 吹笙,以“嘉宾”之礼来款待他。 【小故事】官渡之战期间,袁绍的谋臣许攸,多次为 袁绍献计,都不被采纳,袁绍甚至把他当成了曹操的 奸细,许攸一怒之下就投奔了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 降,喜出望外,连鞋子都来不及穿上,就赤着脚,奔 出账外迎接许攸。许攸也因为感激曹操的礼遇,归附 之后立即献出奇计,让曹操夜袭乌巢,火烧袁绍的粮 仓,最终是曹操以弱胜强,战胜了袁绍。
二、写作背景:
《短歌行》 LOGO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纷争不断, 各路英雄各显神通,意欲荡平宇内,一统天下。 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 正值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带领 文武将士,陈兵江上,这天夜 里,月光皎洁,风平浪静,澄 江如练,曹操与诸将士把酒狂 欢,纵论天下,此景此情,曹 操兴致满怀,拿起长矛,在将 士面前慷慨高歌,他所唱的就 是后来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 《短歌行》。
《短歌行》 LOGO
答题步骤: 一、找到诗歌中的用典之处 二、对用典之处具体分析 1、概况原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意义。 2、揭示诗人引用典故的现实意义。 三、结合诗句分析用典作用 1、使诗歌语言含蓄委婉、典雅凝练。 2、意蕴更加丰富、深刻,增强诗歌表现力和 感染力。
第三节:
拾取,采取
《短歌行》 LOGO
《短歌行》
短歌行——曹操
授课教师:张欣
教学目标:
《短歌行》 LOGO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 2、 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二、能力目标 培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解题:关于“歌行”
《短歌行》
乐府的别称:
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 行:《兵车行》《丽人行》《十五从军行》 吟:《秦中吟》《白头吟》 引:《李凭箜篌引》
《短歌行》 LOGO
小声叨念 和思索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知识链接:
《短歌行》 LOGO
第一个典故来自于《诗经·郑风·子衿》,该 诗第一章写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衿”的古代人的衣领,诗中指代 姑娘所思念的情人。原意是说:我深爱的人儿啊, 你让我深深牵挂, 虽然我不能去找你,可你怎么不 主动给我一个音信呢? 【美人】思慕之人;圣主贤臣;美好理想的象征。
功业未成
《短歌行》 LOGO
二、 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借代
杜康:以 发明酒的 人名来代 指酒
比兴
【知识链接】赋 比兴是《诗经 》 的主要三种 表现手法。赋: 平铺直叙,铺陈、 排比。比: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 引起所咏之词。
用典
以古比今, 以古证今, 借古抒怀。
《短歌行》 LOGO
比兴——
《短歌行》 LOGO
相传最 早造酒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的人, 无实际意义 以何:宾语前置 借代: 代酒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思考:诗人在一开篇便定下感情基调,试找出 能确定诗人感情基调的字词。 明确: 人生几何
苦 忧思
忧
何以解忧?
第二节:
对人的 衣 长久的 尊称 襟 样子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mò qì yàn zā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bǔ
五、研读探究: 一、这首诗表达了
《短歌行》 LOGO
诗人的什么感情?试
找诗句作分析评价。 二、 诗歌运用了 哪些手法?请简要 分析。
第一节:
对着 多少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 人生短促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喻 贤才难求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比喻 贤士南流,不得其所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 要广纳贤才
总结: 曹操礼遇人才、重用 人才,曾三次下令求贤, 先后发布了“求贤令”、 “举士令”、“求逸才 令”,而《短歌行》实际 上就是一曲“求贤歌”, 它运用诗歌的形式,含有 丰富的抒情成分,因而起 到了独特的感染作用,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
还有谣、辞等别称。
“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
——指歌词音节长短而言
一、知人论世:
《短歌行》 LOGO
qiáo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县人。 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 帝”,世称“魏武帝”。 曹操的诗歌继承《诗经》、 《辞》、汉乐府的传统,具有 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其基本 风格是苍凉悲壮。他的作品集 是《曹操集》,代表作是诗歌 《蒿里行》、《龟虽寿》、 《观沧海》。
《短歌行》 LOGO
1、作者登临怀古,为何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只提孙权和刘裕二 人呢? 2、下阕一开始,作者笔锋一转提到宋文帝刘义隆,这有何用意? 3、结尾提到廉颇有何用意?“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有何具体含义?
感谢您的关注
《短歌行》 LOGO
第二节:
对人的 衣 长久的 尊称 襟 样子
鹿叫声 艾蒿
《短歌行》 LOGO
小声叨念 和思索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思考:曹操在诗的第二节用的两个典故,有何 深意? 明确: 青青子衿——希望贤才主动投奔 呦呦鹿鸣——必将礼遇、重视贤才
【高考链接】诗歌鉴赏——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