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添加抗结剂的食盐防结块探讨

不添加抗结剂的食盐防结块探讨

Discussion on Anti-agglomeration of Anti-caking Agent Free SaltZhang Xiaojun 1,Yu Zhiwei 2(1Zigong Light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Zigong,Sichuan,6430002Sichuan Salt General Corporation,Chengdu Sichuan,610015)Abstract:Adding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dried or fried wheat to salt can effectively delay the salt agglomeration and has obvious anti-coagulation effect.It provides a new idea and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mall package salt agglomeration and substitution of anti-coagulant.Key words:Salt,dried or fried wheat,anti-coagulation,new idea摘要:在食盐中添加一定比例干燥或炒制的小麦能有效延缓食盐结块,具有明显的抗结效果;为解决小包装食盐结块、抗结剂替代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食盐;干燥或炒制的小麦;防结块;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TS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335(2018)04-0007-03作者简介:张小军(1978-),男,四川广安人,本科,工程师,长期从事品种盐及日化产品研究开发工作。

不添加抗结剂的食盐防结块探讨张小军1,余志伟2(1自贡市轻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自贡643000;2四川省盐业总公司,四川成都610015)第49卷Vol.49中国井矿盐CHINA WELL AND ROCK SALT1前言目前市场上的食盐按来源可分为井矿盐、海盐、湖盐,按其用途可分为普通食用盐、调味盐、健康盐等。

由于食盐具有结块的特性,即由原来松散、自由流动状态结成团块,给生产企业、食盐销售及消费者使用等各个环节带来诸多不便。

为解决食盐结块问题,生产企业在食盐生产过程中添加了不同的抗结剂,以防止颗粒或粉状食盐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已涌入人们心中,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食盐作为人们调味的必备之物,不添加任何物质,纯天然产品已成为市场所需。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食盐产品中可以添加的抗结剂有亚铁氰化钾/钠,柠檬酸铁铵,二氧化硅,硅酸钙,酒石酸铁,其中亚铁氰化钾(用于非绿色食品食用盐)和柠檬酸铁铵(可用于绿食食品食用盐)最为常用。

针对食盐中添加的各种抗结剂对人体的影响已逐渐被人们关注,同时存在一些不足。

因此作者就不添加抗结剂的食盐防结块提出探讨,主要是通过添加干燥食品或炒制食品与食盐混合,减少食盐颗粒或粉末间的接触面,使食盐产品不结块成团或轻微结块成团。

2食盐结块的原因食盐结块的原因:由于物理或化学原因,使晶体表面溶解并重结晶,于是在晶粒之间相互接触点上形成品桥而固结在一起。

2.1物理原因食盐的吸湿性用吸湿点A 表示。

A=(P SOL /P1)xlO0式中:P SOL —晶体饱和溶液上面的水蒸气分压;P1—纯水上方的水蒸气分压。

A 越低,则越容易吸潮。

在其存储过程中,盐晶粒表面会吸收大气中的水分,干燥后的盐中也仍然含有少量水分。

这些水分附着在食盐结晶的表面呈溶液状态,此附着液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氯化钠不饱和,附着液中只是水分被蒸发,盐类溶液虽被浓缩但不析出结晶;第二阶段氯化钠饱和,即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只有氯化钠因饱和而析出结晶;第三阶段则是除氯化钠饱和外,其它盐类也达到饱和的阶段,即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氯化钠和其它盐类都因过饱和而析出结晶。

由于盐在贮存与运输过程中不可能完全处于密闭条件,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大于P SOL时,盐晶粒吸湿,形成溶液并附着于晶粒表面;当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小于P SOL时,附着液水分蒸发,析出微细晶粒,使粒子与粒子间产生微弱结合状态,即产生交联,形成盐粒间牢固的粘结,即盐产生了固结。

除空气中水蒸气分压的变化会引起食盐的固结外,盐粒晶间接触状态对食盐固结也有影响。

食盐贮存过程中,盐层堆积,盐粒承受压力增大,就会使盐粒接点附近的晶格产生倾斜,晶间接触面积增大,使盐粒之间更易产生固结。

同时,盐晶粒的形状、盐晶粒的粒度和粒度分布都对粒子间的接触面积有很大影响,即会影响盐的固结。

2.2化学原因由于盐中杂质的存在,使各种物质在接触中发生化学反应,或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生成水或其他产物,为结晶搭桥提供了条件,或由于杂质的掺人,使混合后的盐的P SOL低于纯净氯化钠的P SOL,这样的混合盐更容易吸湿。

但是有研究表明,适量的钙、镁等吸湿性强的杂质,对盐结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由此可见。

盐的结块是在含水率、所受压力、大气温度和湿度、杂质含量、粒度和粒度分布以及晶体形状等诸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3食盐防结块的方法3.1添加抗结剂食盐添加抗结剂防结块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抗结剂附着在盐粒表面,使盐粒之间产生隔离;二是抗结剂参与盐粒表面晶体生长过程,改变各个晶面的相对生长速度,从而改变晶体形态;三是抗结剂被吸附于晶体表面形成疏水层,阻碍晶体与大气间的水分交换;四是抗结剂能降低盐粒表面微溶液的表面张力,改变固液间的界面接触角,使晶体对溶液的毛细吸附力降低。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规定,食盐中允许添加的抗结剂见表1。

表1食盐中允许添加的抗结剂目前,食盐中添加的抗结剂常用亚铁氰化钾/钠、柠檬酸铁铵,而绿色食用盐多数添加柠檬酸铁铵,且亚铁氰化钾/钠(以亚铁氰根计)不得检出(<0.3mg/kg)。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亚铁氰化钾/钠、柠檬酸铁铵的使用已逐渐显现不足,从而导致人们对食盐抗结剂提出更高的要求。

3.2物理方法利用物理方法防止食盐结块,主要手段是对食盐储放环境的温度、湿度、压力和食盐杂质含量、粒度与粒度分布等因素加以控制。

常用的方法有:(1)食盐分级分筛,使其粒径大而均匀,减少盐粒间的接触面积;(2)改变食盐包装材质,提高盐在储藏过程中的密封性,减少外界水分的吸附;(3)改善食盐储存环境,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4)食盐小包装可采用包装较好的干燥剂,缓冲袋内湿度,使盐不易吸湿。

上述方法在制盐企业生产过程中运用,对食盐防结块起到了一定效果。

4小包装食盐防结块实验4.1试剂干燥或炒制的小麦(粮食作物)。

原料盐(四川自贡钙型卤水经真空精制而成)。

4.2试验一(小麦比例实验)4.2.1试验过程将干燥或炒制的小麦按0:5:10:15:20:25比例分别添加到6组等量原料盐中混匀,分包成350克/袋。

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湿度、温度等一定)对盐产品进行抗压实验(抗压力为2~3kN)。

欢迎订阅《中国井矿盐》4.2.2结果与讨论试验样品经过不同时间的跟踪观察,其产品抗结效果与流动性见表2。

从表2产品抗结效果与流动性可以看出,小包装食盐中添加干燥小麦后,产品抗结效果明显好于未添加的空白组样。

由于干燥小麦的价格高出食盐较多,结合抗结效果与流动性试验结果,选择干燥或炒制的小麦添加比例控制在15~20比较适宜。

4.3试验二(放大实验)4.3.1试验过程:(1)准备小麦(小麦的添加量由试验一得知),称取200kg 小麦加入锅中进行炒制,控制好搅拌速度,温度维持在50~60℃且不让麦皮变黑,备用;(2)搅拌。

将炒制的小麦放入原料盐设备中,搅拌均匀;(3)包装。

检测合格的产品即可进行包装,包装规格为350g/袋,1kg/袋;(4)抗压试验。

分别对350g/袋,1kg/袋产品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温度、湿度等一定)进行了抗压试验,350g/袋包装堆码高度4层(4×50kg),1kg/袋包装堆码高度6层(6×50kg)。

4.3.2实验结果与讨论两种规格产品抗压30天,未见结块;放置60天,稍有结块,但较松散;放置90天,部分有结块,但从3尺高处自由落下.结块已散碎。

试验中350g/袋,1kg/袋对照的空白样产品分别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放置15天、20天后已出现明显的结块现象。

因此从抗结实验效果看,在小包装食盐中按适宜比例加入炒制的小麦,产品具有明显的抗结效果,能有效延缓食盐结块。

5结束语目前市场上的食用盐大多添加了亚铁氰化钾/钠、柠檬酸铁铵等抗结剂,对人体和产品品质具有一定影响,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人们对天然健康食盐的需求,因此,作者提出利用粮食作物(干燥或炒制的小麦)防食盐结块。

通过实验得出:(1)在食用盐中添加一定比例干燥或炒制的小麦能有效延缓食盐结块,具有明显的抗结效果;(2)为达到抗结效果,同时不影响产品品质,可将干燥或炒制的小麦添加比例控制在15~20比较适宜;(3)由于食盐产品中添加了干燥小麦,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因此产品销售需改变产品包装形式,采用带过滤隔(仅阻止小麦通过)的瓶进行包装。

综上所述:干燥或炒制的小麦按适宜比例加入食用盐中具有延缓食盐结块的效果,为解决小包装食盐结块、抗结剂替代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1]颜杰,王秀丽,邵旭.防盐结块技术研究进展[J].盐业与化工,2011(6):9~12.[2]尚林祥.盐品吸湿结块的原因及防止措施的探讨[J].中国井矿盐,2007(5):17~19.[3]李波,曾莉.防止盐固结的方法浅议[J].中同井矿盐,2007(6):18~21.(收稿日期:2018-04-10)(编辑/林梅影)表2抗结效果与流动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