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岭南的建筑木雕装饰艺术

岭南的建筑木雕装饰艺术

在岭南建筑中品位木雕艺术
“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

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郭沫若先生赋诗恰如其分地赞美了岭南的传统建筑装饰木雕艺术。

正如诗中说的那样,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犹如鬼斧神工般的屹立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文化史上,就是岭南建筑风格中一颗明珠。

她的美在书中就是难以描绘的,那一笔一划的精雕细琢,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味。

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木雕装饰装修就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世界雕刻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同时木雕装饰艺术带有鲜明、浓厚的民族特色与地方色彩。

而岭南的建筑木雕装饰就以广州与潮州为代表,无论在工艺手法还就是在题材内容上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征,融合当地材料与风情习俗,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木雕艺术流派。

广州木雕素以工艺精巧细腻而闻名,以雕工雄浑、粗犷、生动流畅见长。

广州地区的金漆木雕与传统建筑结合十分密切,擅长把人物山水,翎毛花卉、走兽虫鱼与各种图案选入画面,还有古典诗词或朱子家训之类的格言警句。

建筑雕刻多采用樟木制成,有厅堂花榻、门窗、屏风、神案等,如陈家祠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里的屏风,梁柱、门窗便处处体现着广州木雕工艺的特色。

潮州木雕的一大特色就是金漆木雕,表现手法擅长通透雕,贴金方法有黑漆描金、五彩饰金、全面贴金等。

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其中尤以戏曲故事、瓜果鱼虫、水族静物最多。

能在3寸高的木门窗格上就能雕刻出10多个故事人物,还在戏曲人物所穿袍甲还雕上复杂的图案花纹、背景衬托上通雕景物,可谓就是木雕艺术中最精美绝伦的技艺。

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的装饰样式
岭南的工匠们在格扇、槛窗、内院天井的墙面上做出精致的木雕装饰。

房前檐廊就是出入要道,更就是木雕装饰的重点部位,檐廊梁架大多采用精致华丽的木雕,结合实用功能在建筑构件上进行装饰,增加了建筑的精巧与美观。

在庭园中,木雕装饰与景观相结合,使园林的人工美与自然美融洽协调。

建筑装饰木雕在岭南传统建筑上通常表现在梁架、梁托、斗拱、雀替、檐条,楼层栏板、华板、柱棋、窗扇、栏杆等处。

建筑装饰木雕因其装饰装修部位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工艺表现与技法。

“屋架等高远之处常用通雕或镂空雕法,外观表现简朴粗犷,适合于远视,而门窗,屏罩等雕饰则用浅浮雕,工艺精致,则适合于近观”。

梁枋装饰,主要指厅堂与檐廊梁架、柱、枋等主要木结构构件上的雕饰。

在南方民居、会馆或祠堂中的厅堂梁架,则在木构件上进行雕饰,如月梁、驼峰、瓜柱等,有的甚至在全部梁架上进行雕饰。

屋脊,梁头、枋尾等部位也常做成雕饰,如悬鱼、雀替、垂莲、角神等,其工艺大多采用通雕或混雕手法。

槛窗位于建筑物的次间或亭榭的柱间,下面有槛墙或用槛板,最常采用的有花草、文字或几何形图案等。

檐板即封檐板,也称花板或檐下花板,保护檩条端部免受日晒雨淋。

其题材常用花卉、飞鸟、动物图案、纹饰等。

工艺多用隐雕,也有用浅浮雕的形式。

横披设置在格扇或槛窗的上部,常用棂子拼成各种花纹与图案。

一般用于较高大的住宅厢堂、斋轩或庭园建筑中,形式多样,外观典雅。

楼台、廊檐、廊桥都常设置栏杆,也有做成美人靠的式样。

木格扇一般作建筑厅堂的外门,也可作室内隔断。

园林建筑中的楼、厅、榭、
舫等建筑,根据需要常在四周满装透空的木格扇,使得整个建筑玲珑精致,清俊透逸。

根据厅堂明间开间的大小,格扇的扇门可设四扇、六扇、八扇等。

格扇分为格芯与裙板两部分,由边挺、抹头、格心、裙板、堂夹板组成。

岭南的传统建筑中的木格扇因其镂雕精致、花式多样而具有独立的艺术性,所以木格扇既就是一种物质产品,也同时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

木格扇本身的艺术则体现在花式图案丰富多彩、构图疏密适宜、镂雕工艺精细等方面。

格芯花纹式样很多,用棂子构成方格、菱花、金钱、冰裂纹等图案。

也有做成图案框格,上面用玻璃镶嵌。

民居格扇中,最高贵的格芯就是用整块木板精心雕刻而成的通雕雕饰。

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的表现内容与题材
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在题材内容上集中体现了民间工艺美术的共性,但在每件具体作品上又有其独特鲜明的风格。

纵观整个岭南传统建筑装饰木雕,大都采用具象的表现手法,但造型上则大胆夸张,特别就是那些头大身小的人物,人大房小的衬景,夸而有节,变化适度。

刻画人物不着意雕刻五官表情,也不拘泥于人体各部位的长短比例,而着意于表现人物动态的传神写照。

活跃、夸张乃至幽默的动势,使形象充满生气,观众在欣赏时为其真挚感人的形象所吸引。

在构图上,往往把不同的场景与人物,或者一曲戏一个故事的几个情节组合在一个画面,配以图案纹样,追求画面结构的严谨与变化,构图的饱满与均衡。

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从其规模以至各种类型的雕刻工艺,都显得特别纤巧讲究。

建筑装饰的题材,大量采用“爵禄封侯”、“加官进爵”、“金玉满堂”、“五福捧寿”与各种如意吉祥的图案纹饰,正就是封建社会中传统意识、伦理道德的形象反映。

此外,在广州陈氏书院在木雕艺术中,西方国家传说中的小天使艺术形象与中国传统的戏剧人物造型同时出现在一些建筑装饰上。

这种现象反映了外来文化对广东地区的影响,也体现了民间艺人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艺术文化的艺术创作特点。

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的题材内容大量选取了岭南地区的山川名胜、风土民情、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四时花果与鸟兽虫鱼等。

所选故事题材,大多富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与吉祥瑞庆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社会含义。

用人们所熟知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表现在装饰内容之中,以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

如用桃园结义教人以仁义忠厚;岳母刺字、木兰从军等宣扬精忠报国;用八仙祝寿、牛郎织女、将相与等戏剧情节与传统故事来褒扬孝悌忠信与长寿吉祥。

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就是充分运用形声或形意,通过某些实物形象来表达美好愿望。

如用莲、鱼表示连年有余,“仙桃”、“寿桃”之称,表示长寿;蝙蝠、梅花鹿表示福、禄。

形意则就是利用直观的形象表达非本身意义的内容,如松鹤表示长寿、牡丹表示富贵、莲花表示高洁。

还喜用龟背表示长寿,蝙蝠表示万福。

用梅、兰、竹、菊来表现怡情养性;用龙、凤、蝙蝠来祈望富贵荣华等。

也有将形声与形意合在一起使用的,如在宝瓶上加如意头,意为平安如意;用莲花托大斗,斗中置三戟,意为连升三级。

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还多以岭南佳境、植物、菜蔬、动物题材,以民间的比喻、谐音替代等手法来表现吉祥如意与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与愿望。

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的图案花纹大都反映了人民的吉祥愿望、幸福追求,美学观念、欣赏趣味,以及风俗习惯、地理特征等。

这就是历代能工巧匠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艺术表现,代表着岭南古代能工巧匠高超的木雕技艺,同时也寄寓着房主的各种思想情愫,体现出主人的文化品位与身份地位。

岭南建筑的木雕的艺术表现形式
岭南建筑的木雕艺术按其材料的质感与加工工艺来说,就是一种柔性造型艺术,其基本要素就是多用流畅的曲线与曲面,它的图案构成讲究线面结合与节奏旋律。

同时出于木材的质感与不同的雕琢技法,在不同的部位采用各种丰富变化与精巧的图案,表现出雕饰的明快与木质的柔美风格,增加了建筑艺术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岭南建筑的木雕形式多样,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都有运用,其中大多就是浮雕。

有不少镂空的深浮雕与圆雕拼接一起,因材施艺,加强深度空间感,构成丰满的多层次的艺术画面。

其中高浮雕与浅浮雕运用得最为广泛,精美的高浮雕主要装饰于门窗、厅堂隔扇、檐廊与厅堂上方梁枋间,题材以富含故事情节、诗情画意的内容居多;浅浮雕多表现于大面积的板料上,多见于厅堂的隔堂板、壁板与槛窗裙板上,大部分就是山水、四君子、博古、湖石及书法等图案,有清静、素雅之感。

潮州的金漆木雕则就是把人物山水、翎毛花卉、走兽虫鱼与各种图案集中在一个画面上,雕工的细致已近于牙雕,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在狭小的面积上表现出广阔的空间。

雕凿中运用高浮雕与透雕相结合技法,使表现的人物、山水、树木、亭榭等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并利用中国传统绘画的“舞台透视”技法,运用遍地雕刻与自然式构图,使画面如同演戏的舞台,内容跨越时间空间,人物景物相互呼应,从而达到令观者有如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岭南建筑的木雕材料大多用楠、樟、椴、黄杨等木,一般多层次,高浮雕装饰多选用这些硬质材料,雕饰后用水磨、染色、烫腊处理,使木的表面光滑有光泽。

也有用杉木的,因杉木质地脆弱,故多以镂空、线刻、薄雕形式出现。

根据不同的部位与不同的雕刻类别,然后选用不同的木料。

再运用线雕、隐雕、浮雕、通雕、混雕、嵌雕、贴雕等工艺种类雕琢出精美的木雕。

岭南的传统建筑装饰木雕艺术善于处理原材料本色,既能溶化在建筑物整体之中,又能像水墨画一样,清新淡雅,为古色古香的建筑锦上添花。

她以鲜明的个性诠释了岭南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风貌特征与当地人文习俗、思想观念,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就是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人聪明才智与精湛技艺的结晶。

无论从年代来讲,还就是从它自身美的形式以及在建筑中的实用性来讲,都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若能身临其境,您会感到这就是闯进艺术之宫,为这雕刻艺术立体式包围,在这美的王国中,会使您留连忘返。

相关主题